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徐其志的诗 > 苏幕遮·蓦兜来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幕遮·蓦兜来

朝代:清代诗人:徐其志时间:2023-04-06
蓦兜来,难撇去。
相忆分明,相对无言语。
帘际微风花外雨。
眼底深杯,不解心头苦。
说无端,还有据。
何必当初,何在今生遇。
山上蘼芜山下路,镜里遥山,只觉青如缕。

诗人徐其志资料

苏幕遮·蓦兜来作者徐其志

徐其志,字伯宏,号湛人,荆溪(今宜兴)人。候选训导,咸丰十年殉难。有《瑞云词》一卷。 查看详情>>

徐其志古诗词作品: 《暗香·一痕血色》 《苏幕遮·蓦兜来

苏幕遮·蓦兜来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幕遮·蓦兜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胡桂因女史遗像》 - - 郭嵩焘 - - 黄巾扰攘乱初生,猿鹤沙虫泪并倾。德象女师图画在,椒兰芬拂一门清。
  • 古诗《杂诗·越嫫炫罗纨》 - - 魏源 - - 越嫫炫罗纨,捧心颦西市。何曾见者避,竞云西施美。东邻淑如玉,终身不窥里。性情合诗书,动辄无违礼。持此将谁授,幽寂慎终始。春光忽如遗,鶗鴂鸣不已。举世尽登徒,芳情竟何以。瑶池青鸟来,佳期斯可俟。 ...
  • 古诗《题罗江云盖寺》 - - 程公许 - - 处处名山屐齿留,尽忙也合此閒游。重楼高压青螺顶,二水横分白鹭洲。岁月尽饶僧结足,风烟耐与客消愁。红尘岐路重回首,车毂憧憧古益州。
  • 古诗《华山庙·金天庙下西京道》 - - 张籍 - - 金天庙下西京道,巫女纷纷走似烟。手把纸钱迎过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 古诗《述古四章送范瑞卿回越》 - - 岑安卿 - - 陶朱五湖客,相业霸于越。十年思复仇,一举强国灭。扁舟烟水间,千载仰遗烈。子今居是邦,景慕有前辙。试吏固云始,时至亦宏达。
  • 古诗《天长道中作饥来驱我去书院诗》 - - 刘一止 - - 饥来驱我去,去去复何之。西风迎马头,背日霜林披。十年京洛尘,衣弊因改为。岂惟衣日化,面目亦已缁。功名误少小,辛苦道老黧。追惟中自惊,恍声失旦鸡。安得如虚空,万境俱一齐。我心无去来,我马随东西。...
  • 古诗《祝英台近·荷花》 - - 高观国 - -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闲,娇姿黯无语。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 古诗《次王元之武平寺诗》 - - 王冕 - - 官居正与僧居近,乘兴何妨日日来。因向林泉得幽致,竟忘尘世有炎埃。松云隐隐当窗户,花露漙漙下石苔。对景令人重怀古,海天秋尽鹤飞回。
  • 古诗《赠金磬北·白发汤高逸》 - - 屈大均 - - 白发汤高逸,书家亦一人。鸠兹称二篆,虿尾更三真。以我师心拙,多君得法新。归时烦致语,名迹寄来频。
  • 古诗《信口十绝·缚虎断蛟空有意》 - - 李流谦 - - 缚虎断蛟空有意,毁车杀马且偷閒。凭君呼我为居士,一味临流与看山。
  • 古诗《鹧鸪天·仰望苍穹有所思》 - - 杨启宇 - - 仰望苍穹有所思,星星眨眼意何为。可能彩焕辉生处,已是光澌影灭时。来有自,去何之,呵天难解塞胸疑。忘川终古迷茫水,究竟谁知我是谁。
  • 古诗《西园醉归·向晚西园饮乍阑》 - - 张伯玉 - - 向晚西园饮乍阑,山公酩酊上轻鞍。东方千骑随车出,南国佳人夹路看。纵目渐迷山色远,回头犹忆水声寒。归来未放宾游散,更赋新题刻烛观。
  • 古诗《送曹大行子韶奉使入秦因还武冈》 - - 欧大任 - - 三峰削出百盘斜,天井窗中玉女家。我寄归心西岳上,看君仙掌弄莲花。
  • 古诗《送林熙之诗·仁体难明君所疑》 - - 朱熹 - - 仁体难明君所疑,欲求直截转支离。圣言妙缊无穷意,涵泳从容只自知。
  • 古诗《对雪·萦丛著树半潇潇》 - - 宋祁 - - 萦丛著树半潇潇,皓气妍华混泬寥。为倚风流偏解舞,故藏朝晛未成消。玉绳四彻仙峰迥,银界三千佛国遥。向曙纷纷殊未已,九门知有谢庄朝。
  • 古诗《悼昭平夫人季刘·命薄相将叹不辰》 - - 屈大均 - - 命薄相将叹不辰,冰霜食尽碧山贫。赁舂频失侯光侣,磨镜空馀孺子身。姑服未终祥禫日,女行方及摽梅春。平生淑俪难偕老,泪滴糟糠又一人。
  • 古诗《达儭车中·去去荒丘路艰险》 - - 饶宗颐 - - 去去荒丘路艰险,征车朝发晚知还。精蓝如鸽今谁问,独向青林觅黑山。
  • 古诗《咏金竹·百镒先寒一径深》 - - 蒋堂 - - 百镒先寒一径深,潜疑造化铸成林。 贪夫或有凭阑者,不见修篁但见金。
  • 古诗《雨中还家与兄夜话》 - - 童珮 - - 作客归来水满囊,谢家生事转凄凉。 紫荆树树都含雨,青鬓人人半染霜。 异代狭邪逢处少,他乡山水过来忘。 庭前独赖兰荃草,花气虽微较自香。
  • 古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 - 李隆基 - -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