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张粲的诗 > 七夕怀武林诸姊妹原文及翻译赏析

七夕怀武林诸姊妹

朝代:清代诗人:张粲时间:2023-04-06
乌鹊桥边夜渡秋,穿针记共上高楼。
那知万里银河水,泻入南天尽是愁。

诗人张粲资料

七夕怀武林诸姊妹作者张粲

张粲,字仲浞,号泾川,明代正德年间历任南京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张粲的先祖为开封人,在广东做官,宋亡后,便在广东新会安家,其高祖时迁至广西龚州。父亲张廷伦一生只当了个南京户部主..... 查看详情>>

张粲古诗词作品: 《梦秦淮别业·曾登快阁看娇红》 《七夕怀武林诸姊妹》 《信至·门前綦履迹》 《晚春·春事阑珊镇日阴》 《小梅花·怀范雒仙》 《虞美人·悼范雒仙》 《感恩多·送漱雪夫子》 《楼居偶成·一竿晴旭上帘钩》 《闻邻家抚筝》 《对镜忆冰绡姊

七夕怀武林诸姊妹原文及翻译赏析

七夕怀武林诸姊妹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字字双·吏上》 - - 汤显祖 - - 吏上:山妻叫俺外郎外郎。猾浪。吏巾儿糊得翅帮帮官样飞天过海几桩桩。蛮放。下乡油得嘴光光揖介销旷。
  • 古诗《末利花·籍甚声名艮岳间》 - - 江湜 - - 籍甚声名艮岳间,留芳犹破客寮闲。眼前只有伊兰臭,疑是移来末利山。
  • 古诗《皖江·皖江阴乍晴》 - - 李先芳 - - 皖江阴乍晴,鳞鳞秋浪生。岸回村树隐,潮落海云平。鱼米舟中市,人烟水上城。不须遥问渡,前路是浮萍。
  • 古诗《闻砧作·见蚕成茧能几日》 - - 孔平仲 - - 见蚕成茧能几日,缯帛输官千万疋。丁丁砧杵相和鸣,半夜霜风入秋律。一年寒事从今始,四序流光如羽疾。昨朝尚喜迎凉坐,闭户羃窗嫌不密。人生天地随气转,此身犹复非吾物。痴儿干世孰自量,欲与造化争飘忽。功名富贵固有时,进退屈信何可必。匏羹菽饭幸粗饱,何用操瓢向人乞。...
  • 古诗《吟雪·四山削玉水无波》 - - 马臻 - - 四山削玉水无波,冷坐孤吟意趣多。未必朱门知此味,红炉画阁正笙歌。
  • 古诗《送周石崖给事治鲁藩狱事还朝》 - - 王慎中 - - 时辈让才雄,高谊古人中。陈诗伤鲁道,览俗见齐风。登岱诸山小,探洙众水通。归朝思献纳,应有发宸聪。
  • 古诗《春日小园即事》 - - 方回 - - 莳药移花撰石名,稍加心匠可经营。天真不假人为力,绿树啼莺一两声。
  • 古诗《蝶恋花·秋暮》 - - 曹尔堪 - - 一把黄茅新盖屋。檐角低低,为避西风肃。欲向东篱重系菊。荒园斫得湘君竹。蟋蟀寒吟声不足。枫树垂丹,还有些儿绿。九月霜痕融似玉。空阶迸下红榴肉。
  • 古诗《茅山·大峰小峰连中峰》 - - 王鏊 - - 大峰小峰连中峰,当天削出青芙蓉。一朝忽立九霄迥,百丈已度千岩重。思昔飙轮同驾鹤,祗今云气犹成龙。遥遥长史复何在,华阳洞里应相逢。
  • 古诗《夕照·终年坐阅水东流》 - - 陈振家 - - 终年坐阅水东流,未有涓埃报九州。读史徒增兴替叹,咏时空召屈平忧。斗筲才合虫沙命,投老身宜鸥鹭游。独立溪头看夕照,平安之外复何求。
  • 古诗《集句联·应运挺度》 - - 黄奭 - - 应运挺度;通神达明。
  • 古诗《拨棹歌·鼓棹高歌自适情》 - - 德诚 - - 鼓棹高歌自适情,音稀和寡不求名。清风起,浪花平,也且随流逐势行。
  • 古诗《南巡舟行会通河杂咏》 - - 玄烨 - - 案读临清流,澄怀夕景悠。敕几逢事少,吟咏敢忘忧。
  • 古诗《蝶恋花·香港中文大学题画》 - - 吴灏 - - 帘外春寒风尚软。帘里佳人,两鬓青丝线。无奈多情愁半面。踌躇今夜郎行远。笑语西园言未半。花落花开,自古人生怨。悄坐颦眉颦月转。小诗虽就谁人见。
  • 古诗《送任中夫归太原》 - - 王云凤 - - 旅馆相逢即故乡,别筵谁遣近垂杨。燕山二月春犹薄,欲赠烟丝苦不长。
  • 古诗《种兰·未甘冰雪后》 - - 彭孙贻 - - 未甘冰雪后,独壑慕幽深。与子同三径,怀人各寸心。点梅香女字,梳露上朋簪。何必因花贵,孤丛细细寻。
  • 古诗《二诗·楼起病难起》 - - 黄浚 - - 楼起病难起,春归身亦归。啖蔘吟借力,注茗愿空违。园饮花迎盖,湖游雪上衣。此情今隔世,悲语对风扉。
  • 古诗《一丛花·碧山无意解银鱼》 - - 晁补之 - - 碧山无意解银鱼。花底且携壶。华颠又喜熊罴且,笑骐骥,老反为驹。文史渐抛,功名更懒,随处见真如。 高情敢并汉庭疏。长揖去田庐。囊无上赐金堪散,也未妨山猎溪渔。廉颇纵强,莫随年少,白马向黄榆。 ...
  • 古诗《将还河北留别尧夫先生》 - - 邢恕 - - 先生抱道隐墙东,心迹兼忘出处通。 圯下每惭知孺子,床前曾忆拜庞公。 已将目击存微妙,直把神交寄始终。 此日离违限南北,萧萧班马正依风。
  • 古诗《秋晚·身世呻吟裹》 - - 陆游 - - 身世呻吟裹,园庐寂寞中。 家贫忧酒券,才尽畏诗筒。 陂水潴犹满,山苗获欲空。 儿孙更力作,勿媿禹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