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杨宗瑞的诗 > 茂林·野水舟横行人稀原文及翻译赏析

茂林·野水舟横行人稀

朝代:元代诗人:杨宗瑞时间:2023-04-07
野水舟横行人稀,溪云断续树参差。
南来北去年年事,归鸟巢林只一枝。

诗人杨宗瑞资料

茂林·野水舟横行人稀作者杨宗瑞

介绍:元天临路醴陵人,字廷镇。仁宗延祐二年进士。历翰林修撰。泰定帝泰定元年从礼部郎中副马合谋使安南。文宗天历间为国子司业,与修《经世大典》,累迁翰林侍讲,升侍读。元天临路..... 查看详情>>

杨宗瑞古诗词作品: 《茂林·野水舟横行人稀

茂林·野水舟横行人稀原文及翻译赏析

茂林·野水舟横行人稀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对梅有感。寄呈骑牛老人。幸为传诵星山先生》 - - 成石璘 - - 疏帘捲尽纳遥青,无事心头自未宁。开遍梅花人不到,黄昏风雨满空庭。
  • 古诗《西游记诗词·第二十七回》 - - 吴承恩 - - 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
  • 古诗《阳台渡·赋就高唐万古留》 - - 赵弼 - - 赋就高唐万古留,君臣此处乐绸缪。阳台寄寓成虚事,渡口烟波空自流。
  • 古诗《岁寒亭·后凋向说柏共松》 - - 朱升 - - 后凋向说柏共松,今此名亭又不同。直为正心难屈致,但蟠香叶绿茐茐。
  • 古诗《次韵雪声·片片落来轻》 - - 赵完璧 - - 片片落来轻,幽听细细鸣。扑纱灯影静,泻竹夜深清。梦破黄芦雁,愁添紫塞兵。何堪击鹅鹜,蔡下不分明。
  • 古诗《吊邹汝愚谪石城》 - - 陈献章 - - 脩短荣枯分各该,荒江落日为谁哀。词林当日人如梦,唐肆今朝马又来。功利纷纷难入手,乾坤滚滚负多才。若将祸福论天道,颠沛如公岂理哉。
  • 古诗《何岭见杜鹃花》 - - 郑善夫 - - 青龙白虎事非幻,石室丹厓路不赊。一枕却成尘土梦,碧山开尽杜鹃花。
  • 古诗《答陈述古·漫说山东第二州》 - - 苏轼 - - 漫说山东第二州,枣林桑泊负春游。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花却自羞。
  • 古诗《寿林教授景伊》 - - 成惕轩 - - 距诐辞而铎钟振响,标劲节而刀锯失威,固知芸案披寻,属草不忘匡济略;列高弟则龙象传衣,拥佳儿则骅骝跨灶,更祝兰闺静好,看花直到太平年。
  • 古诗《陈仁先听松图》 - - 郑孝胥 - - 飒飒寻徐至,飕飕久未停。崩腾赴空阔,萧洒出沉冥。倚石梦初觉,推窗酒欲醒。劝君勤洗耳,凡响不须听。
  • 古诗《督亢亭·竟将督亢入秦庭》 - - 缪公恩 - - 竟将督亢入秦庭,太子宁知事不成。丽室已随流水去,孤亭犹有暮烟横。
  • 古诗《游霍童·藤上老猿欲堕》 - - 陈嘉言 - - 藤上老猿欲堕,松间野鹿相随。苔藓绿埋丹灶,桃花红染金锤。
  • 古诗《用韵赋答·独立红尘外》 - - 成鹫 - - 独立红尘外,低垂白发新。松高云里影,僧老佛边身。出处输前辈,蹉跎愧好春。却凭双桂主,一一指迷津。
  • 古诗《得张直卿参政书有怀却寄》 - - 王世贞 - - 青门柳丝昔踟蹰,使君五马玉不如。北风吹残历下酒,南斗忽堕湘中书。山城虎豹日妨卧,水国鼋鼍谁与居。安得便呼从事去,相携射取武昌鱼。
  • 古诗《与葛秋岩小园看月》 - - 董嗣杲 - - 回峰月魄上,照我方壶寒。 轩窗绝四掩,流光压空阑。 凉袭荷沼幽,阴写竹迳乾。 远泉助清思,佩声何珊珊。 啼鸟寂无闻,何枝能择安。 空青闪虚碧,纖翳莫可干。 有酒此不斟,徒坐夜漏残。 相逢此时快,瞠目终宵看。...
  • 古诗《送极太初住鄞江宝严》 - - 释文珦 - - 閫相招惟重,邦人望亦浓。 欲开新象教,应扫旧狐踪。 烟水浮瓶锡,云山庆鼓钟, 宝严初变土,遥想雨花重。
  • 古诗《过下梅·不特山盘水亦回》 - - 杨万里 - - 不特山盘水亦回,溪山信美暇徘徊。 行人自趁斜阳急,关得归鸦更苦催。
  • 古诗《病起对镜作》 - - 王宠 - - 闭户十日病骨僵,手龟发燥面色苍。 朱颜绿鬓不相待,俯仰天地为凄凉。 男儿勋业竟何在,镜中摸索求亡羊。 古来相马失之瘦,龙文虎脊空腾骧。 忆昨结客少年场,呼鹰走狗势陆梁。 金盘赌酒争五白,银烛娇歌弹陌桑。 谓言富贵唾手取,吹毛插翼森开张。 十年献赋不得意,貂裘宝玦无晶光。 平...
  • 古诗《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 - 王维 - -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嵯峨对秦国,合遝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 古诗《扶南曲·翠羽流苏帐》 - - 王维 - - 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早向昭阳殿,君王中使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