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朝诗人 > 刘勰的诗 > 文心雕龙·名句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心雕龙·名句

朝代:南北朝诗人:刘勰时间:2023-04-08
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鉴悬日月,辞富山海。百龄影徂,千载心在。
义典则弘,文约为美。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将赡才力,务在博见
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
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义显。
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
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此已然之验也。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侯,则披文而见时。
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
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
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善附者异旨如肝胆,拙会者同音如胡越。
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
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
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
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箴者,针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
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
三极彝训,训深稽古。致化归一,分教斯五。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矣。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
精理为文,秀气成采。
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学业在勤
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
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陶铸性情,功在上哲。
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
情深而不诡
不有屈原,岂见离骚。
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
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
字删而意缺,则短乏而非核;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赡。
立诚在肃,修辞必甘。
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
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
民生而志,咏歌所含。
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
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道心惟微,神理设教。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
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
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
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
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
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攡文也必简而深
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也。
民各有心,勿壅惟口。
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
主佐合德,文采必霸
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建言修辞,鲜克宗经。
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

诗人刘勰资料

文心雕龙·名句作者刘勰

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祖籍山东莒县东莞镇大沈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刘勰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 查看详情>>

刘勰古诗词作品: 《文心雕龙·名句

文心雕龙·名句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心雕龙·名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再题林逋诗帖卷四叠前韵》 - - 弘历 - - 不到西湖十五载,物景民情在心曲。重来情景未殊前,祗觉鬓霜异前绿。乘閒试步孤山阴,一泓碧水浸群玉。其间知有处士坟,无神道碑已绝俗。依然梅树护墓门,千秋地下安漆烛。乐饥乐道趣有馀,廿年城市不及足。向题三诗和苏韵,真迹不厌韩画肉。继得二札仍叠吟,更识沈作先我录。携来卷册相...
  • 古诗《浣溪沙·题友人《邗江送别图》》 - - 顾翰 - - 咽断银箫倍黯然。二分明月几时圆。眉楼昨夜有啼鹃。芳草如烟迷别浦,柳丝似梦淡斜川。春风回首渡江船。
  • 古诗《感秋·今年深入山》 - - 项炯 - - 今年深入山,逝将同木石。时读古人书,抚髀成感激。颜生虽陋巷,易地亦禹稷。彬彬韶辂冕,损益文与质。杜陵安知此,妄语同盗蹠。哀哉畴我晤,长林月如漆。
  • 古诗《罗汉行道峰·碧眼禅师锡振空》 - - 陈岩 - - 碧眼禅师锡振空,石头无路不相通。俯看尘世三千界,总在空花起灭中。
  • 古诗《夜读五公楚东酬唱辄书其后呈龟龄》 - - 张孝祥 - - 同是清都紫府仙,帝教弹压楚山川。星躔错落珠连纬,岳镇岧峣柱倚天。宫羽在县金奏合,骅骝参队宝花鲜。平生我亦诗成癖,却悔来迟不与编。
  • 古诗《句·白草沙场多雁户》 - - 晏殊 - - 白草沙场多雁户,黄榆关迥绝狼烟。
  • 古诗《癸未除夜·岁月如流又一年》 - - 吴与弼 - - 岁月如流又一年,长更念旧转悽然。老怀欲共何人写,吟对灯花未忍眠。
  • 古诗《橄榄·半青来子味难誇》 - - 郝经 - - 半青来子味难誇,宜著山僧点蜡茶。若是党家金帐底,只将金橘送流霞。
  • 古诗《望庐山·看山宜雪后》 - - 王士禛 - - 看山宜雪后,五老况相要。绝顶霾云雾,诸峰出泬㵳。阴阳殊向背,吴楚接风潮。急瀑来三峡,名僧问六朝。客程兼水石,行色借渔樵。磨衲堪终老,彭城枉赐貂。
  • 古诗《不寐书怀·夜冷镫难亮》 - - 李其永 - - 夜冷镫难亮,抛书理敝裀。欲将前史阙,梦与古人论。旷感无千载,浮生等一尘。鸡鸣频喔喔,不寐转伤神。
  • 古诗《南园新舟成呈同游诸友》 - - 陈宓 - - 暑汗俄沾背,山云已半腰。雷轰舟不动,电划岸将摇。历乱笑谭杂,空蒙只尺遥。浓阴难蔽月,清兴得中宵。
  • 古诗《梅涧·地僻沙寒水更清》 - - 李东阳 - - 地僻沙寒水更清,老梅偏向涧边横。风吹落瓣仍低陨,石压傍枝却倒生。野鹤对人轻欲舞,蹇驴冲雪瘦能行。山翁只在山中老,看尽春光不入城。
  • 古诗《句·好斩佞人头上血》 - - 李师中 - - 好斩佞人头上血,来充行客酒中杯。
  • 古诗《咏庭中西府海棠》 - - 吴正志 - - 雨霁群蜂罢午衙,婆娑嘉树斗芳华。分来海上仙家种,散出空中天女花。旭日半舒西蜀锦,轻云遥映赤城霞。移灯照处人如玉,灿灿馀辉射碧纱。
  • 古诗《贫居自述·有味箪瓢无点忧》 - - 李孔修 - - 有味箪瓢无点忧,此心乐道足优游。不愁囊罄常羞涩,只怕壶空没处求。门静雀罗苔草滑,庭空蛛网茧丝抽。清贫如此真堪笑,敢说苍生困我不。
  • 古诗《鼓笛令·听扩音机播送歌乐》 - - 汪东 - - 鼓声迸处弦声逗。小屋中雨狂风骤。蹈厉民兴言自旧。几亿众志干星斗。往往俗移风厚。在声音感人深透。欲赋新篇翻缩手。怕绮思驱除仍有。
  • 古诗《翠岩亭题石》 - - 王弘诲 - - 羊群谁辨初平是,虎伏从知李广非。最是功成看济北,留侯应伴赤松归。
  • 古诗《清平乐·水天清话》 - - 项鸿祚 - -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 古诗《感事赠周醅仲并忆湘人》 - - 陈璟章 - - 未卜天公意,斯人久折磨。有家谁可寄,无地放狂歌。关塞凝残月,潇湘咽去波。两年书始达,伸纸涕滂沱。
  • 古诗《癸丑七夕》 - - 陆游 - - 风露中庭十丈宽,天河仰视白漫漫。 难寻仙客乘槎路,且伴吾儿乞巧盘。 秋早时闻桐叶坠,夜凉已怯紵衣单。 民无余力年多恶,退士私忧实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