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坦之的诗 > 柳梢青·绿弱红臞原文及翻译赏析

柳梢青·绿弱红臞

朝代:宋代诗人:陈坦之时间:2023-04-06
绿弱红臞。
暖云沁雨,乍有还无。
破晓幽禽,平渠流水,春响庭除。
梅酸初著花跗。
似滴滴新愁未舒。
几信花风,一痕青烧,万里秦吴。

诗人陈坦之资料

柳梢青·绿弱红臞作者陈坦之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陈坦之古诗词作品: 《谒金门·归未卜》 《柳梢青·绿弱红臞》 《沁园春·睡起闻莺》 《塞翁吟·远碧秋痕瘦

柳梢青·绿弱红臞原文及翻译赏析

柳梢青·绿弱红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林雅成诗后并寄平园同年明府》 - - 蒋士铨 - - 妙誉称难弟,清才说小林。廿年键户客,千古读书心。比岁流亡集,诸生智虑深。歌诗崇大雅,乐府嗣遗音。画壁诗留史,朱弦操入琴。群公登衮衮,一剑走骎骎。风雨床堪对,关河感不禁。学常忧间断,迹未许升沉。经世功难见,名山业自任。人看逢掖贵,尔抱璞函琛。久蹑湘东履,频题汉上襟。离思纷已...
  • 古诗《晤周葵庵赋赠》 - - 江湜 - - 故人有在故乡者,入梦吾知其死也。君游劫外官此乡,虽在却愁臂难把。岂知转徙我来斯,千里危身未成舍。有身复得对君谈,乱后之缘天所假。何须更述心惨事,只说前游泪如泻。忆昔与君两少年,同出京师集历下。主人按部共追从,文酒休闲每在夏。大明湖涵鹊山色,中一凉亭结茶社。荡湖入亭蹋...
  • 古诗《郡斋玫瑰·朝来小摘满筠篮》 - - 邓廷桢 - - 朝来小摘满筠篮,和入饧饴味益甘。止少行厨好樱笋,教人回首望江南。
  • 古诗《过光孝寺·秋日留题翠壁层》 - - 萨都剌 - - 秋日留题翠壁层,出山聊近在山僧。肩舆又上沙头渡,隔水人家两岸灯。
  • 古诗《菊花新·天书飞下五云傍》 - - 梅鼎祚 - - 天书飞下五云傍。紫陌珂声夜未央。天子坐垂裳。周道正看平荡。
  • 古诗《关山月·明月满关山》 - - 陈荐夫 - - 明月满关山,征人去不还。深闺与边塞,万里月明间。孤影照归梦,流光啼玉颜。自怜娇小妇,不及大刀环。
  • 古诗《樗亭·筑亭以樗名》 - - 韩淲 - - 筑亭以樗名,平生无宦情。寥寥千载人,感慨闻风声。
  • 古诗《走笔恼徐汀州入计》 - - 王世贞 - - 尔时邢州侯,伏谒上帝前。称友四五臣,各自操其权。清狂在膏肓,一切不受痊。朝拥红鹔鹴,夕挂酒垆边。北斗神浆竭,南斗为相延。大呼阳春倡,忽恼天公眠。擿令巨鳌走,漂沦众神仙。岳分太古色,海吐齐州烟。君今五马去,亦自称朝天。回首阊阖空,其臣谁复然。乃知宇宙能作态,风雨一度三千年。...
  • 古诗《萧山·归心已逐晚云轻》 - - 姜夔 - - 归心已逐晚云轻,又见越中长短亭。十里水边山下路,桃花无数麦青青。
  • 古诗《寒食·日迟风暖艳阳天》 - - 郭临江 - - 日迟风暖艳阳天,寒食家家说禁烟。焚死绵阳缘底事,至今犹自受人怜。
  • 古诗《冬日登凤栖山》 - - 周申 - - 烈烈山风吹褐衣,萧条野寺见僧归。日移林影鸦频噪,水落滩声雁忽飞。盛世行藏甘岁晚,累朝生养总恩辉。江村不为经兵燹,何事年来鸡犬稀。
  • 古诗《自然裳·石翁曾绣自然裳》 - - 全祖望 - - 石翁曾绣自然裳,付授甘泉永勿忘。我亦荷衣更芰制,摩挲襟襼浥馀芳。
  • 古诗《雨中度分水关》 - - 查慎行 - - 独立千年石,回看百丈溪。浮云自南北,健水各东西。俗吏憎书笈,劳人信杖藜。经过成熟路,不怕鹧鸪啼。
  • 古诗《次驹父游孺子亭韵》 - - 李彭 - - 平居懒与慢相亲,寄傲行歌似隐沦。水退荷花饥残暑,秋来山色挽幽人。从雌鸂鶒窥黄帽,旁母凫雏映白蘋。兴罢归来去高卧,诗成聊复寄雷陈。
  • 古诗《和汤鹤逸见怀》 - - 江庸 - - 忽忽醉醒孤岛上,看花先负一年春。更无乐土方思蜀,那有仙源好避秦。山馆稍偏宾客少,江城依旧市朝新。佳篇入手惭追步,奔逸何如遂绝尘。
  • 古诗《题正夫小斋栽新竹》 - - 郑獬 - - 斲开俗境栽新竹,满地冰圆映玉肤。 高梢争出翠凤尾,孤根对植苍龙须。 雨声曾洗越溪石,风影写成湘水图。 独有素娥留夜月,与君相对倒金壶。
  • 古诗《送外侄莫幼明还里疗疾》 - - 孙应时 - - 爱子天资静,能来读我书。 积痾无自苦,小别未云疏。 外物人难必,良师古有余。 吴松春万顷,一览意何如。
  • 古诗《水月园·园门当路掩清华》 - - 董嗣杲 - - 园门当路掩清华,乔木灵根裹翠霞。 地拥楼台齐葛岭,天分香影傍林家。 中兴勋将曾营业,外邸王孙且看花。 月色水光三十里,何人来此泛仙槎。
  • 古诗《万州太守高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 - - 苏轼 - - 蓬窗高枕雨如绳,恰似糟床压酒声。 今日岑公不能饮,吾侪犹健可频倾。
  • 古诗《山寺老僧》 - - 杜荀鹤 - - 草靸无尘心地闲,静随猿鸟过寒暄。 眼昏齿落看经遍,却向僧中总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