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履信的诗 > 壬戌下第南归登黄鹤楼感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壬戌下第南归登黄鹤楼感赋

朝代:宋代诗人:张履信时间:2023-04-06
文章契合岂无神?振古仙才思不群。
真赏一时逢太白,高名千古擅司勋。
晴川芳草犹依旧,玉笛梅花可复闻。
此日登临空作赋,茫茫百感对斜曛。

诗人张履信资料

壬戌下第南归登黄鹤楼感赋作者张履信

张信履(生卒年不详),字思顺,号游初,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孝宗淳熙中监江口镇,后任潭州通判,官至连江守。存词两首。存诗三首。..... 查看详情>>

张履信古诗词作品: 《翠微亭·朝朝乌北出》 《飞来峰·飞来何处峰》 《壬戌下第南归登黄鹤楼感赋》 《壬戌下第南归登黄鹤楼感赋》 《飞来峰·飞来何处峰》 《谒金门·春睡起》 《翠微亭·朝朝乌北出》 《访丹阳玉乳泉已变错黑因赋诗》 《冷泉亭·水石一栏干》 《访丹阳玉乳泉已变昏黑因赋诗

壬戌下第南归登黄鹤楼感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壬戌下第南归登黄鹤楼感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茉莉·品登芳草八》 - - 弘历 - - 品登芳草八,名著小南强。簪柰由来久,如梨饶更香。风清偏爱度,月朗共争光。底是最宜处,晓星水阁凉。
  • 古诗《秋分·寒云拥树青模糊》 - - 龚鼎孳 - - 寒云拥树青模糊,苍鼠翠禽向客呼。前朝僧寺世间有,灵隐山门天下无。
  • 古诗《初月·一缕如眉复似钩》 - - 弘历 - - 一缕如眉复似钩,疑无讶有见抬头。漫嫌河畔光犹小,已报三千世界秋。
  • 古诗《寄崔帅卿·归鸿只影宿汀洲》 - - 洪咨夔 - - 归鸿只影宿汀洲,梦绕芦花不柰愁。颍谷杯羹无日遗,翳桑橐饭有时酬。功名旷世来斯受,议论惊人合则留。此事大关天下望,殷勤为报古扬州。
  • 古诗《采桑子·销魂最是皋桥水》 - - 郑文焯 - - 销魂最是皋桥水,花雨冥冥。歌泪盈盈。不解西流总费声。画船烟泊经游地,灯火高城。弦管残更。无奈明朝酒易醒。
  • 古诗《锡山道中闻子规》 - - 史鉴 - - 行行西上竟何依,一片春帆带落晖。归梦独随流水远,客程惟觉故人稀。飞花小圃鹃声急,芳草平原树影微。惆怅乡关渺何许,东风回首欲沾衣。
  • 古诗《渔家傲·我佛莲华随步踏》 - - 可旻 - - 我佛莲华随步踏。黄金妙相青螺发。因地曾将洪誓发。四十八。众生尽度成菩萨。宫殿红香华影合。宝阶三道琉璃阔。水鸟树林皆念法。声嘈囋。空中零乱天华撒。
  • 古诗《早梅花·毕竟成何事》 - - 华镇 - - 毕竟成何事,无端走四方。年年思素质,岁岁失幽香。东国溪云好,南枝海日长。何时一杯酒,相对浅清傍。
  • 古诗《新安吕公尚书夫人坟》 - - 徐积 - - 彼美新安,有水有山。有坟岿然,百五十年。爰有曾孙,赤韨朱轩。来守兹土,以慰斯坟。扫除必躬,奉祠必亲。水毛陆产,膋牲上尊。百物皆具,千兵骏奔。观者如堵,从者如云。心追无穷,诚通无垠。溟漠之魄,恍惚之魂。如辟其涂,如启其门。如兴于寝,如作于室。如出黄泉,如见白日。...
  • 古诗《观映南京影片》 - - 吴妍因 - - 连云门第六朝无,处处楼台展画图。才得江边桑种好,可堪沧海析根株。
  • 古诗《重游钓台·三年两溯钓滩涛》 - - 王十朋 - - 三年两溯钓滩涛,来往何曾补一毫。圣主雅恢光武量,微臣当遂子陵高。
  • 古诗《山中·心多与世背》 - - 希陵 - - 心多与世背,独未与诗忘。得句忽自喜,从人道我狂。溪光和月白,露气满山凉。自笑甘清苦,年来发已苍。
  • 古诗《偈颂·相见言谈理不亏》 - - 释清远 - - 相见言谈理不亏,等闲转面便相辉。毕竟水须朝海去,到头云定觅山归。
  • 古诗《广武山·朝登广武山》 - - 王士禛 - - 朝登广武山,四望古战场。黄河泱漭流,寒日无晶光。孤兽索其群,惊鸟乱无行。平沙转飞藿,白骨堆严霜。昔者英雄人,于此分霸王。强弱理无恒,得失争敖仓。名骓蹶阴陵,万乘入咸阳。东指芒砀云,五色成龙章。大风沛上来,游子悲故乡。...
  • 古诗《题王仲文临清阁卷》 - - 蓝仁 - - 高阁留宾酒满杯,秋风千里雁初来。故园松竹平安在,天际归舟不用催。
  • 古诗《浯溪读中兴颂》 - - 李芾 - - 羯鼓梨园迹已荒,斯文犹在日星光。我来细拂青苔石,不忆三郎忆漫郎。
  • 古诗《苔梅·瑶花满放影重堆》 - - 陶德勋 - - 瑶花满放影重堆,谁使纷飞点绿苔。知是春风深有意,翠阶衬出玉阶来。
  • 古诗《古乐府·携君石上琴》 - - 释斯植 - - 携君石上琴,弹我窗前月。月缺又还圆,谁能免离别。
  • 古诗《读靖康遗事》 - - 甘瑾 - - 杜鹃啼老洛城东,烽火郊畿纵犬戎。 庙略合收淝水捷,虏盟谁定渭桥功。 铜驼故陌迷芳草,黄屋惊尘卷朔风。 一自鼎湖龙去后,小臣何地泣遗弓。
  • 古诗《石上藤·空山无鸟迹》 - - 顾况 - - 空山无鸟迹,何物如人意。 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