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源际的诗 > 偶题竹上·冷翠何冥密原文及翻译赏析

偶题竹上·冷翠何冥密

朝代:明代诗人:源际时间:2023-04-05
冷翠何冥密,幽寻独坐时。
扉开流水过,风静到云迟。
懒性知终弃,虚心幸自持。
偶然吟未稳,清响动高枝。

诗人源际资料

偶题竹上·冷翠何冥密作者源际

字旷兼,际有「莺声初在柳,花气薄迎衣」。 查看详情>>

源际古诗词作品: 《偶题竹上·冷翠何冥密

偶题竹上·冷翠何冥密原文及翻译赏析

偶题竹上·冷翠何冥密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节节高·众》 - - 许三阶 - - 众:金尊对绮筵。赤绳牵。秾桃塞外应开遍。红丝幔。叶凤占。三星现。蒹葭倚玉真堪羡。双帘好取悬双雁。合:莫上龙堆望故乡。却疑身在瑶台畔。
  • 古诗《鹿城旅夜·文章喜媚俗》 - - 江湜 - - 文章喜媚俗,不福无命人。一蹶不能支,百愁顷刻新。青鬓纵无恙,干时故已频。平生负志气,何事久逡巡。旅夜比家长,孤客惟梦亲。疏雨滴愁腔,一坐鸡及晨。倚门有望眼,归书难具陈。 ...
  • 古诗《夏至北郊·与祭宣尼重》 - - 弘历 - - 与祭宣尼重,年年殷荐承。景长晷短值,献爵晋琮仍。露气黄坛羃,云容碧宇凝。庶几霈优泽,企望敬弥增。
  • 古诗《淮安州·孤帆下江北》 - - 陈孚 - - 孤帆下江北,千里西风轻。泊舟公路浦,始见南昌亭。青天下白露,乱叶凄以声。汀洲结海色,冉冉孤月生。残鸦感兴废,断肠悲飘零。安得携美酒,台上呼刘伶。百年一箕踞,六合皆螟蛉。...
  • 古诗《三月晦日·节序如转烛》 - - 白圻 - - 节序如转烛,春归不肯迟。破愁应赖酒,适兴可无诗。草色迷蝴蝶,花枝泣子规。清和自佳候,倏忽到南陂。
  • 古诗《临江仙·久笑君家无此客》 - - 程钜夫 - - 久笑君家无此客,年年天际遥瞻。文星明似半规蟾。槐厅风细细,莲烛夜厌厌。尚记当年飞鹤谱,重随贺燕呢喃。逢迎一笑卷疏帘。花开春未减,日永酒频添。
  • 古诗《咏怀·亭亭南澥云》 - - 屈大均 - - 亭亭南澥云,变化如游龙。朝冠扶桑日,暮舍阊阖风。光彩何荧荧,降我药珠宫。感子相羽翼,飘飖至崆峒。获睹轩辕帝,心华开鸿濛。万象无遁形,来朝宝镜中。双成为舞女,子晋为歌童。游戏太虚庭,谁能知所终。...
  • 古诗《冠·今古大经敦首礼》 - - 任环 - - 今古大经敦首礼,圣贤名教责成人。修齐自是男儿事,头上休空负此巾。
  • 古诗《自题湛园诗·主人心本湛》 - - 米万钟 - - 主人心本湛,以湛名其园。有时成坐隐,为客开青樽。閒云归竹渚,落日深松门。登台候山月,流辉如晤言。
  • 古诗《长夜·长夜不眠思往事》 - - 谢缙 - - 长夜不眠思往事,老年芜学叹平生。拨残炉火知霜沾,挑尽灯煤待月明。桐抱孙枝交瘦影,雁联宾侣带寒声。江南江北遥相望,烟水迷茫万里情。
  • 古诗《来韵赋答·黑甜久已傲羲皇》 - - 张萱 - - 黑甜久已傲羲皇,副墨名山万古藏。日日枕流非洗耳,疏慵应住水云乡。
  • 古诗《秋宵辞·孤月明秋空》 - - 白玉蟾 - - 孤月明秋空,清影跨洞门。彼美婵娟姿,的是姮娥魂。凄然到书帙,茕然入酒樽。不归广寒家,夜游天子园。无人知此怀,惊烟笼啼猿。
  • 古诗《罗盖菊·幕幕团阴采采花》 - - 张黼 - - 幕幕团阴采采花,秋深空倚曲栏斜。若为借得东风便,飘逐春云拥翠华。
  • 古诗《春色最佳呈梦锡》 - - 孔平仲 - - 探遍名园花未红,高台极目兴何穷。欲知春色最佳处,尽在绿杨深浅中。
  • 古诗《秋风三叠题德邻家所藏画》 - - 李昱 - - 江南八月秋风高,裂云直上声怒号。小声白昼走沙石,大声入海翻鲸涛。夜半吹折长松树,众鸟巢倾无宿处。豺虎啖人如蜜甜,何处桃源是归路。呜呼二叠兮秋夜深,干戈满地愁人心。
  • 古诗《懒牛·鼻绳拽脱了无拘》 - - 释惟一 - - 鼻绳拽脱了无拘,慵有馀兮顽有馀。芳草满前浑不顾,眠云卧月只如如。
  • 古诗《佛镫歌·钟鼓寂寂银河残》 - - 李鼎元 - - 钟鼓寂寂银河残,佛镫将现僧呼观。大被缠腰出殿后,罡风刺骨重裘单。或高在山低在麓,或远在江近在谷。万人列炬上山来,阴火磷磷断还续。疑是元宵锦城烛,又疑星陨如珠联。濯以甘露光逾鲜,太乙杖藜朝普贤。化身散作千金莲,烛龙衔耀照重泉。见大光明有如此,真耶幻耶谁所使。蛮君鬼伯争...
  • 古诗《漫成·日烈花休树结阴》 - - 宋祁 - - 日烈花休树结阴,红牙贪调万黄金。 伯松不学陈遵饮,为识鸱夷是酒箴。
  • 古诗《杂兴·谩道龙蛇起陆》 - - 周鼎 - - 谩道龙蛇起陆,笑看鸡犬能仙。 多少江湖奇事,等闲风雨惊眠。
  • 古诗《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 - - 顾况 - - 山川重复出,心地暗相逢。忽忆秋江月,如闻古寺钟。 湖平南北岸,云抱两三峰。定力超香象,真言摄毒龙。 风中何处鹤,石上几年松。为报烟霞道,人间共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