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安嵥的诗 > 拟山居·避嚣来僻径原文及翻译赏析

拟山居·避嚣来僻径

朝代:清代诗人:安嵥时间:2021-04-30
避嚣来僻径,栖息傍层崖。
洞壑排松牖,烟萝护竹斋。
云归空谷暗,春到满林佳。
石道凌虚碧,留题足寄怀。

诗人安嵥资料

拟山居·避嚣来僻径作者安嵥

安嵥,景林三子,字韡轩,号东云,清无锡人。平粤匪功赠恩骑尉,著有《韡轩诗草》。 查看详情>>

安嵥古诗词作品: 《清明·初传榆火到柴门》 《白莲·云为式样月为容》 《胶山晚归·餐霞岩外晚霞明》 《重九登胶山有感》 《拟山居·避嚣来僻径》 《拟山居·避嚣来僻径》 《山塘步月·塘映青山山映堤》 《秦园避暑·暑气消幽壑》 《重九登胶山有感·万玉山亭废》 《胶山晚归·餐霞岩外晚霞明

拟山居·避嚣来僻径原文及翻译赏析

拟山居·避嚣来僻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谢河郎中送红柹》 - - 李奎报 - - 邈寄江船到,赪饥烂尚全。略存凝湿气,着手不跳圆。
  • 古诗《湖岸晓立·才生萍点柳沈烟》 - - 钱载 - - 才生萍点柳沈烟,旋出荷茎柳放绵。几日柳阴山雾湿,野菱叶涨不容船。
  • 古诗《玉环病齿图·一点春寒入瓠犀》 - - 宋无 - - 一点春寒入瓠犀,海棠花下独颦眉。内厨几日无宣唤,不问君王索荔枝。
  • 古诗《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绝湖》 - - 赵蕃 - - 倚赖尊中酒,枝梧卷里诗。贫嗟居不易,境对语成危。往日行犹记,冲风去不疑。舟师笑相谓,未有若人痴。
  • 古诗《寄桐岑禅师·七十二峰青》 - - 屈大均 - - 七十二峰青,如君亦翠屏。相思与春水,流满采香泾。有路迷烟雨,无心在杳冥。故人朱处士,应许叩禅扃。
  • 古诗《石潭院次蟾禅师韵》 - - 黄廉 - - 一钵谁知去住空,前朝遗事寄禅宫。孤吟盘礴数行墨,古韵萧条四壁风。游客落帆频上下,荒庭疏树几青红。有人会得诗中趣,日月由来亦转蓬。
  • 古诗《次第得诗·仙侣登真几百年》 - - 文徵明 - - 仙侣登真几百年,清风遗影尚依然。琳琅翰墨精神在,我欲临文唤恕先。
  • 古诗《蓝溪烈妇篇为上杭族人德祥妻廖氏作》 - - 丘逢甲 - - 蓝溪水,清而蓄,中有双鸳鸯,旁有连理木。上多贤者居,吾丘世聚族。岁在蛇,贤人嗟,秋风吹折连理花。文鸳一夜死,鸯殉其雄死自矢。于时九月天雨霜,月魄将死未死尚有光如珥,流照人间烈妇里。妇年三八缺未完,千古完名付彤史。夫有烈妇夫不死,妇死先令夫有子,去夫之死三日耳!蓝溪水,清且长,滨溪...
  • 古诗《书扇·明月何时掇》 - - 赵文 - - 明月何时掇,秋风几日还。若教人不热,敢怨我长闲。
  • 古诗《菩萨蛮·瑶琴欲把相思谱》 - - 仇远 - - 瑶琴欲把相思谱。殷勤难写相思语。人在碧苕滨。相思烟水深。鳞波流碎月。荏苒年芳歇。何处寄相思。白蘋秋一枝。
  • 古诗《虎洞·空山秋高木叶黄》 - - 陆游 - - 空山秋高木叶黄,茫茫百草凋秋霜。逶迤深谷白昼静,群鸦竞噪众鸟翔。洞中有虎何猛烈,牙如利刀爪如铁。奋髯掉尾初出穴,昂头四顾吐其舌。双睛忽动飞电回,层崖长啸阴风来。山中藜藿谁敢采,野外狐兔皆悲哀。嗟虎之猛有如此,自是贪残日无已。岂无壮士裴将军,弯弓射之殄其类。方今上有明...
  • 古诗《赠徐松之·十年师友痛离群》 - - 钱继章 - - 十年师友痛离群,芝叹无由救蕙焚。蠹简已拚同永锢,虎贲犹复想遗文。高怀枫叶吟边露,细语松涛定后闻。却恐中年损欢趣,共君陶写一溪云。
  • 古诗《王百谷为先永宁表墓寄此答谢》 - - 徐熥 - - 西风吹雁出菰芦,尺素衔来字字珠。倚马万言推绣虎,皋鱼双泪感啼乌。通家敢谓同文举,名笔何缘借董狐。片石空山垂不朽,千秋应得免樵苏。
  • 古诗《题画·山下春江一镜开》 - - 文徵明 - - 山下春江一镜开,江回山转隔蓬莱。舟行仿佛闻鸡犬,时有桃花出峡来。
  • 古诗《画·五株树下待月》 - - 杨基 - - 五株树下待月,三板桥头赋诗。童子不知人意,棹歌却怪归迟。
  • 古诗《读少陵近体诗》 - - 潘玙 - - 少陵近体诗,其间备众体。鍊语发英华,立意为根柢。如击常山蛇,应处贯首尾。今人一体看,而不究其理。
  • 古诗《越台新柳·同心同折一枝回》 - - 屈大均 - - 同心同折一枝回,丝缕因风结复开。已苦春愁如雪乱,莫教花絮更飞来。
  • 古诗《登鼓山·登山如登云》 - - 汪精卫 - - 登山如登云,盘纡千仞上。寥寥万松阴,惟听疏蝉响。
  • 古诗《对应致语口号》 - - 李曾伯 - - 相对封人共祝尧,玉觞潋滟酒浮椒。 千山佳气供红旆,一道仁声赖翠轺。 南极爷祈天上寿,东风不隔海滨遥。 恩浓湛露何为报,勉属清忠答圣朝。
  • 古诗《哨遍·池上主人》 - - 辛弃疾 - - 池上主人,人适忘鱼,鱼适还忘水。洋洋乎,翠藻青萍里。想鱼兮无便於此。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一明豕虱一羊蚁。说蚁慕於膻,於蚁弃知,又说於羊弃意。甚虱焚於豕独忘之。却骤说於鱼为得计。千古遗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子固非鱼,噫。鱼之为计子焉知。河水深且广,风涛万倾堪依。 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