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黄郛的诗 > 挽陈其美联·忆昔日建牙沪渎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陈其美联·忆昔日建牙沪渎

朝代:现代诗人:黄郛时间:2023-04-06
忆昔日建牙沪渎,我非景略,谬许谈兵,际兹大义复伸,方期重赋同雠,永安华夏;
痛今朝撒手尘寰,世无锄麑,竟贼民主,所幸人心未死,誓当灭此朝食,上慰英灵。

诗人黄郛资料

挽陈其美联·忆昔日建牙沪渎作者黄郛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黄郛古诗词作品: 《挽陈其美联·忆昔日建牙沪渎》 《挽陈其美联·忍过岘山碑》 《挽陈其美联·百战吊河山

挽陈其美联·忆昔日建牙沪渎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陈其美联·忆昔日建牙沪渎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论诗绝句·风雨方满城》 - - 赵清瑞 - - 风雨方满城,悲哉秋之气。此句千古传,深感催租吏。
  • 古诗《颂诗·爰敕方国》 - - 洪遵 - - 爰敕方国,礼行于乡。稽经诹律,属民横堂。
  • 古诗《失调名·入到春来转见愁》 - - 无名氏 - - 入到春来转见愁。
  • 古诗《古木群乌示鸿儿》 - - 沈周 - - 群乌小笔聊耳尔,岂足贻谋为儿子。汝今装袭亦自好,汎多题辞大夫士。我家孝悌仍力田,自此相传逾百年。门前大树已合抱,今有此鸟巢其颠。人云乌来不易得,他家岂无树千尺。北平乃见猫相乳,江洲亦闻犬同食。我惭何有于乌乎,我自我兮乌自乌。汝当力行为己事,毋但区区重画图。...
  • 古诗《小梅花·孤灯碧》 - - 庄棫 - - 孤灯碧。孤衾寂。夜乌相伴离人泣。拨鹍弦。拂花笺。说到无人解处倍缠绵。闲情他日犹惆怅。宛转新词深院贶。笔空投。泪暗流。辛苦人间,一赋是登楼。欢宜早。人愁老。放怀休令金尊倒。忒凄其。自迷离。谁料青衫还与草痕齐。一年一度久肠断。眼见流年暗中换。户飞花。月笼纱...
  • 古诗《桃源深处·溪外每闻犬吠》 - - 胤禛 - - 溪外每闻犬吠,林间日听莺声。漫问武陵何处,且来此地移情。
  • 古诗《试放牛山之屁》 - - 张中行 - - 无缘飞异域,有幸住中华。路女多重底,山妻欲戴花。风云归你老,世事管他妈。睡醒寻诗兴,爬墙看日斜。
  • 古诗《杏花天·春夜》 - - 黄绮 - - 夜来花气开桃杏。看帘外轻阴弄影。偶来野鹊惊难定。如此猜疑不应。回廊带短墙院静。锁残月光摇石井。依稀动了深深省。草长池塘露冷。
  • 古诗《感兴·病骨愁寒忆见春》 - - 刘基 - - 病骨愁寒忆见春,及观春色却愁人。转添细草当门径,不惜秾华委路尘。去国杜鹃红泪尽,伤时庾信白头新。风波满地鸬鹚鸟,相趁衔鱼饱一身。
  • 古诗《偈·新缝纸被烘来暖》 - - 释圆 - - 新缝纸被烘来暖,一觉安眠到五更。闻得上方钟鼓动,又添一日在浮生。
  • 古诗《冬日初晴登镇海楼历粤秀诸山同张孟奇计部黄士明太史分赋》 - - 卢龙云 - - 北风猎猎袷衣寒,雨后山川此际看。赋美大夫来倚马,行从古道入呼鸾。登临自喜逢三益,并合何须羡四难。胜赏淹留将竟日,归来已任夕阳残。
  • 古诗《谢侃老送苦笋》 - - 袁说友 - - 箨老泥黄千仞种,个中风味亦佳哉。误人政为甘言诱,爱我从渠苦口来。
  • 古诗《西园·连枝一劈落扶桑》 - - 罗元贞 - - 连枝一劈落扶桑,天海苍茫九塞黄。世事荒唐谁索解,人间冷暖我逢场。今宵始觉蓬山远,异地同怜莞簟凉。试向西园寻旧梦,回塘犹自并鸳鸯。
  • 古诗《题欧阳原功少监家柯敬仲画》 - - 虞集 - - 楚宫朝雨过江潭,燕燕新来试浴蚕。庭下锦衣皆稚子,江南春色是宜男。
  • 古诗《初春书怀·数掩芦藩并水居》 - - 陆游 - - 数掩芦藩并水居,一家全似业樵渔。春寒例谢常来客,老病犹贪未见书。驯雀正缘抛食惯,芳兰肯为碍门锄。药苗满钵无人共,赖有溪僧为破除。
  • 古诗《醉思凡·北来友人劝予出仕,戏书示之》 - - 邓潜 - - 歌筵舞筵。莺喧燕喧。缠头一掷金千。问谁家少年。衾寒枕寒。香残漏残。春风桃李嫣然。撇花枝独眠。
  • 古诗《立春·花柳胚胎午夜风》 - - 方岳 - - 花柳胚胎午夜风,一尊聊与破红封。 醉余安用淄渑口,妙处元无泾渭胸。 纸帐不知寒浩荡,银幡自爱雪蓬松。 小楼认得春来处,晴霭苍茫南北峰。
  • 古诗《疏山·杖藜徐步兴何长》 - - 黎道华 - - 杖藜徐步兴何长,宛宛岚光接水光。 蝉噪荒林桐叶老,风回半野稻花香。 却过萧寺寻僧话,又入松轩卧晚凉。 雨后微云山更好,与君行李未须忙。
  • 古诗《闻密赐·朝闻政府贺捷回》 - - 梅尧臣 - - 朝闻政府贺捷回,夕赐明月五千枚。 巍巍圣皇德所该,庙略付与何有哉。 况未覆穴翦渠魁,宜先战士老与孩。 倾肝沥胆谢不敏,岂可便恃张良才。
  • 古诗《龙池乐章·西京凤邸跃龙泉》 - - 苏颋 - - 西京凤邸跃龙泉,佳气休光镇在天。轩后雾图今已得,秦王水剑昔常传。恩鱼不入昆明钓,瑞鹤长如太液仙。愿侍巡游同旧里,更闻箫鼓济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