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李义壮的诗 > 望西苑·水晶帘外百花桥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西苑·水晶帘外百花桥

朝代:明代诗人:李义壮时间:2023-04-06
水晶帘外百花桥,太液波寒欲上潮。
篽苑春回丹壑近,禁城云老翠华遥。
琼楼珠阁天俱远,银杏金桃露未消。
归去蓬瀛三万里,月明犹听紫鸾箫。

诗人李义壮资料

望西苑·水晶帘外百花桥作者李义壮

介绍:明广州府南海人,字稚大。嘉靖二年进士。授仁和知县,嘉靖二十六年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被劾罢。有《三洲稿》。明广州府南海人,字稚大。嘉靖二年进士。授仁和知县,嘉靖二十..... 查看详情>>

李义壮古诗词作品: 《天马歌·先皇法古轻时巡》 《望茅山·绛石蒸暮霞》 《早朝·天上鸣鸡迥不闻》 《谒陵道中·西北半明灭》 《游小金山·一灯明灭江心寺》 《集菩提坛示定通上人》 《雨后海珠登眺》 《偶山·沔南太守愚公癖》 《赠别伦侍御右溪王刑部青萝》 《望西苑·水晶帘外百花桥

望西苑·水晶帘外百花桥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西苑·水晶帘外百花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梅影·寒蜂冻蝶谩惊猜》 - - 叶颙 - - 寒蜂冻蝶谩惊猜,积案春风拨不开。霜月满窗诗梦醒,更无一点暗香来。
  • 古诗《恋情深·闰七夕》 - - 高燮 - - 欢会今年三度。被嫦娥妒。妒他乌鹊屡填桥。把人撩。新凉天气似春宵。见惯不相饶。故试郎情深浅。半嗔娇。
  • 古诗《戏题四绝句·鹤自矜》 - - 释智圆 - - 紫府青田任性游,一声清唳万山秋。仙材况有千年寿,鹿犬凡鸡岂合俦。
  • 古诗《次韵前人访旧》 - - 陈著 - - 铁石心肠本自顽,著身无所奈时艰。仙丹难问桃花洞,诗笠聊寻饭颗山。道义岂随天地闭,风埃不放水云閒。相逢休说如今事,回首斜阳古汉关。
  • 古诗《岳阳楼次乡先正黄公度诗韵》 - - 陈兴武 - - 先生杖履此曾游,间气东南望渐收。千古江山留禹迹,四维名教丧神州。谠言在昔关隆替,世象如斯惜化流。太息中原英物尽,更谁收拾待从头。
  • 古诗《无尘自天姥来将返白下》 - - 钱棻 - - 新柳丝丝点落梅,莫愁湖上暮潮回。春光依旧江乡好,还向南朝寺里来。
  • 古诗《偶成·沂水春风弄夕晖》 - - 洪咨夔 - - 沂水春风弄夕晖,舞雩意得咏而归。为何与点狂曾晢,个里须参最上机。
  • 古诗《博山垆·匡床金博山》 - - 王世贞 - - 匡床金博山,上有鹧鸪斑。轻飔约香雾,袅袅上云鬟。
  • 古诗《清波引·为张商铜元事》 - - 黄光 - - 剑光如许。问谁唤项庄起舞。注心阿堵。美人绉眉妩。错刀敢云赠,却为青蚨生妒。幸无分及余香,望铜雀拼飞去。愁怀漫诉。被花恼看似隔雾。片云随雨飏天际,凭汝多财原非福。莫效河间工数。况有浮草闲花,向风飞语。...
  • 古诗《自题讲塾联·武乡侯以管仲乐毅自方》 - - 王育道 - - 武乡侯以管仲乐毅自方,时人莫之许也;文中子得玄龄如晦为友,天下其将安乎。
  • 古诗《有感漫成六绝》 - - 李孙宸 - - 流水门前谁问津,碧桃开落不知春。儿童莫漫惊鸡犬,恐有人疑是避秦。
  • 古诗《读白乐天以心感人人心归乐府句》 - - 张之洞 - - 诚感人心心乃归,君民末世自乖离。岂知人感天方感,泪洒香山讽谕诗。
  • 古诗《山中行·苒苒岩上云》 - - 释智圆 - - 苒苒岩上云,潺潺涧中水。山鸟如唤人,喃喃深林里。
  • 古诗《同林潘二先生登舟》 - - 陈宓 - - 暇日衣襟懒自船,扁舟不系任风缘。人间避暑疑无地,湖上乘凉别有天。鱼静不惊香饵下,花红偏称夕阳边。从今日日须来看,才隔秋风便数年。
  • 古诗《初登太行回望有思》 - - 王世贞 - - 千山立马送斜晖,平楚苍然色渐微。最是东南欲尽处,黏天一点白云飞。
  • 古诗《某人提倡书法写错字为美》 - - 吴未淳 - - 倡言错字美,高论仰名家。许慎真多事,说文应让他。
  • 古诗《松江·帆落帆开两渡头》 - - 杨蟠 - - 帆落帆开两渡头,洞庭木叶扰离愁。 青山带日低平野,白浪随风过别洲。 月静沙寒知雁宿,云深水暖羡鱼游。 画桥隐隐横天汉,人度空中影倒流。
  • 古诗《新种芭蕉·芭蕉移种未多时》 - - 苏辙 - - 芭蕉移种未多时,濯濯芳茎已数围。 毕竟空心何所有,欹倾大叶不胜肥。 萧骚莫雨鸣山乐,狼籍秋霜脱敝衣。 堂上幽人观幻久,逢人指示此身非。
  • 古诗《移居·冉冉岁云暮》 - - 归子慕 - - 冉冉岁云暮,寒风正凄其。 言辞东村宅,去适西村庐。 岂无旧巢恋,欢与吾仲居。 西村况不远,相去一里余。 回瞻竹树间,炊烟出前厨。 吾病四十衰,厌厌日不如。 忧患易反本,戚戚念友于。 安得我叔氏,亦复来于兹。 遥望城中山,引领空嗟咨。...
  • 古诗《筝·蒙恬芳轨设》 - - 李峤 - - 蒙恬芳轨设,游楚妙弹开。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