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任辚的诗 > 挽郭嵩焘联·稚齿识林宗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郭嵩焘联·稚齿识林宗

朝代:清代诗人:任辚时间:2023-04-06
稚齿识林宗,三十年往事如棋,几更枰局,维公以韩苏伟望,冠冕人伦,想平生抱负殊尤,东粤西欧辉节钺;
忠肝侔杜老,廿二首遗诗在箧,重感沧桑,念我属孔李通家,浮沉幕府,荷先执逾恒奖励,南容北叟愧箕裘。

诗人任辚资料

挽郭嵩焘联·稚齿识林宗作者任辚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任辚古诗词作品: 《挽郭嵩焘联·稚齿识林宗

挽郭嵩焘联·稚齿识林宗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郭嵩焘联·稚齿识林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卖菊翁·秋光未到小篱东》 - - 弘历 - - 秋光未到小篱东,已有街头卖菊翁。满担寒芳霏玉露,一帘清气韵金风。
  • 古诗《阴冻·莫道阴疆冻不开》 - - 黄炎培 - - 莫道阴疆冻不开,无心终见一阳回。闭门忍听干家哭,袖手何曾万念灰?枉欲投鞭平黑水,宁愁抢蔓到黄台。邻翁走告军符急,夜半按床里正来。
  • 古诗《花南研北草堂》 - - 弘历 - - 会心每以花南值,得句还于研北酬。灯右观书新著句,研京者亦知此不。
  • 古诗《寄表丈彭文敬公灵右诗》 - - 江湜 - - 捧公八行书,堕我两行泪。公书湿在纸,我泪湿在地。在纸寄来乾,在地不可寄。泪乎入黄泉,达我哭公意。地下庸鬼多,此哭鬼所忌。
  • 古诗《亡妣忌日·风入寒山万木悲》 - - 吴琏 - - 风入寒山万木悲,年年此日泪沾衣。一生独抱荣褒恨,火上殊恩付阿儿。
  • 古诗《欲往上海访学俭兄而不得其假因赋寄》 - - 卢青山 - - 我有网上友,颇如脱网鱼。渺渺不得见,枨触予中区。枨触勿枨触,枨触一何愚。共此江湖水,相忘即相濡。
  • 古诗《尚书山居·息斋》 - - 方岳 - - 尘途长逐众人忙,不抵斋扉一枕凉。世路巇岖吾倦至,底须辛苦为膏粱。
  • 古诗《再叠前韵答谢盛情》 - - 叶云峰 - - 话到淮阴记旧时,钓鱼台畔留名诗。才人辈出如春笋,妙笔流传等花枝。东野鸣时原有记,南柯寄梦本离奇。和章廿叠情何厚,身沐东风心犹驰。
  • 古诗《春日西兴道中》 - - 张栻 - - 一川晓色鹭分去,两岸烟花莺带来。径欲卜居从钓叟,绿杨缺处竹门开。
  • 古诗《六月三日泛舟》 - - 贝琼 - - 六月三日好天气,清江转柁雨晴初。树头云敛出红日,石脚水生跳白鱼。何处老翁还独钓,可怜游子未安居。野王堆前三女窦,得意唱歌随所如。
  • 古诗《口号四绝送蔡良医孙回桐乡》 - - 曹义 - - 蔡家孙子好丰仪,玉树涵云映碧漪。不独能专卢扁术,又攻楷法学吟诗。
  • 古诗《题文江李允诚杏林精舍》 - - 金幼孜 - - 传家久得轩岐秘,嗣世仍存济物心。门对好山啼鸟静,树藏红雨落花深。清朝洗药过松涧,落日鸣琴坐竹林。我忆沧洲成久别,濯缨何日共幽寻。
  • 古诗《必源以古风见投词意甚远因为赋风吹原上苗勉其殖学待时也》 - - 刘子翚 - - 风吹原上苗,青青入无边。发生赖阳和,秀润滋澄涟。游车走道旁,忽之如浮烟。那知丁黄愁,枵腹望果然。农功日夜急,地产东南偏。飞霜皓盈畴,丰穗垂连颠。盘盂荐新尝,琼糜失辉鲜。物生为世用,岂较成后先。群芳红打围,从渠争春妍。...
  • 古诗《醉后·醉里分明别是天》 - - 王令 - - 醉里分明别是天,最宜沉溺过流年。平时政要全稽古,盛世朝廷不乏贤。但得有生皆自遂,不妨吾属亦陶然。沉湘死屈如何者,却把醒名欲自专。
  • 古诗《答峻伯·书来知汝到》 - - 王世贞 - - 书来知汝到,飞动意难禁。早晚辞天目,栖迟岂众心。青袍论旧少,白发著书深。莫问公车意,君王在上林。
  • 古诗《晓行·一水来不极》 - - 黄文雷 - - 一水来不极,两山青欲连。夜雨瀑初涨,晓云路难缘。此宁有人迹,四顾风竹喧。渡桥复何归,倚崖桃初然。
  • 古诗《怀梁佥宪·画戟青骢柏府尊》 - - 叶春及 - - 画戟青骢柏府尊,致身霄汉自高鶱。途泥愧我惟孤剑,岁月真谁可并论。天地只今长阒寂,酒樽何日共黄昏。东南鸿雁来应少,目断罗浮海上村。
  • 古诗《探春慢·澹日笼花》 - - 奕绘 - - 澹日笼花,微阴酿雨胜他清朗天气。一带春郊,三宫梵宇,试访海棠开未。重九题诗处,又满院娇红放蕊。永和天宝风流,兰亭曲水佳丽。最羡右军高躅,正誓墓归来,丝竹中岁。柳下停车,花间并马,一日俊游须纪。野老殷勤甚,具鸡黍相留牵辔。茅舍疏篱,此中大有真意。 ...
  • 古诗《春树·携手入林去》 - - 成鹫 - - 携手入林去,新莺处处闻。好春正如此,随地得逢君。一色远复远,群芳分不分。独留庭际影,高挂往来云。
  • 古诗《惠山诗·白鹤来何方》 - - 秦松龄 - - 白鹤来何方,草堂多深樾。清唳时一闻,林峦自杳绝。水槛开素书,坐看暮云灭。石磴落红满,山头吐明月。风籁一壑清,道心中夜发。莫使花尽扫,高人有车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