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陈宗之的诗 > 拟陶·蔼蔼堂前木原文及翻译赏析

拟陶·蔼蔼堂前木

朝代:明代诗人:陈宗之时间:2023-04-06
蔼蔼堂前木,时至忽成林。
首夏方澄和,凯风散幽襟。
我爱白日静,触物每微吟。
息影盘石边,时鸟怀好音。
鼠壤有馀蔬,东醪聊自斟。
虽无高世轨,抚已安夙心。
先师有遗言,谋道匪自今。
已矣何所羡,林栖岂何深。

诗人陈宗之资料

拟陶·蔼蔼堂前木作者陈宗之

字玉立,长洲人。崇祯癸酉举人。 查看详情>>

陈宗之古诗词作品: 《游金庵·放棹非有期》 《秋山即事·宋朝自召种明逸》 《登翁汉津冰台》 《拟陶·蔼蔼堂前木》 《寄衣曲·前庭踏鞠后庭歌》 《病橘·病橘含辛实

拟陶·蔼蔼堂前木原文及翻译赏析

拟陶·蔼蔼堂前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长相思·马山侗》 - - 马钰 - - 马山侗。马山侗。与个丘仙和不同。心交有始终。合西东。合西东。慧目相看别有功。时时现内容。
  • 古诗《南辕杂诗·齐藩重北杏》 - - 姚燮 - - 齐藩重北杏,卫隘联桃邱。纡行觅厓略,山径升崒崷。山洼匿孤县,俯见人烟稠。烟气浮上山,山云平与纠。我疑云中君,天半骖鸾游。挥云可成雨,下灌千里畴。
  • 古诗《四帝诗·汉文帝》 - - 乾隆 - - 周纲既陵夷,变雅民劳瘅。高祖易秦暴,救世于水火。休息乃未遑,吕雉继搆祸。大横为天王,启光克负荷。爱民励始终,约已戒奢惰。汉家四百年,谓帝所造可。或议杂黄老,责贤何琐琐。...
  • 古诗《和太白感秋·余年四十九》 - - 谯令宪 - - 余年四十九,滥分盆城竹。悠然望匡庐,秀色良可掬。缅思二先生,风流昔所独。紫极感秋吟,北窗和月宿。兹余还一来,契合若龟卜。行年适相同,妙语难再复。杖屦兼经从,陈迹犹可覆。怀人夜永叹,归欤清睡熟。...
  • 古诗《满江红·过京口复用前韵》 - - 陈维崧 - - 剩垒残崖,有多少英雄经此。也则为风吹浪打,趱成如是。北顾髻鬟晴欲笑,南朝君相生同寄。叹齐梁一片好江山,都非矣。茶沸乳,帘泉旨。枫绣瘿,酡颜紫。倘鹤猿招我,欣然曰唯。夔纵怜蚿何所益,信偏伍哙徒增耻。踞篷舱吹火骋雄谈,臧三耳。...
  • 古诗《和李子约户曹四纪权室》 - - 华镇 - - 主人才术照几先,虚室端居宰利权。谁觉市征非往日,自知岁课埒当年。高梧六月生秋色,修竹三冬起紫烟。平日纷纷讥识地,不妨澄寂事经禅。
  • 古诗《赠潜溪李明府》 - - 赵湘 - - 县幽多水石,栽竹亦成畦。听雨公田近,开窗月岳齐。宿禽无别语,病马立閒蹄。夜坐闻清唱,何人钓月溪。
  • 古诗《南台舟中联句》 - - 黄春伯 - - 无正文。
  • 古诗《寒夜·月落江天黑》 - - 贝琼 - - 月落江天黑,长风正怒号。灵鸡寒史次,别雁瞑呼曹。击拆征人起,鸣机织妇劳。所思千里隔,十二碧峰高。
  • 古诗《永州道中·南岳南来五岭连》 - - 潘希曾 - - 南岳南来五岭连,黄茅望断瘴云边。未知游子归何日,又见梅花送一年。行路雨晴多负笠,居人冬晚不衣绵。异蛇见说无人捕,官政于今可胜前。
  • 古诗《开平书事·绝域秋风草》 - - 梵琦 - - 绝域秋风草,殊方使客还。河冲秦日塞,地接汉时关。万古悲青冢,兼程过黑山。从容陪国论,咫尺近天颜。
  • 古诗《题芍药花下玉兔画》 - - 胡奎 - - 老蟾不锁明月宫,飞落西河白兔公。玉宇清寒不归去,爱此日高花影重。
  • 古诗《怀故兴济令许伯玉》 - - 方逢时 - - 客子赋皇华,乘流泛斗槎。暝烟浮远树,凉月动虚沙。仙令怀潘岳,尘踪愧孟嘉。何人夜吹笛,遗恨满天涯。
  • 古诗《望江楼·澄江如练正高秋》 - - 周应合 - - 澄江如练正高秋,一笛吹秋上此楼。有客乘风来纵酒,长歌远送下滩舟。
  • 古诗《句·满朝以诗鸣》 - - 李彭 - - 满朝以诗鸣,何独遗大雅。平生黄叶句,摸索便知价。
  • 古诗《颜鲁公祠·恭惟颜太师》 - - 黄玠 - - 恭惟颜太师,名节天下无。身首可异处,贞心终不渝。客来拜祠下,岂爱干禄书。
  • 古诗《题画兰·几叶淋漓草带真》 - - 缪公恩 - - 几叶淋漓草带真,有人挥洒诩传神。何时收取花间露,为我毫端洗俗尘。
  • 古诗《九日汎石湖》 - - 文征明 - - 烟敛吴山翠拥螺,重阳晴暖似春和。閒情已付青油舫,斜日轻摇绿玉波。桥外连钱游骑属,水边纨扇丽人过。黄花何处酬佳节,白鸟沧洲引兴多。
  • 古诗《怀隐堂·昔贤抱奇识》 - - 周邦彦 - - 昔贤抱奇识,阅世犹鼠肝。深颦畏轩冕,自谓山林宽。至今仰高躅,凛若冰雪寒。我侯坐少孤,久著聚鶡,屡费黄金丸。归来长太息,依旧一瓢箪。偶逢隐者谷,爱此高巑屼。结庐面绝壁,所幸一枝安。侯今未全老,每据伏波鞍。曷不持长缨,取虏报县官。功名事不磨,未可乐丘墦。嗟我如鹪鹩,尽室寄苇萑。...
  • 古诗《茅屋底·南伐踰铜柱》 - - 陆游 - - 南伐踰铜柱,西征出玉关。 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