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潘恭辰的诗 > 琴坞旧庐钱别频伽兼山各赠一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琴坞旧庐钱别频伽兼山各赠一诗

朝代:清代诗人:潘恭辰时间:2023-04-05
不须涕泪洒江皋,二十吴郎气自豪。
万里久随山简马,一官剩有吕虔刀。
当筵且共倾三雅,对客犹能诵六朝。
好去临歧莫惆怅,虞山落叶晚萧萧。

诗人潘恭辰资料

琴坞旧庐钱别频伽兼山各赠一诗作者潘恭辰

潘恭辰,字抚凝,钱塘人。嘉庆辛酉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云南布政使。有《红茶吟稿》。 查看详情>>

潘恭辰古诗词作品: 《琴坞旧庐钱别频伽兼山各赠一诗》 《西湖春词·酒家半住绿杨津》 《西湖春词·丝丝社雨湿湖涯》 《琴坞旧庐钱别频伽兼山各赠一诗

琴坞旧庐钱别频伽兼山各赠一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琴坞旧庐钱别频伽兼山各赠一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浣溪纱·武胜关》 - - 杨圻 - - 猿鸟犹疑武胜关。东征车马满人寰。秋衾铜辇不知还。二十万人齐解甲,夕阳西指万千山。中原事业乱云间。
  • 古诗《朱星也既两和前作越日复叠前韵乃再和之》 - - 邓廷桢 - - 强起窥园去,园丁懒刈菅。唐花迟破蕊,庭藓渐生斑。鹤氅何人健,蜗庐笑我孱。催诗频击钵,芜累可容删。
  • 古诗《又步韵自述·碧天云敛月华铺》 - - 黄公辅 - - 碧天云敛月华铺,蝼蝈遍从静里呼。狂态惭随苍鬓改,痴心亦与少年殊。正逢紫蟹初肥候,谁遣鸥凫伴侣孤。为问当年陶栗里,人生何处不欢虞。
  • 古诗《无题代答·谪来尘世未为男》 - - 黄之隽 - - 谪来尘世未为男,却是为云分易甘。醉袂几侵鱼子缬,香风暗动凤皇簪。传情写念长无极,顾影看身又自惭。莫对月明思往事,断肠春色在江南。
  • 古诗《天寿·景陵苍翠叠芙蓉》 - - 屈大均 - - 景陵苍翠叠芙蓉,想像英姿亚太宗。亲射朵颜沙塞去,先飞天马羽林从。九霄玉几悬神岳,万古龙旗出喜峰。辛苦司香诸内史,烽烟留得掖门松。
  • 古诗《台湾八景·孤屿澎湖近》 - - 高拱乾 - - 孤屿澎湖近,晴霞返照时。秋高移绛树,海晏捲朱旗。孙楚城头赋,刘郎江上诗。淋漓五色笔,直欲补天亏。
  • 古诗《偈颂·冬至前后》 - - 释普济 - - 冬至前后,沙飞石走。佛祖潜踪,寸铁在手。
  • 古诗《平山堂作·道是淮东第一观》 - - 乐三省 - - 道是淮东第一观,名贤胜迹且盘桓。便同岘首思羊祜,长拟东山属谢安。霞曳断红藏碧水,风摇新绿上雕阑。隔江金粉知何似,今日登楼著意看。
  • 古诗《西苑诗·万岁山》 - - 马汝骥 - - 葱郁倚青天,微茫散紫烟。祖瀛符帝宅,泰华镇王川。树里西山对,花中北极悬。登封非远幸,三祝配尧年。
  • 古诗《渤海劫尘出版》 - - 冯其庸 - - 风雨平生七十年,关河万里沐云烟。天山绝顶扪星斗,大漠孤城识汉笺。已过昆仑惊白玉,将登葱岭叹冰天。天涯浪迹无穷意,更上冰川续后篇。
  • 古诗《伤歌行·孟氏至诚通竹笋》 - - 黄庭坚 - - 孟氏至诚通竹笋,姜诗纯孝感渊鱼。古人常欲养志意,君子不唯全发肤。有妹言归奉箕帚,仰谁出力助葭莩。等閒亲鬓贫中白,自悔从来色养疏。
  • 古诗《常熟纪游·公园梅已花》 - - 梁鸿志 - - 公园梅已花,当窗两三树。梅外卧晚山,横陈花不妒。新亭谁所筑,山河今大暮。忍泪谈茗柯,难使迷者悟。壁间杨侯字,韭帖同其趣。此岂辟畺园,翩然来二顾。
  • 古诗《峡中杂咏·峡里山高多昼阴》 - - 王绂 - - 峡里山高多昼阴,未昏烟景暗秋林。停舟晚饭柁楼底,犹有夕阳明远岑。
  • 古诗《乍开梅·蚌胎微吐露灵砂》 - - 王夫之 - - 蚌胎微吐露灵砂,略与东皇报岁华。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诗思在些些。
  • 古诗《送空兄·衲僧杖子天然别》 - - 释慧空 - - 衲僧杖子天然别,千里万里一条铁。点著闽山即便回,敢保老兄犹未彻。
  • 古诗《次韵中散兄见寄》 - - 葛胜仲 - - 晦迹才须一亩间,浮家暂寄五湖边。官抛印绶轻千里,禄隐渔樵已十年。眼对云山偏烂烂,腹藏篇牍自便便。政缘欲遂幽栖乐,岂是清时独弃捐。
  • 古诗《九华安妃见降口授作诗》 - - 杨羲 - - 云阙竖空上,琼台耸郁罗。紫宫乘绿景,灵观蔼嵯峨。琅轩朱房内,上德焕绛霞。俯漱云瓶津,仰掇碧柰花。濯足玉女池,鼓枻牵牛河。遂策景云驾,落龙辔玄阿。振衣尘滓际,褰裳步浊波。愿为山泽结,刚柔顺以和。相携双清内,上真道不邪。紫微会良谋,唱纳享福多。...
  • 古诗《易韵·叠帐重裘更怯风》 - - 陈傅良 - - 叠帐重裘更怯风,绝怜寒食到匆匆。 一春不见花开落,但说栽花费几工。
  • 古诗《春风三绝·方欣解冻入花丛》 - - 郑刚中 - - 方欣解冻入花丛,蔌蔌俄惊万片红。 草木岂能胜造化,吹开吹落任东风。
  • 古诗《断桥分手·近水人家半掩扉》 - - 史鉴 - - 近水人家半掩扉,两山楼阁尚斜晖。 断桥无数垂杨柳,总被游人折渐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