首页 > 明代诗人 > 张元凯的诗 > 客夜·剑锋消不尽原文及翻译赏析

客夜·剑锋消不尽

朝代:明代诗人:张元凯时间:2023-04-06
剑锋消不尽,一室欲飞霜。
孤戍猿声里,高城鸟道傍。
风尘存季布,肝胆借田光。
我马玄黄色,伤心去路长。

诗人张元凯资料

客夜·剑锋消不尽作者张元凯

张元凯(约公元1554年前后在世)字左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前后在世。少受毛氏诗,折节读书。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再督漕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元凯胸次夷旷,寄情诗酒,著..... 查看详情>>

张元凯古诗词作品: 《客夜·剑锋消不尽》 《广陵遇客·敝裘仍岁月》 《弇山园席上·倒着接》 《琅琊别墅·邻刹松涛远》 《庭桂盛开独酌偶成》 《舟中偶成·关河满棹白蘋风》 《长安道·羽林期门儿》 《秋日山斋饮客》 《同弇山公集王太史尊人宅》 《江蓠馆六咏·筠房

客夜·剑锋消不尽原文及翻译赏析

客夜·剑锋消不尽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戏呈柳思叔令公》 - - 赵显命 - - 南国春光恼别思,听潮楼柳正如丝。非无海上传青鸟,却恐河东有吼狮。
  • 古诗《畜鹭鸶·白鹭不受驯》 - - 袁枚 - - 白鹭不受驯,遥天飞积素。与我两忘机,霜衣振微步。侧脰睇幽人,如作鱼儿捕。淡交既目成,头白当如故。钓鲜辄先供,瀹泉必手具。瘦竹表秋清,孤花寒日暮。立断小亭风,淡月滴微露。 ...
  • 古诗《同诸公陪胥明府宴敬亭云齐阁》 - - 施闰章 - - 良辰高会就林峦,宿雨初晴接坐欢。仙吏行春从缓带,青山怀古一凭阑。竹房深入馀花晚,尊酒遥临匹练寒。太白祠前云未散,好留新句与人看。
  • 古诗《过唐宜之涧上》 - - 林古度 - - 乍别檀栾里,逶迤山径分。听残一涧水,又过几峰云。鸟静自相唤,鹿閒常与群。应知栖隐处,不遣世人闻。
  • 古诗《早发临川经回龙寺少刻因观李供奉壁画须菩提》 - - 刘弇 - - 黎明出故垒,得此空王宫。结庐知何年,十里峦冈重。居然谢埃
  • 古诗《小隐春日·小隐非吾土》 - - 宋庠 - - 小隐非吾土,幽怀属暮春。人忧原宪病,鬼笑子龙贫。草合看迷路,篁抽欲过邻。俗嘲慵自解,鼷弩惜千钧。
  • 古诗《和何彦正春耕》 - - 梁寅 - - 垂垂杨柳荫柴扃,远远岩峦列锦屏。江海归来更何事,朝亲农圃夕穷经。
  • 古诗《甲午元日书怀》 - - 郭之奇 - - 诗书吾道未全孤,忠孝人间岂半涂。得失经心凭塞马,是非合眼付庄蝴。干戈历乱惟躬省,简册销磨倩口诛。纵使今豪逾古哲,一时千载讵堪诬。
  • 古诗《病中呓语·大邦齐晋小邦滕》 - - 俞樾 - - 大邦齐晋小邦滕,各自提封各自争。郡县穷时封建起,秦皇已废又重兴。
  • 古诗《大桥遗照诗·若人一徂逝》 - - 范当世 - - 若人一徂逝,杨柳三枯荣。荣枯劫未已,何如人去不复生。君魂匿吾心,君貌悬吾睛。若为相对复愁苦,达者胡为不自宁。大桥莽烟水,从此无君形。亦欲出君魂,持之当风飏。柔脆复几何,淩暴吁可伤。待吾精力消磨尽,及尔同归何有乡。...
  • 古诗《堂乃有庭盆花次第循阶墀而布列以愉宾朋以媚幽独也》 - - 郭之奇 - - 云日流光处,相与命为庭。疏翳存佳卉,怀幽结草亭。群菲虽并列,兰蕙独依棂。光风时一转,怀抱入芳馨。虚泛循阶立,心迹两俱冥。
  • 古诗《二月十七日雨中湖上》 - - 厉鹗 - - 催花应不为花愁,点滴疏篷唤出游。太半春云如梦里,寻诗人倚十三楼。
  • 古诗《攸山望石臼湖》 - - 杨万里 - - 雨中深闭轿窗纱,惊见孤光射眼花。一顾平湖山尽处,碧铜镜外走青蛇。
  • 古诗《偈·菜园墙倒晴方筑》 - - 释本逸 - - 菜园墙倒晴方筑,房店篱穿雨过修。院宇漏时随分整,儿孙大小尽风流。
  • 古诗《赠子玄·偏得伊人意》 - - 魏学洢 - - 偏得伊人意,吟携月下锄。稻香通竹坞,新句几踌躇。
  • 古诗《给水·接筒引水下山陬》 - - 王十朋 - - 接筒引水下山陬,端为夔民解百忧。长使义泉名不断,莫教人费一钱求。
  • 古诗《丁卯元日·帝服尧丧礼制终》 - - 刘克庄 - - 帝服尧丧礼制终,南衙万玉贺廷中。 遥知祝了三宫寿,相率回班贺相公。
  • 古诗《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 - 吴融 - - 足恨饶悲不自由,萍无根蒂水长流。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云沉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 古诗《中秋与空上人同宿华严寺》 - - 冷朝阳 - - 扫榻相逢宿,论诗旧梵宫。磬声迎鼓尽,月色过山穷。 庭簇安禅草,窗飞带火虫。一宵何惜别,回首隔秋风。
  • 古诗《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 - - 包佶 - - 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 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 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