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陈毓瑞的诗 > 晚眦口占·小立眺江干原文及翻译赏析

晚眦口占·小立眺江干

朝代:清代诗人:陈毓瑞时间:2023-04-07
小立眺江干,馀霞散成绮。
蓬背半轮红,争渡声靡已。
世局正蜩螗,在彼不存此。
浩然归兴来,臣心淡于水。

诗人陈毓瑞资料

晚眦口占·小立眺江干作者陈毓瑞

陈毓瑞,字唯生,屡困场屋,大小试均不售,援例以府经历分发直隶,旋捐升知县。工于讯鞫。历充天津地方审判厅民庭庭长,检察厅检察长,江阴地方检察厅检察长。民国四年保免县知事试验审查合格,仍分省直隶。历任..... 查看详情>>

陈毓瑞古诗词作品: 《偶成二绝·儒而曰吏非为俗》 《晚眦口占·小立眺江干》 《咏怀·春色满吾庐》 《勉赋四律·猥荷齐张厕荐贤》 《寄赠契友高乃宣》 《寄感·弥天浩劫扰中原》 《 偶成二绝·塞远风寒山积雪》 《年周花甲勉赋四律》 《咏怀·抱膝长吟气自豪》 《年周花甲勉赋四律

晚眦口占·小立眺江干原文及翻译赏析

晚眦口占·小立眺江干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及门黄杏帘襄阳诗后即次留别原韵》 - - 林则徐 - - 当年银榜重题名,双井词华众更倾。岂竟饥寒困东郭,况饶醇茂逼西京。才宜晚遇休憎命,诗不矜奇善道情。枨触芙蓉江上句,耐人寻味是和平。
  • 古诗《下水船·秋后写望》 - - 吴锡麒 - - 收拾西风去。留了不多红树。画里苍茫,遥认夕阳归路。雁来处。只带微云一片,又化天涯飞雨。蛩无语。冷落青苔暮。还借幽人小步。一桁沽帘,倚来秃柳如舞。田蓑聚。争索垆头醉好,老瓦澌澌凉注。 ...
  • 古诗《秋夜·沉沉秋夜静》 - - 徐瑞 - - 沉沉秋夜静,轻策步中庭。止酒天真澹,烹茶世梦醒。风枝绕惊鹊,露草度流萤。物化犹如此,浮生可得停。
  • 古诗《白泽荷花·故老相传白泽湖》 - - 李大同 - - 故老相传白泽湖,旌阳一濯洁难污。只今尚见荷花在,未识神仙更有无。
  • 古诗《接伴太傅离新馆其兄迓于途》 - - 彭汝砺 - - 使者乘轺至,将军走马迎。侏离何所语,踊跃不胜情。寓目鸿雁泽,伤心杕杜行。天乎非有间,我老独无兄。
  • 古诗《题华严境·游目贝叶书》 - - 韩淲 - - 游目贝叶书,究竟华严境。当年寓名心,观者要深省。
  • 古诗《乙丑三月访子白兄于秦淮桥》 - - 练子宁 - - 五月南风水倒流,秦淮桥下问扁舟。穿花燕子羽毛湿,隔水人家门巷幽。心忆庭闱瞻楚树,身陪冠冕侍瀛洲。吾兄归去如相问,衣綵终期慰白头。
  • 古诗《壁暾山居·日高卧稳不开门》 - - 贺一弘 - - 日高卧稳不开门,时向花前笑弄孙。懒出自缘人事简,何曾里面草玄言。
  • 古诗《周镐送白菊乞诗》 - - 陈献章 - - 白菊偏宜素发,青山只对苍颜。咽罢秋香满腹,风吹不到长安。
  • 古诗《次韵南山送蜜》 - - 陈献章 - - 处处山花好蜜房,絪缊岩壑为谁香。相思道远无由寄,此味年来只独尝。
  • 古诗《中峰·凌高蹋危峰》 - - 范成大 - - 凌高蹋危峰,斗下頫幽谷。仙英馥椒兰,嘉荫矗旄纛。空翠元不雨,泄云自膏沐。暑绤森有棱,瘁肌凄欲粟。白崖如负依,金界奠苍麓。众峰拱二八,娟妙绕重屋。真人与尊者,幽居接松竹。呼之傥肯应,留我试餐玉。...
  • 古诗《承邑侯黄龙坡请乡饮使来诗以辞之》 - - 张天赋 - - 白发潇潇两鬓皤,南山北山枳棘多。等閒欲梦不成梦,快活要歌才放歌。世道看来今若此,人情复望更如何。玉函盥手焚香诵,报答君侯别网罗。
  • 古诗《送天台僧雪中入杭》 - - 叶颙 - - 杖策路迢迢,经年别石桥。厌听方广磬,去看浙江潮。雪透麻鞋冷,云和布衲挑。旧时清隐地,月落故山遥。
  • 古诗《莲华峰·绝顶高峰上》 - - 释元肇 - - 绝顶高峰上,如何下手栽。崔嵬出云际,菡萏向天开。大寂身千劫,浮图雪一桅。横担楖栗去,曾有几人来。
  • 古诗《渔父·花姑溪上鹭鸶滩》 - - 周紫芝 - - 花姑溪上鹭鸶滩。辜负渔竿二十年。无可载,不抛官。携取全家去不难。
  • 古诗《品令·渐素景》 - - 欧阳修 - - 渐素景。金风劲。早是凄凉孤冷。那堪闻蛩吟穿金井。唤愁绪难整。 懊恼人人薄倖。负云期雨信。终日望伊来,无凭准。闷损我也不定。
  • 古诗《次韵沈史君怀冈梅花》 - - 楼钥 - - 玉人迥立山谷里,不有使君谁与怜。 毋庸高牙煞风景,为著佳句增孤妍。 寒溪照影谩千树,横笛吹残又一年。 传闻年后更多在,便思跃马趋平川。
  • 古诗《寄怀·猛虎倚山号》 - - 黄庭坚 - - 猛虎倚山号,强梁不敢前。 失身槛穽间,摇尾乞人怜。 男子要身在,万金自保全。 云黄雉兔伏,霜鹘莫空拳。
  • 古诗《栖真洞·何年采真游》 - - 邓牧 - - 何年采真游,遗此栖遁迹。 流泉金石奏,伏鼠霜雪色。 浮世几兴亡,残棋耿苔石。
  • 古诗《古树·古树欹斜临古道》 - - 徐凝 - - 古树欹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 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