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高凌霨的诗 > 挽张之洞联·十桂论政要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张之洞联·十桂论政要

朝代:清代诗人:高凌霨时间:2023-04-04
十桂论政要,五福治文书,随侍八年,惟见公心血多人数斗;
灵均忧时亡,武乡尽瘁死,远谋百世,知举国歌泣尚在他年。

诗人高凌霨资料

挽张之洞联·十桂论政要作者高凌霨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高凌霨古诗词作品: 《挽张之洞联·十桂论政要

挽张之洞联·十桂论政要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张之洞联·十桂论政要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穷兽奔·有穷者兽》 - - 郑道传 - - 有穷者兽,奔于崄巇。我师覆之,左右离披。或歼或获,或走或匿。死者粉糜,生者褫魄。不崇一朝,廓以清明。奏凯而还,东民以宁。
  • 古诗《谢元戎李密直来访十句》 - - 卓光茂 - - 明君忧阃外,授钺遣雄才。深策海难测,严威山可摧。箭飞纷似雨,剑击迅如雷。扫荡妖氛尽,扶持化日回。元功归带砺,硕辅待盐梅。岂谓高轩贵,亲探陋巷来。紫驼峰出釜,绿蚁酒盈杯。席上绮罗拥,樽前管弦催。千愁割尔散,一笑粲然开。糜粉亦何报,兢惶不自裁。 ...
  • 古诗《秋日自遣遂成长篇》 - - 陈子壮 - - 生长海之滨,所遇无全慧。徒知读父书,颇与闻祖制。洪武庚戌诏,创科草昧际。时务需直陈,简略在文艺。宋解拔时流,造士归纯粹。累叶儒风开,恩数超无二。肃皇典礼兴,考官不称意。剔发自英裁,臣躯甘杖毙。自怜轮囷非,不中万乘器。弱冠遇神祖,得事今皇帝。父也入省垣,分直聊班侍。谏劄传人...
  • 古诗《点绛唇·题卿怜小影》 - - 吴昌绶 - - 两世秋娘,碧城旧曲传钞遍。画师曾见。依约春风面。十斛珠抛,去燕梁泥恋。韶光倦。梦阑美眷。眼冷浮花眩。
  • 古诗《三归台·驱车晚过三归台》 - - 郭之奇 - - 驱车晚过三归台,横山如带云如栽。峛崺陵曲杂荒苔,阒寂碑文隐不釐。高岗望望夕氲来,吊古悠然动徘徊。当年图烈伊谁开,于今村落蔚麰麳。区区齐地富强推,今古曷云难理财。兴言神溯天下才,大夫已逝不复回。犹忆堂阜曾为媒,得君行政何恢恢。并肩召忽亦可哀,知我鲍叔安在哉。...
  • 古诗《雨后独行池上》 - - 查慎行 - - 诛茅斩竹杳无期,废圃频来为此池。我与鹭鸶同照影,白头相对立多时。
  • 古诗《寒泉·照胆寒泓覆有亭》 - - 董嗣杲 - - 照胆寒泓覆有亭,此泉曾入老坡评。八诗最得吟梅苦,一盏能消荐菊清。不拜韬光徵士诏,却传配食水仙名。银床响绝无人汲,墓在孤山木自荣。
  • 古诗《舟泊蕲城下·秋芜埋戍雨》 - - 董嗣杲 - - 秋芜埋戍雨,暮荻卷壕风。禦侮弓刀利,扬威鼓角雄。云连淮树暗,月透汉营空。捩柂资遐眺,兴衰自古同。
  • 古诗《和紫虚丹房·清若冰兮直若弦》 - - 程通 - - 清若冰兮直若弦,行须方正智须圆。寸心向日终殚赤,两鬓成霜不再玄。挟策每怀为世用,遗经还自得家传。材官谁似扬雄者,独步河东赋一篇。
  • 古诗《送张东山年兄参藩江宁》 - - 魏裔介 - - 雪里惊分手,离筵一放歌。吴江枫色冷,燕岫暮云多。诗卷应常寄,松风梦自过。六朝馀胜迹,北眺尽寒波。
  • 古诗《寄谢三井山祷雨》 - - 陈襄 - - 曾祷神龙井,云林杳莽间。蘋蘩朝荐庙,风雨夜离山。百里田畴熟,一年囹圄閒。因循失报谢,石险路难攀。
  • 古诗《钓台·云台貂冕成堆土》 - - 陈宓 - - 云台貂冕成堆土,钓濑羊裘照九秋。认得南柯不回首,清名万古尚溪流。
  • 古诗《寄潘南山·秋风吹散锦溪云》 - - 王守仁 - - 秋风吹散锦溪云,一笑南山雨后新。诗妙尽从言外得,易微谁见画前真?登山脚健何妨老,留客情深不计贫。朱吕月林传故事,他年还许上西邻。
  • 古诗《题画像渡江图》 - - 毛奇龄 - - 水瀫看成线,荷花卷似杯。道人何处见,记得渡江来。
  • 古诗《隆庭竹·斑箨远移湘岸种》 - - 洪适 - - 斑箨远移湘岸种,猫头亦是渭川孙。百金得诺今无恨,千亩封侯不在言。
  • 古诗《邑署独鹤·常赋士衡云》 - - 苏颂 - - 常赋士衡云,兼怀惠连雪。 庭前闻清唳,天外见寒月。 舞爱素琴横,饥思朝露洁。 问尔谁为群,威凤在丹穴。
  • 古诗《压云轩·绝顶地平易》 - - 邵彪 - - 绝顶地平易,轩窗赐怒号。 半空垂象纬,四面涌波涛。 洞僻封苔藓,泉深冷骨毛。 登临欲忘返,城市厌烦劳。
  • 古诗《送何县令赴东莞》 - - 蔡汝楠 - - 何君标格冠衡阳,官应星辰近拜郎。 衣锦暂还湘水曲,腰□言赴粤人乡。 蒌藤接室公庭静,茉莉编篱别院香。 一片冰心向南海,谁知岭表是炎方。
  • 古诗《冬夜·岁月悲游子》 - - 贝琼 - - 岁月悲游子,风尘老腐儒。 兵交连北冀,客隐向东吴。 草白秦皇道,天清陆瑁湖。 昔时游乐处,抚事一长吁。
  • 古诗《远山·少室尽西峰》 - - 皇甫冉 - - 少室尽西峰,鸣皋隐南面。 柴门纵复关,终日窗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