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徐森的诗 > 念奴娇·中秋原文及翻译赏析

念奴娇·中秋

朝代:清代诗人:徐森时间:2023-04-05
风清籁静,小庭空一缕篆烟浮绿。
绕砌寻行千里度,明月今宵才足。
憾叶声轻,鸣檐韵急,风戛琮琤玉。
清光可饮,不须重劝醽醁。
遥望桂影婆娑,欲寻修斧,斫此无情木。
云外一枝空在眼,玉宇琼楼谁属。
对此茫茫,无穷旧恨,依旧填心曲。
夜凉无寐,半窗瘦影横竹。

诗人徐森资料

念奴娇·中秋作者徐森

徐森,字静嘉,宜兴人。 查看详情>>

徐森古诗词作品: 《水调歌头·踏青》 《望湘人·午日》 《望湘人·午日》 《念奴娇·中秋》 《水调歌头·踏青》 《念奴娇·风清籁静

念奴娇·中秋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往今来,中秋之月激发过文人多少丰富的情感和无穷的想象,苏东坡在熙宁九年(1076)写过的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尽情驰骋对月宫的幻想,表达超脱尘俗和依恋现实的矛盾,倾吐对情同手足的胞弟的思念。[3] 词的开头“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是写万里...

查看详情>>

注释 ⑴元丰五年八月十五日在黄州作。念奴娇: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调有《百字令》,别名《念奴娇》,与词牌全阕同,用为小令。 ⑵桂魄:月亮的别称。古人称月体为魄,又传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

查看详情>>

《念奴娇·中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写中秋的词。这首词作于七年后同一时刻的同题之作,是一篇内容奇幻、情感深沉的不朽经典,融合前代的神话传说,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描写登高望远时幻想中月宫美妙的景象和抒发徘徊月下时乘长风翻然归去的愿...

查看详情>>

念奴娇·中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西湖德生庵小住》 - - 袁枚 - - 游山如读书,少年力不努。垂老意怆然,亟亟还思补。我本西湖人,久离西湖土。当其家居时,颇为一城阻。及乎宦游后,更觉相思苦。我乃白头来,卜寓在湖所。有如久饥人,见物思尽取。又如矍铄翁,馀勇必尽贾。朝将湖烟吞,暮把湖月吐。行湖一枝筇,荡湖两枝橹。湖意亦欢迎,浪花如雪舞。 ...
  • 古诗《蔺相如·和氏匣中一匣水》 - - 弘历 - - 和氏匣中一匣水,十五金城持易此。城不归赵璧亦归,狼虎强秦亦披靡。嗟乎人宝玉宝岂可同年语,相如自知赵二虎。秦廷斮蔺赵如何,和璧虽归藏外府。君不见鸿门玉斗应剑碎,子房依旧逡巡退。 ...
  • 古诗《回乡遇雨宿瓣香书斋小楼》 - - 余菊庵 - - 小楼屋盖似船篷,听彻宵来雨更风。晓梦远寻游钓地,不知身在故乡中。
  • 古诗《次韵宋南伯梅花》 - - 郭印 - - 天姿不与百花邻,枯木前头独自新。桃杏满川浑未识,犹将颜色斗青春。
  • 古诗《二十八日夷逆以火轮船窥探三港口》 - - 姚燮 - - 敢肆鲜卑胆,来从内地窥。斤将伤到鼻,燃已急当眉。云压三江动,乌啼万井危。要津犹可据,吾忆李鸦儿。
  • 古诗《视刀环歌·常恨言语浅》 - - 刘禹锡 - -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 古诗《题自写古松障子》 - - 张萱 - - 皮乾顶秃复根龈,郁郁犹能护藓文。更喜虬柯独支撑,欲排阊阖竞拿云。
  • 古诗《恩赦放还集句先寄乡中弟侄》 - - 刘跂 - - 去年当日别东都,鱼鸟犹疑畏简书。诏恩许逐阳和至,只向长沙住岁馀。
  • 古诗《游荆溪·铜官之山溪水南》 - - 严维 - - 铜官之山溪水南,周处庙前多夕岚。看捲云帆歌白苧,劝尝春酒破黄柑。长林独往谁能觅,幽事相关性所耽。若欲避喧那畏虎,尚从地主结松龛。
  • 古诗《代挽安母方太夫人联》 - - 吴恭亨 - - 生小兵家,共郎君俎豆儿嬉,邻三迁恰同仉母;苍茫故里,经累岁潢池盗扰,刍一束来吊郭家。
  • 古诗《辽海舟中·心中万虑息》 - - 释今无 - - 心中万虑息,独立发远想。举头望天堑,北风吹五两。
  • 古诗《咏怀·惊风振四野》 - - 阮籍 - - 惊风振四野,回云荫堂隅。床帷为谁设,几杖为谁扶?虽非明君子,岂闇桑与榆?世有此聋聩,芒芒将焉如?翩翩从风飞,悠悠去故居。离麾玉山下,遗弃毁与誉。
  • 古诗《丙申正月六日舟发郡城》 - - 吴敏树 - - 新日一湖霁,张帆始郡城。云开天色喜,风迅水邮轻。破浪思宗子,题桥笑马卿。犹看度年乐,那免别家情。
  • 古诗《送心非庵·是是金鳞犹滞水》 - - 释心月 - - 是是金鳞犹滞水,非非狮子又翻身。蜀山佳处是非外,佛法凭谁作主人。
  • 古诗《蝶恋花·丁丑七夕》 - - 刘镇 - - 谁送凉蟾消夜暑。河汉迢迢,牛女何曾渡。乞得巧来无用处。世间枉费闲针缕。人在江南烟水路。头白鸳鸯,不道分飞苦。信远翻嗔乌鹊误。眉山暗锁巫阳雨。 
  • 古诗《高阳台·周氏园本曾宾谷先生故宅》 - - 胡先骕 - - 曲径通幽,斜桥约水,流莺啼近残春。燕去巢空,画堂暗簌梁尘。东风催送韶光老,蹙海棠敛怨含颦,掩重门,花落花开,几度朝昏。当年胜迹应能数,记杯传凤舄,指冷鸾笙。梦醒黄粱,荒磷低映秋坟。阶前立尽苔痕碧,暮鸦鸣啄影墙根。动愁魂,楼外垂杨,帘外斜曛。 ...
  • 古诗《燕·术得香泥去》 - - 宋无名 - - 术得香泥去,花间日午时。玉人方睡起,莫讶卷帘迟。
  • 古诗《江总宅·青溪第宅鬭鲜妍》 - - 马之纯 - - 青溪第宅鬭鲜妍,最是江家宅可怜。路上行人争指处,桥边遗迹尚依然。南冠辞住长安日,北客归来建邺年。惜此屋庐还似旧,不知曾读黍离篇。
  • 古诗《次韵梁粹·把住新花做好看》 - - 方岳 - - 把住新花做好看,伤春时共倚阑干。 醉中不记暮烟碧,杨柳楼深燕子寒。
  • 古诗《赠王屋刘道士》 - - 施肩吾 - - 小有洞中长住客,大罗天下后来仙。 出门即是寻常处,未可还它跨鹤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