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纥干著的诗 > 赏残花·零落多依草原文及翻译赏析

赏残花·零落多依草

朝代:唐代诗人:纥干著时间:2023-04-06
零落多依草,芳香散著人。
低檐一枝在,犹占满堂春。

诗人纥干著资料

赏残花·零落多依草作者纥干著

介绍:唐人。官御史。德宗贞元八年取黑水壁,诏城之,著与杜彦光戍之。唐人。官御史。德宗贞元八年取黑水壁,诏城之,著与杜彦光戍之。..... 查看详情>>

纥干著古诗词作品: 《赏残花·零落多依草》 《感春词·未得鸣珂谒汉宫》 《灞上·鸣鞭晚日禁城东》 《古仙词·珠幡绛节晓霞中

赏残花·零落多依草原文及翻译赏析

赏残花·零落多依草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旷真阁·阁在寝室傍》 - - 弘历 - - 阁在寝室傍,十年九不登。搆筑何为哉,自问答弗能。今朝一拾级,旷览真殊胜。心目总豁然,都契道之精。既而更细思,旷具两意称。疏阔亦曰旷,后义践则诚。阁真笑予哉,五字自讼徵。 ...
  • 古诗《虞察院生日·向来施设局苕川》 - - 姜特立 - - 向来施设局苕川,荒政方劳问计然。今日雄藩得长袖,请君著眼看回旋。
  • 古诗《使东川·江花落》 - - 元稹 - - 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江花何处最肠断,半落江流半在空。
  • 古诗《鸣弦峰·木叶萧萧江水清》 - - 查许国 - - 木叶萧萧江水清,幅巾藜杖绕山行。忽然行到山深处,听得鸣弦一两声。
  • 古诗《散花之室六言》 - - 邓深 - - 无动现身说法,毗耶到处为家。谁识逢场作戏,从教现女散花。
  • 古诗《看梅·忍寒溪北村西头》 - - 汪琬 - - 忍寒溪北村西头,夜深犹为梅花留。笑杀雄蜂雌蛱蝶,绯桃开时方出游。
  • 古诗《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 - - 白居易 - -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綵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
  • 古诗《题梅魂手册·流水急于归远海》 - - 郁达夫 - - 流水急于归远海,落花红欲上秋千。山河那待重收拾,寇盗何妨任蔓延。无恨岂宜歌慷慨,有生只合作神仙。不须更上层楼望,宝髻云鬟列眼前。
  • 古诗《缥缈峰·左右皆跳岑》 - - 陆龟蒙 - - 左右皆跳岑,孤峰挺然起。因思缥缈称,乃在虚无里。清晨跻磴道,便是孱颜始。据石即更歌,遇泉还徙倚。花奇忽如荐,树曲浑成几。乐静烟霭知,忘机猿狖喜。频攀峻过斗,末造平如砥。举首阂青冥,回眸聊下视。高帆大于鸟,广墠才类蚁。就此微茫中,争先未尝已。葛洪话刚气,去地四千里。苟能乘之...
  • 古诗《海棠·几树繁红一径深》 - - 郑刚中 - - 几树繁红一径深,春风裁剪锦成屏。花前莫作渊材恨,且看杨妃睡未醒。
  • 古诗《如梦令·墙外钿车声骤》 - - 张克家 - - 墙外钿车声骤。侬若归时被酒。六扇茜纱窗,窥见容颜依旧。知否。知否。坐到一镫寒瘦。
  • 古诗《若耶溪上·九月霜风吹客衣》 - - 陆游 - - 九月霜风吹客衣,溪头红叶傍人飞。村场酒薄何妨醉,菰正堪烹蟹正肥。
  • 古诗《彭城·去国久为客》 - - 张元凯 - - 去国久为客,思家更属秋。鲛人月中泪,燕子水边楼。绿树帆飞度,青山云乱流。可堪张仲蔚,借住李膺舟。
  • 古诗《登楼·春晚北楼上》 - - 张士元 - - 春晚北楼上,风多忘日暄。见花思酒客,望柳忆柴门。高下城中屋,青黄水上村。谁知飘泊处,犹似触篱藩。
  • 古诗《挽蔡济民联·鄂渚旌旗忽变色》 - - 余地山 - - 鄂渚旌旗忽变色;中原寇盗尚如毛。
  • 古诗《题画松·幽人无俗怀》 - - 胡闰 - - 幽人无俗怀,写此苍龙骨。九天风雨来,飞腾作神物。
  • 古诗《姜尧招登香炉峰绝顶同姜十七廷梧商二徵说》 - - 毛奇龄 - - 秋山崒嵂海日红,浮晖倒映金芙蓉。苍崖负杖招羽客,携我直上香炉峰。枫林黄叶下幽壑,杖底风吹草衣薄。石屋高看洞鸟翻,横梁斜度山花落。秋空望海海色飞,赤城万里烟霏霏。越王台上青烽起,夏后祠前白雁稀。玉函金简探难得,况蹈岖嵚未曾息。北谷空标承露台,南还竟负凌风翼。苍崖四顾意...
  • 古诗《次韵宇文白云山》 - - 洪皓 - - 天际正英英,排云忽上升。苍梧何处出,岱岳自封兴。但见奇峰耸,宁知嘉气凝。秋风殊未起,铁用遽飞腾。
  • 古诗《行塞·阅计行边远》 - - 王廷相 - - 阅计行边远,臣工岂惮烦。 嫖姚临瀚水,博望见河源。 榆塞秋先到,沙场日已昏。 前驱争射猎,飞骑绕平原。
  • 古诗《咏得落花诗·分香人散只空台》 - - 沈周 - - 分香人散只空台,红粉三千首不回。 恶劫信于今日尽,痴心疑有别家开。 节推系树马惊去,工部移舟燕蹴来。 烂熳愁踪何地著,谢承惟有一庭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