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诗人 > 老子的诗 > 老子·名句原文及翻译赏析

老子·名句

朝代:先秦诗人:老子时间:2023-04-0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上善若水。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治大国,若烹小鲜。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致虚极;守静篤。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功遂身退,天之道。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天之道,损有餘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餘。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知止可以不殆。
无为而无不为。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知足者富。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诗人老子资料

老子·名句作者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乃世..... 查看详情>>

老子古诗词作品: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七章》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老子·名句原文及翻译赏析

老子·名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垦地五尺许栽禾为戏》 - - 袁枚 - - 田小农易作,开垦在须臾。试此土膏美,栽禾三十株。新秧影太孤,及长势相扶。芃芃绿云舒,亦若怀新居。未敢望收穫,姑且勤菑畬。下不给妻子,上不输王租。得其趣而已,老农吾不如。 ...
  • 古诗《百字令·建昌守锦江春色图》 - - 蒋士铨 - - 浣花溪外,是锦江春色,别开天地。士女嬉游寻画桨,中有青城仙吏。黄四娘家,朱山人宅,花柳含诗意。纸鸢竹马,儿童底用相避。当日细细图来,匆匆遗却,惘惘成前事。别遣丹青摹副本,廿五年光犹记。杜甫寻春,相如草檄,旧迹都游戏。不须回首,东方且拥千骑。 ...
  • 古诗《归至资江重游双清亭》 - - 魏源 - - 屿扼双流合,江涵一郭烟。客来云半槛,影别水多年。溪涨山为岸,春深雨失天。孤亭回首处,反照但苍然。
  • 古诗《沈阳杂诗·此地暑易尽》 - - 释函可 - - 此地暑易尽,家家闻捣衣。拽车水牯瘦,击鼓鬼娘肥。风景连年是,人情半刻非。老僧惟一钵,每日饱方归。
  • 古诗《隆中武侯庙揭扁》 - - 林光 - - 圣断重闻感若何,翼然轮奂起盘窝。扁悬忠武真无忝,恩盖隆中永不磨。灵肖罗池诛慢侮,祭堪梁父入登歌。戊辰告庙当残腊,寒怯梅花放未多。
  • 古诗《此径·长安惟此径》 - - 叶方蔼 - - 长安惟此径,日日绿苔生。地僻尘难到,窗幽梦易成。汲泉防竹洗,分食待禽鸣。笑对花开落,知君不系情。
  • 古诗《正月十九日寄弋阳李少卿》 - - 韩雍 - - 远道輶车日日牵,羡君踪迹似神仙。白云万顷陪深隐,红日三竿任晏眠。绕座埙篪声迭和,满堂绣綵业相传。菲才亦有山林志,未报君恩空怅然。
  • 古诗《前筵祝圣致语口号》 - - 洪适 - - 薰风濯热自南来,陛戟传声殿绕雷。九奏鸣球陈露瓮,八珍登俎奉天杯。炉烟结篆狻猊喷,扇影分行孔雀开。海角无阶就尧日,但知长曝报恩腮。
  • 古诗《阳朔寿阳书院联》 - - 颜嗣徽 - - 科名开自大中,更期继起有人,议谥当如祠部直;山水甲于天下,何幸宦游到此,论文因悟史迁奇。
  • 古诗《浮湘·戍亭纤月上》 - - 屈大均 - - 戍亭纤月上,吹角断行舟。葭菼风多夕,潇湘水易秋。天开洞庭口,波捲岳阳楼。帝子此离别,微茫一片愁。
  • 古诗《登泽州城北楼宴》 - - 陈子昂 - - 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 古诗《苏州别驾·不入清都不溷尘》 - - 张弼 - - 不入清都不溷尘,吟诗落魄任天真。苏州别驾何须问,元是缙云司里人。
  • 古诗《王友石枯木竹石》 - - 邵宝 - - 何处萧萧玉数竿,树边石畔晚风寒。王郎标致元如此,每向人家画里看。
  • 古诗《咏史·文成甫伏诛》 - - 李必恒 - - 文成甫伏诛,五利夏亲属。爵禄尚可捐,何至弃骨肉。天子而神仙,人苦不知足。汲黯言诚戆,陛下内多欲。
  • 古诗《五峰岩·云烟杳霭环诸峰》 - - 吴栻 - - 云烟杳霭环诸峰,石径诘曲穿疏松。更无飞埃趁短屐,祇有鸣溜迎修筇。
  • 古诗《浣溪沙·沙田晦思园,频年不到》 - - 饶宗颐 - - 信宿昏禽语寂寥。护林心事莫辞遥。一枝聊与尽春韶。别梦还依云采采,愁心直寄水迢迢。冷香从不折纤腰。
  • 古诗《丙午七月十三日旅沪江偶成》 - - 黄节 - - 天末凉风黯黯秋,江湖木落又添愁。望风如靡三章约,厝火宁闻五绔讴。有梦华胥仍古国,几人晞发动神州。漏微尘事将毋似,欲语楞严不自谋。
  • 古诗《减字木兰花·为何叙甫追题春晖图》 - - 汪东 - - 谁非人子。得报慈恩能有几。树静风摇。万古吟成恨未消。觥觥我友。戎马驰驱亲白首。欲驻春晖。长见丹青事已违。
  • 古诗《祝英台近·卜芳期》 - - 石任之 - - 卜芳期,占碧色,呵手旧游处。风物年年,应著杏花雨。返生怀梦空熏,春魂醒未,怎禁得峭寒如许。记微语。冷红浮起山樱,暗地别烟浦。看上灯痕,能破寸愁否。还将宛转游丝,怆然前度,试明日辞花心绪。 ...
  • 古诗《题所藏赵清献公梅花图》 - - 蔡士裕 - - 鹅溪白茧光昭回,上实罗浮山南绝壁之寒梅。 霜台铁面太孤峭,槎牙诘曲可望不可摧。 我疑华光道人云水绝,为花缚神惟有月。 胸中若无一片冰雪心。焉能写此万古冰雪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