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团湖的诗 > 沁园春·六桂传家原文及翻译赏析

沁园春·六桂传家

朝代:宋代诗人:李团湖时间:2023-04-08
六桂传家,三槐植庭,箕裘大儒。
甚二郎意气,似同稷契,一时庆会,致主唐虞。
百揆登庸,双亲未老,此乐人间还有无。
那堪更有棣华韡韡,听履亨衢。
朝来天上传呼。
便写作衣冠盛事图。
有声容备乐,传宣锡动,充庭牲饩,簇拥欢娱。
整顿乾坤,巩安宗社,亦有臣功如此乎。
中书考,愿年年此日,春满蓬壶。

诗人李团湖资料

沁园春·六桂传家作者李团湖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李团湖古诗词作品: 《沁园春·六桂传家

沁园春·六桂传家原文及翻译赏析

沁园春·六桂传家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朗吟楼·飘零忽上朗吟楼》 - - 张问陶 - - 飘零忽上朗吟楼,疏柳枯杨一带愁。不见春明门外路,海风河雨暗沧洲。
  • 古诗《忆旧游·洞庭湖》 - - 宋翔凤 - - 鼓沙棠辑去,仰送乌鸦,俯瞰鱼龙。橘社渺何有,有纷纷木叶,片片随风。鬓云憔悴前度,烟结万眉峰。谢不卷灵旗,惯惊楚客,肯念吴侬。濛濛。意无限,却久愧湖波,频笑游踪。怅望琉璃界,只碧天际水,圆月涵空。几年清梦缥缈,遥思待谁通。赋寂历君山,秋来怕老芳树丛。 ...
  • 古诗《游山回入千尺雪门小憩有作》 - - 弘历 - - 静寄庄同避暑庄,围庄胥以石为墙。乘舆驻跸应如是,广祗十之三四强。降由西北向东南,门却山庄西北探。是则原无一定向,世间名象可因参。入门山舍向南寻,可坐憩焉幽且深。临水三间竹炉在,片时试茗足娱心。一室中收四处图,咄哉求备自嗤吾。四而一与一而四,齐物南华有是乎。 ...
  • 古诗《东港·渔人几处学吹箫》 - - 陈辉 - - 渔人几处学吹箫,海色苍苍弄晚潮。一片山间明月上,满堤寒影渡横桥。
  • 古诗《寄木羲民落第山东》 - - 牛焘 - - 雪山有老鹤,栖迹雪山阿。具披冲霄翼,偃蹇奈尔何。风云四十载,兹复叹蹉跎。剧依青海上,鍊翮秋江波。会当乘时去,风尘藐罻罗。回首天南别,皎洁玉龙雪。下有千年侣,长鸣声不辍。何以慰相思,嗷嗷万里月。...
  • 古诗《题墨菊送乡友南还》 - - 邓林 - - 风满长林雨满城,重阳时节送君行。故园三径知存否,一幅秋香万里情。
  • 古诗《南柯子/南歌子》 - - 韩元吉 - - 五月炎州路,千重扑地开。只疑标韵是江梅。不道薰风庭院雪成堆。宝髻琼瑶缀,仙衣翡翠裁。一枝长伴荔枝来。付与玉人和笑插鸾钗。
  • 古诗《南乡子·中秋对月》 - - 周贻繁 - - 云净月华流。满挹金波泻翠瓯。坐到高寒襟怀冷,休休。病骨难禁半点秋。如梦复如沤。已负清光四十周。舒却回肠禁却□,悠悠。闲看池心碧玉球。
  • 古诗《立夏日至虎丘》 - - 皇甫汸 - - 郭外青山数里遥,扁舟探赏过溪桥。珠林树色含云缀,香涧泉声杂雨飘。鸟狎春光啼处尽,僧逢尘想坐来销。共言招隐堪开社,也学翻经懒入朝。
  • 古诗《王锦衣赠梅圣俞集》 - - 吴与弼 - - 早自欧编慕圣俞,晚从汶水得明珠。慇勤欲表将军爱,又向思亲锦卷书。
  • 古诗《题七姬权庴志拓本》 - - 厉鹗 - - 潘将军识将沼吴,出战未北摧群珠。雉经聊酬贯鱼宠,鬼妾肯奉他人娱。齐云绮罗付一炬,无此高文照千古。春深谁上七姬坟,月明曾过三兴土。
  • 古诗《寄罗主管·把酒东南望》 - - 项安世 - - 把酒东南望,关心歙水边。三君同别我,小友不论年。贾虎风行地,王珠月映川。州人亦惊倒,此客定能贤。
  • 古诗《竹枝歌送余德辉还池州》 - - 宋褧 - - 春城客子酒著颜,迢迢秋浦是乡关。江风海月棹歌去,南寻李白何日还。
  • 古诗《登孤山用唐人张祜韵》 - - 王立道 - - 兀坐俯孤岑,翛然出世心。烟霞千嶂晓,桑柘半溪阴。鹤去亭犹古,人幽山更深。已看尘迹远,况复近东林。
  • 古诗《酒家·风飐青帘出杏林》 - - 黄庚 - - 风飐青帘出杏林,行人未醉瓮头春。安知涤器茅檐者,不是相如行辈人。
  • 古诗《寿友·层峦缥缈度云璈》 - - 毛奇龄 - - 层峦缥缈度云璈,玉露遥分碧海涛。日出晓霞红烂熳,有人阙下献仙桃。
  • 古诗《闻蝉·火云初似灭》 - - 杜牧 - - 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时行仍髣髴,度日更分明。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
  • 古诗《惜坏蝶·凤子何来集》 - - 彭孙贻 - - 凤子何来集,山童捉共围。蛾眉愁后损,粉黛坠来稀。落羽沾轻扇,钩花碎舞衣。飘零风剪剪,犹作綵云飞。
  • 古诗《虞美人·汤雨生寒香草堂图卷》 - - 潘飞声 - - 秋江罢钓归来客。只叩寒香席。万花无际月当头。见说草堂当日占罗浮。雕阑玉砌春犹在。草草山河改。依然琴隐旧楼台。定有诗魂鹤语夜深来。
  • 古诗《有感·莫将横笛炫柯亭》 - - 葛立方 - - 莫将横笛炫柯亭,岂解穿云裂石声。湘水老翁那复见,世间谁数吕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