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辜汤生的诗 > 挽张之洞联·邪说诬民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张之洞联·邪说诬民

朝代:清代诗人:辜汤生时间:2023-04-06
邪说诬民,孙卿子劝学崇儒,以保名教;
中原多故,武乡侯鞠躬尽瘁,独矢孤忠。

诗人辜汤生资料

挽张之洞联·邪说诬民作者辜汤生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辜汤生古诗词作品: 《挽张之洞联·邪说诬民

挽张之洞联·邪说诬民原文及翻译赏析

挽张之洞联·邪说诬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盛允康佥宪之河上》 - - 龚鼎孳 - - 风神谡谡长松下,果识维扬有俊人。阁放梅花官似水,帷褰淇竹地初春。鱼龙幸好惊澜息,茭玉应知国计频。往衷宋刘多伟绩,中朝早晚念劳薪。
  • 古诗《尾声·依然还把书斋闭》 - - 汪廷讷 - - 依然还把书斋闭。薄倖归来竟不知我。自有陈平计算奇下。
  • 古诗《芳晖楼·化工消息四时运》 - - 弘历 - - 化工消息四时运,往者屈而来者舒。寄语芳晖迟待可,昌昌无取不留馀。
  • 古诗《恭和圣制朝泛金海诗》 - - 孙承恩 - - 澄湖万顷练平舒,紫荇青蘋错锦蕖。上苑祥光联日下,南山佳气霭晴馀。欣闻凤吹冲林鸟,惊睹龙颜跃渚鱼。大孝允惟怀罔极,小臣何以佐宸娱。
  • 古诗《留守相公祷雨九龙祠应时获澍呈府中同寮》 - - 欧阳修 - - 古木郁沉沉,祠亭相衮临。雷驱山外响,云结日边阴。霢霂来初合,依微势稍深。土膏潜动脉,野气欲成霖。陇上连云色,田间击壤音。明光应奏瑞,黄屋正焦心。帝邑三川美,离宫万瓦森。废沟鸣故苑,红蘤发青林。南亩犹须劝,馀春尚可寻。应容后车客,时作洛生吟。...
  • 古诗《次剑门·昔驱千骑往》 - - 宋祁 - - 昔驱千骑往,今解五鱼还。谁惮老销髀,自怜生入关。春风来迥野,晓斗挂空山。却整康成帢,依然愧腻颜。
  • 古诗《次韵才仲试院梦中书事见寄》 - - 释道潜 - - 朱甍碧瓦碍云浮,共蹑曾梯最上头。一饷阑干变风雨,凛然毛发便惊秋。
  • 古诗《秋雨·雨后秋气早》 - - 梅尧臣 - - 雨后秋气早,凉归室庐清。既摧蚊蝇势,任壮蛩蝉声。石榴坠枝熟,苍藓缘阶生。闭门且高卧,畏向泥涂行。
  • 古诗《山家看花·汪洋巨泽控三吴》 - - 虞堪 - - 汪洋巨泽控三吴,不为黄池入版图。大禹功成遗鼎在,夫差侈极故台无。渊灵尚护龙潜窟,国色才销鹿卧芜。神物在川辉日月,生民终古乐涵煦。
  • 古诗《望龟山·淮上风高寒日西》 - - 张耒 - - 淮上风高寒日西,龟山岭下白云归。游人苦憾日已晚,青山自与云为期。轻舟渔子犯烟去,照水白鸥窥影飞。人间不作逍遥客,老去尘埃空满衣。
  • 古诗《立冬后风雨·冷雨欲成雪》 - - 刘敞 - - 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敝貂宁独恨,四序欲平分。
  • 古诗《山中感兴·桃花何夭夭》 - - 文天祥 - - 桃花何夭夭,杨柳何依依。去年白鸟集,今年黄鹄飞。昔为江上潮,今为山中云。江上潮有声,山中云无情。一年足自念,况复百年长。但存松柏心,天地真茫茫。
  • 古诗《漫曲·闻道张家燕子楼》 - - 徐渭 - - 闻道张家燕子楼,青罗小帽急梳头。花枝谁肯先春老,无奈风吹雨打愁。
  • 古诗《雨中感秋和陈公望宫谕韵》 - - 王弘诲 - - 玉琯凉初应,金壶气转清。轻飙振寥廓,微雨洒檐楹。萧飐变庭翠,响答寒螀声。忽听南归鸿,嗷嗷若为情。元运有代谢,群动递纷更。流光能几何,抚景一长鸣。四十尚无闻,悠悠念吾生。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至理悟玄寂,耽幽葆嘉贞。聊希广成子,世虑澹无营。...
  • 古诗《颂古·晷运推移事若何》 - - 释道枢 - - 晷运推移事若何,丝来线去定譊讹。织成蜀锦千般巧,不出当时一只梭。
  • 古诗《为九十有一岁黎门陈节母寿》 - - 屈大均 - - 六十三年失故雄,吾家寿母亦相同。九旬又得春秋一,百岁长居燕喜中。黄鹄贞良如鲁女,白华芳洁有孙嵩。天怜守义教难老,绀发垂芬入管彤。
  • 古诗《百字令·雨中游湖》 - - 薛时雨 - - 画图流览,爱龙眠描写,楼台重叠。纸上湖山亲领略,转惜画工笔拙。柔橹轻摇,浓阴密酿,有地都佳绝。烟岚如沐,六桥波影遥接。笑我卅载乡园,拳山勺水,到此胸襟阔。绝代果然西子貌,任尔淡妆浓抹。瞑色催人,山灵送客,过眼犹嫌瞥。城闉回首,眉痕添画新月。...
  • 古诗《送鉴座主·纸灯吹灭尚迂回》 - - 释智愚 - - 纸灯吹灭尚迂回,直至如今心未灰。台石藓花将半蚀,不知焚钞复谁来。
  • 古诗《三月二十日闻德音寄李德升席大光新有召命皆》 - - 陈与义 - - 尘隔斗牛三月余,德音再与万方初。 又蒙天地宽今岁,且扫轩窗读我书。 自古安危关政事,随时忧喜到樵渔。 零陵併起扶颠手,九庙无归计莫疏。
  • 古诗《入新安溪》 - - 叶之芳 - - 可怪新安水,舟从石上行。 不风秋暮冷,无月夜深明。 古本何年偃,危湍几处惊。 千寻犹见底,曾数越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