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梅庄的诗 > 述怀·一片愁心怯杜鹃原文及翻译赏析

述怀·一片愁心怯杜鹃

朝代:宋代诗人:陈梅庄时间:2023-04-05
一片愁心怯杜鹃,懒妆从任鬓云偏。
怕郎却起阳关意,常掩琵琶第四弦。

诗人陈梅庄资料

述怀·一片愁心怯杜鹃作者陈梅庄

陈梅庄,约活动于南宋庆元至嘉定(1195~1224)年间。江西提点刑狱陈仲微之女。新昌(今属浙江省)县丞胡某之妻。 查看详情>>

陈梅庄古诗词作品: 《游锺山题八功德水庵壁》 《水庵壁·寒骑瘦马度山腰》 《述怀·一寸柔肠万叠萦》 《述怀·一寸柔肠万叠萦》 《述怀·山城忽忽欲昏黄》 《述怀·一片愁心怯杜鹃》 《述怀·一片愁心怯杜鹃》 《游茅山和诸侄》 《述怀·出城忽忽欲昏黄

述怀·一片愁心怯杜鹃原文及翻译赏析

述怀·一片愁心怯杜鹃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蕉园方伯小卷》 - - 张问陶 - - 水如有意终亭蓄,云到无心亦渺茫。海上成连何处觅,一声入破忽潇湘。
  • 古诗《雨后圣秋约至慈仁寺同次德夜集》 - - 龚鼎孳 - - 卜昼长松下,今来又暮钟。酒能呼素月,兴肯负苍龙。林色回虚牖,苔痕入乱蛩。夜凉尘事息,物外一从容。
  • 古诗《酬居甫登后山》 - - 许及之 - - 人老东山隐,春归北斗城。精庐青嶂合,华盖碧云擎。落日不愁晚,半蟾方接明。端能数过访,无惜夜车声。
  • 古诗《送樱桃与范尚书》 - - 张镃 - - 谁将绛蜡千枝泪,镕作骊龙百斛珠。酪碗冰盘非我称,敢烦西子荐陶朱。
  • 古诗《失题·閒行閒坐复閒吟》 - - 田淳 - - 閒行閒坐复閒吟,一片澄然太古心。拾得好诗清似玉,练来虚府静如琴。已将蛇足师陈轸,懒把蝇头爱华歆。必也长磨到如此,退身何更羡云岑。
  • 古诗《自海潮退后旱乾凡两月馀立冬后三日风雨连昼夜身在畎亩忧乐之境与乡邻同率成》 - - 查慎行 - - 大潦之馀重苦旱,入冬一雨沛穷檐。村翁旋报麦芽茁,爨妇先知井味甜。天泽下施方是益,民情取足讵伤廉。瓶罂满贮煎茶水,解渴充饥两莫兼。
  • 古诗《常山峪行宫·绿樾径》 - - 乾隆 - - 塞山秋仲绿犹浓,过雨蹊留白鹿踪。却是今来添别致,几枝红叶出高峰。
  • 古诗《望江南·寄中郎弟白门》 - - 毛莹 - - 秋已半,可惜是池塘。夜雨莲衣都褪粉,晓寒梧井又添黄。况尔在他乡。
  • 古诗《中秋燕集大人命以看字韵赋诗》 - - 罗钦顺 - - 宦海心期欲订难,一时齐奉万年欢。堂高坐待冰轮正,酒酽行分夜气寒。物外高怀原洒落,人间真福是平安。寿星近与南山接,还上层楼仔细看。
  • 古诗《劳山纪游百咏》 - - 黄公渚 - - 瘣木生瘿丑茵肥,岩屏泼翠锁烟霏。眼明四叠龙潭瀑,界破青山匹练飞。
  • 古诗《微宗雪江独棹图》 - - 释宗泐 - - 艮岳秋深百卉腓,沙尘吹满衮龙衣。凄凉五国城边路,得似寒江独棹归。
  • 古诗《元日同诸公集曹舍人宅限韵》 - - 毛奇龄 - - 上日寻良宴,高轩集胜亭。岁筵笼暮霭,天阙聚春星。瓶汎椒花赤,诗题柿叶青。独惭元旦会,未设戴凭经。
  • 古诗《梅岩·进步如升百尺竿》 - - 程梦子 - - 进步如升百尺竿,夕阳尽我此跻攀。梅花落尽雨初歇,犹有馀香染碧山。
  • 古诗《心远·穷居岂予志》 - - 揭傒斯 - - 穷居岂予志,无营得长閒。翳翳三亩宅,顾乐彼南山。灌木何苍苍,云鸟相往还。已绝婴世念,况接仁里欢。但愿黍稌登,春酒恒慰颜。羲和缓其辔,万物悠然安。
  • 古诗《春日陪崔谏议樱桃园宴》 - - 皮日休 - - 万树香飘水麝风,蜡熏花雪尽成红。夜深欢态状不得,醉客图开明月中。
  • 古诗《赠上天竺辩才师》 - - 苏轼 - -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坐令一都会,男女礼白足。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乃知戒律中,妙用谢羁束。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 古诗《十九日甲戌晴己卯晚又雨》 - - 方回 - - 吴郡传犹庶,严滩报可惊。 田中车水出,城上驾船行。 旅屋仍簁漏,穷桅用盎盛。 幸而有雷电,此雨不难晴。
  • 古诗《衢州早行》 - - 陆游 - - 邻鸡已三号,残烛无一寸。 参差发行橐,迢递望前顿。 满靴霜若雪,破面风抵刃。 敢辞行路难,渐喜京邑近。 少年奉朝请,亲见尧授舜。 飘然如脱叶,蹭蹬垂七闰。 风埃暗征袍,岁月集衰鬓。 余生迫归休,周行愧英俊。...
  • 古诗《送殷孝章之咸阳教谕》 - - 秦约 - - 西上长安跋涉劳,三千里外朔风号。 地连渭水秦川近,山接终南泰华高。 故国总消龙虎气,断碑犹打骆驼膏。 一官莫笑儒林选,曾捧琅函觐赭袍。
  • 古诗《寄谢高先辈见寄·诗在混茫前》 - - 齐己 - - 诗在混茫前,难搜到极玄。有时还积思,度岁未终篇。 片月双松际,高楼阔水边。前贤多此得,风味若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