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徐似道的诗 > 浪淘沙令·夜泊庐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浪淘沙令·夜泊庐山

朝代:宋代诗人:徐似道时间:2023-04-06
风紧浪淘生。
蛟吼鼍鸣。
家人睡著怕人惊。
只有一翁扪虱坐,依约三更。
雪又打残灯。
欲暗还明。
有谁知我此时情。
独对梅花倾一盏,还又诗成。

诗人徐似道资料

浪淘沙令·夜泊庐山作者徐似道

徐似道,字渊子,号竹隐,黄岩县上珙人。少负才名。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为吴江尉,受知范成大。官至秘书少监,终朝散大夫、提点江西刑狱,以廉洁有才干闻名于时。任江西提刑时,有感于验尸无据可依,以致奸吏指..... 查看详情>>

徐似道古诗词作品: 《呈周子充》 《舟行·大官连樯十万艘》 《题苍岭·看山每恨眼不饱》 《舟中·红漆楼船黑占牌》 《水仙花·天然初不事铅华》 《句·那堪富有千头橘》 《瑞鹤仙令/临江仙》 《北闸停舟·昔人筑斯防旱涝》 《宿云岩·残僧入定夜堂寂》 《一翦梅·道学从来不则声

浪淘沙令·夜泊庐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浪淘沙令·夜泊庐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秋后酷暑终日寂坐有怀平甫明经用东坡答汪覃秀才韵》 - - 邓廷桢 - - 雄谈谁斗箭锋机,丈室安心乞本师。云汉一篇空有画,陔华诸什故无辞。颠风偶作郎当语,静日微吟蹇吃诗。忽忆西邻尤热恼,火云蒸透肉山时。
  • 古诗《晓行闻竹鸡·山行三日厌泥行》 - - 杨万里 - - 山行三日厌泥行,幸自今晨得一晴。又听数声泥滑滑,情知浪语也心惊。
  • 古诗《省中视事有感》 - - 王世贞 - - 披案适不乐,起步临前庭。顾视云中照,翳翳迫西楹。过日若倾波,谁为念不停。霜卉爱青阳,鬒丝忧素茎。刀笔理何深,能令走世名。蜀客虽寂寞,犹得守玄经。
  • 古诗《幽居·雨霁鸡栖早》 - - 陆游 - -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园丁刈霜稻,村女卖秋茶。缺井磨樵斧,枯桑系钓槎。客来那用问,此是放翁家。
  • 古诗《一落索·高树斜桥门闭》 - - 袁荣法 - - 高树斜桥门闭。一庭凉翠。霎时风雨弄阴晴,暗消长新溪水。休向危栏轻倚。夕阳如醉。漫山狂叶与天齐,浑未信春归易。
  • 古诗《蒋帝庙·深逼岩扉敞庙门》 - - 杨备 - - 深逼岩扉敞庙门,灵风时动戟衣翻。禦灾捍患阴功大,玉册荣加帝者尊。
  • 古诗《战城南·都护轻车出上谷》 - - 宋登春 - - 都护轻车出上谷,健儿饮马长城窟。将军昨日战城南,风雨萧萧鬼夜哭。
  • 古诗《中元日雨不出悼所丧马呈宪府诸公》 - - 曹伯启 - - 酷烈薰心不可医,终朝起伏向人嘶。方瞳失却来时路,草满秋原水拍堤。
  • 古诗《余阙殉义处碑亭联》 - - 吴坤修 - - 学希圣,文起衰,功延末造;井全家,墓同志,塘表孤忠。
  • 古诗《以所携剑赠容甫》 - - 黄景仁 - - 匣中鱼鳞淬秋水,十年仗之走江海。尘封锈涩未摩挲,一道练光飞不起。相逢市上同悲吟,今将拂衣归故林。知君怜我重肝胆,赠此一片荆轲心。
  • 古诗《三登乐·注望晓山》 - - 陈三聘 - - 注望晓山,晴色丽晨餐应饱。縠纹平涨天渺渺。倚藤枝撑艇子,昔游曾到。江山自古,水云转好。怅年来心纵在,盟寒鸥鸟。故人中黑头渐少。问几时寻旧约,石矶重扫。一竿钓月,鬓霜任老。...
  • 古诗《雨后代泛亭望湖》 - - 屈大均 - - 雨过湖光飞满城,一亭含吐尽青冥。浮沉半逐罗浮影,喷薄全开瀑布屏。白鹭祗同渔父冷,芙蓉多为使君馨。荷钱买得鸳鸯否,羡杀双双锦绣翎。
  • 古诗《河传·新茗》 - - 陈维崧 - - 谷雨。娇女。微遵绿崦,轻携翠筥。拍茶初。樱笋厨。一缕。夜涛煎雪乳。酒恶愁将绣衾涴。龙团破。顿觉春酲妥。藉庭莎。啜茗柯。罗罗。北窗幽兴多。 
  • 古诗《天仙子·湘帘不隔玲珑月》 - - 戴延介 - - 湘帘不隔玲珑月。月圆都照梨花白。晓寒欲去暮寒催。才相别,便追得。觉来好梦仍须见。
  • 古诗《学士见怀·南来拂拭芰荷衣》 - - 文征明 - - 南来拂拭芰荷衣,旋觉沙尘出郭稀。我已去来无复恋,天于人事每多违。流澌十月关河冷,积雪千山草木辉。想见幽居无限好,春风应待主人归。
  • 古诗《金山·屹然砥柱在中流》 - - 张鹏翮 - - 屹然砥柱在中流,为障狂澜不自由。从此朝宗归大海,清江皓月照行舟。
  • 古诗《老街閒步·迤逦骑楼便客行》 - - 吴金水 - - 迤逦骑楼便客行,榕须垂路若长藤。任凭摩托如流水,满市竟无红绿灯。
  • 古诗《题仁上座画松》 - - 黄庭坚 - - 偃蹇松枝隔烟雨,知侬定是岁寒材。 百年根节要老硬,将恐崩崖倒石来。
  • 古诗《闻禽·禽鸣脱破裤》 - - 梅尧臣 - - 禽鸣脱破裤,定无新易故。 此语莫相讥,善贫知有素。
  • 古诗《雨中·僻郡荒山下》 - - 陆游 - - 僻郡荒山下,高斋寒雨中。 微波生酒绿,短焰拥炉红。 学废悲身老,民穷祝岁丰。 厨人羞雉兔,更忆唤邻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