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缪炳泰的诗 > 南巡恭纪·凤舸排如屋原文及翻译赏析

南巡恭纪·凤舸排如屋

朝代:清代诗人:缪炳泰时间:2023-04-06
凤舸排如屋,龙驹驰若云。
毗陵初日上,锡麓夜钟闻。
万顷桑麻映,千村菽麦分。
不辞宵旰虑,民事及时勤。

诗人缪炳泰资料

南巡恭纪·凤舸排如屋作者缪炳泰

生卒:1744-1807。介绍:清江苏江阴人,字象宾,号霁堂。初以国子监生召绘御容。赐举人,授中书,官至兵部郎中。乾隆五十年以后御容,皆出所绘。又绘紫光阁功臣像。清江苏江阴人,字象宾,号..... 查看详情>>

缪炳泰古诗词作品: 《南巡恭纪·百灵咸效绩》 《南巡恭纪·蔀屋皇仁浃》 《南巡恭纪·地利关宸算》 《南巡恭纪·浙西滨大海》 《南巡恭纪·礼乐遵虞典》 《南巡恭纪·签名行在近》 《南巡恭纪·凤舸排如屋

南巡恭纪·凤舸排如屋原文及翻译赏析

南巡恭纪·凤舸排如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访莫高窟·敦煌宝窟世间传》 - - 吴丈蜀 - - 敦煌宝窟世间传,五百迷宫放眼看。几许如来齐说法,众多仙女欲飞天。千姿百态人抟佛,姹紫嫣红彩绘垣。万象纷纭穷物相,是非得失此中参。
  • 古诗《破砚·碌碌砻硙间》 - - 许棐 - - 碌碌砻硙间,得此一隽石。磨我三十年,貌黧双鬓白。渠亦苦我磨,眼穿流泪墨。老蟾在傍笑,两穷自相厄。
  • 古诗《照邻从予假韦苏州集因以诗致之》 - - 韩维 - - 都官郎署老,平淡古人如。更觅苏州集,长依释子庐。室中无净几,门外自华舆。为问萧疏意,如何善福居。
  • 古诗《至后入城道中杂兴》 - - 杨万里 - - 问渠田父定无饥,却道官人那得知。未送太仓新玉粒,敢先云子滑流匙。
  • 古诗《淮行·藕花萧瑟野塘幽》 - - 徐釚 - - 藕花萧瑟野塘幽,五月淮行气似秋。桥市鱼虾争换酒,水田芊栗半盈舟。云移楚甸孤帆冷,树老隋堤片月留。莫向韩祠怨衰草,汉家陵庙已荒丘。
  • 古诗《夏夜·六尺筇枝膝上横》 - - 陆游 - - 六尺筇枝膝上横,中庭岸帻听鼍更。露零金掌汉宫晓,月度银河秦塞明。菡萏晚花香未减,梧桐病叶堕无声。关河又见新秋近,屈指流年一叹惊。
  • 古诗《送项处中归越》 - - 释宗泐 - - 诏下山东远赐归,去官如此世间希。黄冠贺监遗风在,白首冯郎旧念非。一镜平湖莲叶艇,千岩寒雨薜萝衣。今朝相送长安道,目断秋云独雁飞。
  • 古诗《偈颂·鼓没弦琴》 - - 释慧性 - - 鼓没弦琴,吹无孔笛。共乐尧年同舜日,达磨九年空面壁。
  • 古诗《月岩·驱车冒灵雨》 - - 黄佐 - - 驱车冒灵雨,月岩访幽奇。引顾穹壤间,见此两郁仪。蟾兔耀白日,神工开翠崖。金波互盈朒,玉输中渺瀰。消长瞻世变,弦望通天时。广筵得明牧,脱幅忘尘羁。葭鸣虚籁起,杯深灵景移。因之发长啸,风生丛桂枝。...
  • 古诗《长相思·梦频频》 - - 陈尔善 - - 梦频频。泪频频。忆到家园醒后惊。血泪染啼痕。寒又更。暑又更。目断江天烟水横。遥山点点青。
  • 古诗《除夕偶感·青阳纬转岁云除》 - - 郭临江 - - 青阳纬转岁云除,廿数光阴度恨虚。淡泊犹然甘蔬水,经纶枉自裕茅庐。途穷坐困一枝笔,学浅空堆万卷书。壮岁韶华能几再,春风于我意何如?
  • 古诗《杜宇·四海常为客》 - - 周承勋 - - 四海常为客,三春却倦游。能飞归不得,虽去有何求。故国千年恨,行人万里愁。年来风过耳,无泪与君流。
  • 古诗《三界·地属元三令》 - - 苏泂 - - 地属元三令,风回更幅蒲。橹声攲枕里,灯影到家初。稍觉身何有,行当梦亦无。平生不耕食,五斗欲谁辜。
  • 古诗《赠京尹·妙年志气已超然》 - - 袁燮 - - 妙年志气已超然,不肯随群苟目前。才美骤为当世用,青云直上蹑天躔。
  • 古诗《和娄秀才看梅》 - - 高启 - - 闻将瘦影伴吟身,水际黄昏竹外春。莫讶此翁偏赏恋,爱梅自古属幽人。
  • 古诗《寄怀陶云汀内翰》 - - 李晚用 - - 字诗还不记,閒境厌劳神。痕饮无如我,落花何与人。尽教风雨过,却照别离新。门外多芳草,经过犹是春。
  • 古诗《岁尽·三年泪洒犬羊天》 - - 王跂 - - 三年泪洒犬羊天,岁籥浑如劫后看。奉祀岂谙新蜡腊,饰终犹睹汉衣冠。烧殇火傍低星灭,赛社钲随戍鼓残。明日屠苏敢辞醉,青阳不禁朔风寒。
  • 古诗《偶题·倚郭遍禾黍》 - - 刘攽 - - 倚郭遍禾黍,安知私与公。为农亦可乐,遇岁不终穷。累榭白云外,壤歌明月中。谁言鲁酒薄,自觉胜新丰。
  • 古诗《送张六入浙东》 - - 刘攽 - - 君侯曾一仕,已作弃官归。又欲过吴市,还愁脱赐衣。春风解冰雪,泽国尽芳菲。相望不可及,孤云天外飞。
  • 古诗《莆门陈东野挽词》 - - 戴栩 - - 碧海云边为小隐,暮年世味等空蒙。笑看朝友题衔阔,爱共邻翁话岁丰。书述南轩儿自注,诗参东野字应同。一丘裘褐甘寒梦,逗晓疏钟出梵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