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侯氏的诗 > 闻雁·何处惊飞起原文及翻译赏析

闻雁·何处惊飞起

朝代:唐代诗人:侯氏时间:2023-04-05
何处惊飞起,雍雍过草堂。
早是愁无寐,忽闻意转伤。
良人沙塞外,羁妾守空房。
欲寄回文信,谁能付汝将。

诗人侯氏资料

闻雁·何处惊飞起作者侯氏

生平不详。边将张揆(一作睽)妻。武宗会昌中,张揆防边10余年未归,侯氏遂绣回文作龟形诗诣阙以献。武宗览诗,敕揆还乡,又赐侯氏绢300匹。事见《唐诗纪事》卷七八。《全唐诗》存诗1..... 查看详情>>

侯氏古诗词作品: 《绣龟形诗·暌离已是十秋强》 《闻雁·何处惊飞起

闻雁·何处惊飞起原文及翻译赏析

闻雁·何处惊飞起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悼郑文贞公·落落材名动搢绅》 - - 郑枢 - - 落落材名动搢绅,温温谈笑已前身。诵言每觉撑肠雪,念德徒伤有脚春。汗漫相期九陔远,凄凉唯见一阡新。鄙夫岂是无从涕,少向东床意最亲。
  • 古诗《闺情·远戍来何期》 - - 郑汝美 - - 远戍来何期,对人休自诉。早晚有佳音,鹊噪门前树。
  • 古诗《风流子·杨花》 - - 庄棫 - - 柳绵飘不定,东风起吹送到天涯。看著地旋飞,沾衣还起,浓春难觉,芳思都赊。梦何在,飞花迷巷陌,新绿上窗纱。一树密阴,回头犹恋,半池新涨,临水谁家。分携愁难撇,为谁贴贴点,共委泥沙。空向短长亭畔,披拂香车。任无心宛转,偏劳人顾,有时渍涴,先被尘遮。休语翠楼夫婿,啼损栖鸦。...
  • 古诗《宿渐岭·俛仰浮生一转蓬》 - - 吴与弼 - - 俛仰浮生一转蓬,不眠兴绪月明中。茫茫尽是迷途辙,碌碌何时得反躬。
  • 古诗《愁·愁与诗相似》 - - 徐照 - - 愁与诗相似,能令须发新。意清尘不没,道直事多屯。水石惟宜夏,田桑独致贫。不除闲懒性,前世必僧身。
  • 古诗《与徐德望写扇上》 - - 张羽 - - 南州高士忽相见,求我为画白团扇。戏拈秃笔扫云山,顷刻终南眼中见。昨夜西风起天末,坐使清凉夺炎热。劝君此扇莫弃捐,不用留取待明年。
  • 古诗《倦寻芳·陈以可招赏花不赴》 - - 文徵明 - - 暄风泛午,迟日酣春,万锦新濯。传乐亭东,记得向来曾约。正是春明堪醉也,等閒愁病刚蹉却。漫多情,忆旧倚阑干,此时萧索。空自有怜春思致,赋玉才情,无处堪著。怎及东君,时自对花吟酌。檀板风流犹在念,锦堂佳丽还留诺。待迟迟,却又怕,雨狂风恶。...
  • 古诗《紫骝马效杨伯谦》 - - 梁寅 - - 紫骝马,黄金鞭。春风十里杏花发,髯奴鞲马琼楼前。楼中美人坐叹息,飞尘一带出南陌。南陌行人如水流,怕郎骑马好远游。
  • 古诗《戏作冷语·万山云雪阴霾空》 - - 曾纡 - - 万山云雪阴霾空,千林雾凇水摇风。冻河彻底连三冬,嘉平晓猎崤函中。十二律吕相与宫,安得此候疏烦胸。
  • 古诗《返岭南·汉垒悬高柳》 - - 屈大均 - - 汉垒悬高柳,胡门控太行。三年愁出塞,万里梦还乡。马陷浑河雪,裘沾白草霜。无才营菽水,萧杀一行装。
  • 古诗《句·岘首习池屡能到》 - - 刘攽 - - 岘首习池屡能到,大堤花艳一番新。
  • 古诗《留赠王沙县·先臣典礼日》 - - 朱彝尊 - - 先臣典礼日,相国去官初。各建留侯策,同传贾傅书。听歌增忼忾,话旧各欷歔。俯仰悲身世,相看计尽疏。
  • 古诗《游山诗·终日尘劳駷辔还》 - - 刘攽 - - 终日尘劳駷辔还,乍临清济看群山。飞来独鹤应知倦,过去长云本自閒。开国东西誇十二,待贤季孟哂中间。吟君诗句心萧散,旧观神明觉顿还。
  • 古诗《垂丝钓·瓶桃花落结子,娇俊可爱。歌以赏之》 - - 陈洵 - - 梦仙路杳。壶天初养娇小。旋洗露花,金井清晓。腰细袅。想为春瘦了。枝头巧。换东风旧笑。艳辰回首,花笺无限情调。比花又老。何况人年少。一点关怀抱。樱素好。看有谁解道。
  • 古诗《贻离患上人》 - - 陈子升 - - 市边为客忽经时,愁极偏能自放眉。催换夏衣弹吉贝,待炊朝饭数蹲鸱。人情冷暖逢方觉,物价低昂听不知。欲访西郊旧禅侣,共看圆月浸秋池。
  • 古诗《伯冶得子名之曰阿机纪其生时空军正飞翔天际也赋寄》 - - 梁鸿志 - - 书来知举子,闻以阿机名。官事桔槔急,诗情鸥鹭盟。相期作飞将,即此试啼声。养勇君何畏,兴亡视后生。
  • 古诗《猿·挂石攀云日半斜》 - - 陈允平 - - 挂石攀云日半斜,乱山深处饱烟霞。 香林月满僧归去,啼落春风几树花。
  • 古诗《和九日尧章送菊》 - - 王炎 - - 花品若将人品较,此花风味似吾儒。 秋英餐罢含清思,曾有离骚续笔无。
  • 古诗《次韵徐监岳·湖间波声环佩音》 - - 陈造 - - 湖间波声环佩音,湖上游子纷如林。 坐窗日梦旧游处,屯云重务专积阴。 凄风剥香梅坞滑,轻烟暝翠松行深。 画船载酒年少事,老不耐闲犹此心。
  • 古诗《占巾子·近来好裹束》 - - 叶简 - - 近来好裹束,各自竞尖新。 称无二三两,因何号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