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戴运寅的诗 > 挽曾纪泽联·文明翊运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曾纪泽联·文明翊运

朝代:清代诗人:戴运寅时间:2023-04-06
文明翊运,武库纾谟,伟望服华夷,象贤将摄三公事;
东泰同瞻,南丰遽杳,仙灵迎沪渎,展敬惟凭一瓣香。

诗人戴运寅资料

挽曾纪泽联·文明翊运作者戴运寅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戴运寅古诗词作品: 《挽曾纪泽联·文明翊运

挽曾纪泽联·文明翊运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曾纪泽联·文明翊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万里清光·平远秋江万里天》 - - 弘历 - - 平远秋江万里天,微波不动月澄鲜。高人舣棹非垂钓,为爱清光未忍眠。
  • 古诗《秋夜饮宋子昭斋作歌》 - - 田雯 - - 公子客位置箕帚,潭潭大腹谈天口。险语惊人蒲牢鸣,新词按谱神珠走。豪气不除狂态作,自午跫来坐至酉。床下篦蠢排石鼎,竹间活火沸茶臼。髣髴米家书画船,荆关董巨无不有。摩挲堤防寒具油,六丁雷电呵鬼守。画理奥窔昔騃昧,闻公子言得八九。宣和堂堂分甲乙,鹅溪隐隐辨好丑。剑南快读放...
  • 古诗《晓登长陵陪祀》 - - 严嵩 - - 绛节霓旌拥圣君,翠崖丹壑上层云。松林日出浮佳气,沙塞霜飞净远氛。瑶草总承恩露重,黄花犹傍御炉芬。幸随天杖观殷祀,不向风歌数汉汾。
  • 古诗《题雪心上人画梅》 - - 胡奎 - - 不见雪心人,铁心花更好。雪心人写铁心花,京路缁尘向谁道。夜深天女散花来,缟衣飞下琼瑶台。铁心如石不可转,雪心如玉浑无埃。
  • 古诗《宫词·侍女争挥玉弹弓》 - - 王圭 - - 侍女争挥玉弹弓,金丸飞入乱花中。一时惊起流莺散,踏落残英满地红。
  • 古诗《崔公子景称竹楼图》 - - 洪亮吉 - - 竹绿参天笋亦抽,偶然竹里有高楼。不知楼上人何处,我欲打窗寻不休。
  • 古诗《花朝·引我红愁却几株》 - - 王季珠 - - 引我红愁却几株,放歌那说不关渠。花奴诗隶供闲遣,福分三生修到无。
  • 古诗《题阙·五胡肉晋室》 - - 王世贞 - - 五胡肉晋室,聪勒独狞凶。王族无完领,万姓一釜中。靳准小竖子,而乃夷聪宗。冉闵差强意,羯血三台红。伊昔新城役,坑秦快六雄。天地诚不仁,代报以无终。
  • 古诗《乙未次普信院与首座惟表谈道》 - - 葛胜仲 - - 蓐食起紫阳,憩寺始亭午。清幽释子居,山影落窗户。楼台互相临,云石粲可睹。阴崖溜清泉,甘美过牛乳。山僧立胜事,争以筠筒股。表公久游方,妙谛明佛祖。虽未众拆床,已见屦满户。相携环翠堂,身觉度飞羽。登临固已往,况乃真吾土。...
  • 古诗《荅程以道·驱马国西门》 - - 杨慎 - - 驱马国西门,整驾城南端。出宿指宾馆,饮饯临河干。中道逢嘉友,谁云行路难。四海皆兄弟,况是平生欢。赠我锦绣段,佩之当衿鞶。上缕胶与漆,下绘芝与兰。芝兰芳不歇,胶漆情无殚。愿为双飞凫,随君千里翰。...
  • 古诗《西湖四时·万顷琉璃蹙翠鳞》 - - 范纯仁 - - 万顷琉璃蹙翠鳞,日迟风暖物华新。千花百草游人路,应谓壶中别有春。
  • 古诗《夫人挽词·娈彼闺房秀》 - - 郭印 - - 娈彼闺房秀,泠然玉雪容。月箫难择对,石窌侈疏封。涵泳诗书习,扶持扇枕供。三荆方擢秀,云壑卧双松。
  • 古诗《次韵李相公偶成》 - - 姚孝锡 - - 帘鸟唤归梦,竹风追夕凉。感时空有泪,却老分无方。流水依山白,孤云带日黄。无人共尊酒,散发卧藜床。
  • 古诗《雨霁过雪湖问疾用前韵》 - - 谢迁 - - 风动疏帘透晓寒,云归远树昼微漫。客舟有约来何晚,病榻无营卧亦安。十里平湖迷望远,一春苦雨赏心难。乍晴更觉青山好,携手登临兴未残。
  • 古诗《咏蛙·和弄月仙郎》 - - 贺双卿 - - 莲叶层开水面楼,暗香生喜便生愁。仙郎为解无情网,夜雨春恩说到秋。
  • 古诗《高阳台·怀女》 - - 许禧身 - - 幻境茫茫,前尘寂寂,连宵梦也无踪。岁转星回,惟听爆竹声中。最难抛却心头事,望仙山缥缈云濛。叹飘蓬。憔悴形容,两耳龙钟。不知何日方归也,盼儿曹鸾辇,早驾长空。膝下承欢,晨昏奉母琼宫。从今可与天同寿,岂恋他世俗尘封。五更风。欹枕思伊,寂寞帘栊。 ...
  • 古诗《题虞帝琴堂》 - - 张鹏翮 - - 尚忆弹琴迹未遐,长悬舜日照晴沙。光摇玉岭千层雪,影落瑶池一夜花。利国曾闻称晋宝,和羹又得共天家。凭栏忽见薰风起,银汉横波映浅霞。
  • 古诗《菩萨蛮·锦儿幽素当时寄》 - - 王陆一 - - 锦儿幽素当时寄。初三下九才嬉戏。何苦护才人。婵娟事未真。玲珑原费泪。谢汝生成慧。缥缈莫愁予。申申詈女媭。
  • 古诗《雨后过鸿园》 - - 伯昏子 - - 岂畏桃蹊浅潦侵,沾唇莹露缀松针。苍云滚滚琼楼出,绣草茵茵污辙深。无计衔冰消内热,已凉坐石醉中心。尘寰举目皆憔悴,安得风声不苦吟。
  • 古诗《史万岁·征南轻仆孔明碑》 - - 徐钧 - - 征南轻仆孔明碑,想见生平暴可知。一死虽因奸计陷,亦由廷辩忿招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