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吴沄的诗 > 小秦王·蔷薇原文及翻译赏析

小秦王·蔷薇

朝代:清代诗人:吴沄时间:2023-04-05
粉墙高处遍蔷薇,烂漫红英映夕晖。
月下朦胧疑覆锦,赚郎收拾刺郎衣。

诗人吴沄资料

小秦王·蔷薇作者吴沄

字玉佃,宜兴人。 查看详情>>

吴沄古诗词作品: 《小秦王·蔷薇》 《临江仙·腊梅

小秦王·蔷薇原文及翻译赏析

小秦王·蔷薇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过西墅故人家》 - - 张适 - - 渡水复穿林,幽居石径深。风生花屿暖,云护竹房阴。压酒常年计,逃名物外心。琴樽终日燕,箫散豁冲襟。
  • 古诗《己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赋》 - - 虞集 - - 漫空飞絮散轻绵,所异寒威欲折弦。县令温存僵卧叟,词人解颂太平年。剪云为叶烦相寄,种玉成田不受怜。丹鼎温温千岁熟,乐天事业在知天。
  • 古诗《咏道中所见草木》 - - 钱大昕 - - 樗木生不材,匠石弃弗视。栽之官路旁,葱蔚亦可喜。云何冒椿名,附会罔知耻。枝叶偶相若,臭味讵能似。人言樗易长,舍彼宁取此。嗟哉逐臭夫,亟去洗我耳。
  • 古诗《寒食雨·监官州牧趣修围》 - - 仇远 - - 监官州牧趣修围,里正喧呼急报饥。店舍无烟鸡犬静,山村桃李已空枝。
  • 古诗《汉江舟夜·露宿风餐两月馀》 - - 查慎行 - - 露宿风餐两月馀,入秋怀抱少应摅。浓阴隔浦初疑雾,晚食投竿果得鱼。夏口帆来飞鸟外,洞庭木落早凉初。楚天微雨潇潇夜,渔火分光到检书。
  • 古诗《白石渡·饭牛山之南》 - - 戴亨 - - 饭牛山之南,垂钓山之北。行者莫问津,前途不相识。
  • 古诗《偈颂·八月十五》 - - 释师范 - - 八月十五,月圆当户。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取个眼兮耳必聋,舍个耳兮目必瞽。君不见老长沙弄爪牙,一踏踏倒小释迦。将谓是个老大虫,元来却是一只虎。
  • 古诗《咏椅桐诗·亭亭椅桐》 - - 伏系之 - - 亭亭椅桐,郁兹庭圃。翠微疏风,绿柯荫宇。
  • 古诗《玉楼春·闺情》 - - 孙瑶英 - - 氤氲绿篆浮香鸭。睡起午窗开镜匣。纤纤素手整云鬟,银粉淡消红映颊。双峰锁翠眉愁压。拈得金针还倒捻。东风肠断少人知,慵看花间飞蛱蝶。
  • 古诗《平壤怀古·朝鲜有国营州外》 - - 祁顺 - - 朝鲜有国营州外,箕子封来经几代。就中平壤是雄都,昔时形胜今犹在。冈峦迂郁田野平,楼台雉堞空中横。秦初远作辽东徼,汉末新传王俭城。何年并入扶馀裔,复见丸都迁此地。沃沮濊貊纷来归,渺渺东西六千里。隋兵三举空扰攘,可堪秘记符唐皇。全山得捷薛仁贵,浿水成功苏定方。振衰继绝不...
  • 古诗《丁趾祥招游盛泽木兰洲公园》 - - 金天羽 - - 轻烟浓黛写山河,圆照堂前淑景多。迟日烘成花港热,好风吹长柳堤波。十瓻良酝初开瓮,百里征軿学注坡。恨不稍留看月上,水乡到处送渔歌。
  • 古诗《寄汤伯纪侍郎》 - - 刘克庄 - - 仗下鸣曾惊众听,省中语不愿人传。骚留屈子芳菲在,史视胡公粪土然。士到后凋方见节,世除勇退别无仙。遥知洛下诸君子,应笑侬诗老放颠。
  • 古诗《一剪梅·春雨》 - - 蔡淑萍 - - 非雾非烟拂地轻,水愈盈盈,山愈青青。小窗潜叩梦魂惊,竹上声声,檐上声声。滴向心头点点清,绿了诗情,润了鸥盟。明朝最爱万山晴,桃也争荣,杏也争荣。
  • 古诗《洞房曲·洞房香吐合昏花》 - - 高启 - - 洞房香吐合昏花,月转勾阑啼乳鸦。今宵有酒留君醉,不信娼家胜妾家。
  • 古诗《三十生日都门自述》 - - 陈沆 - - 上帝虮虱臣,降生人间世。流光不知省,一瞬三十岁。梦月是何祥,前生了不记。入塾才五龄,聪明过群季。读书通七观,受诗解六义。同学二三子,惊我头角异。衣食销壮心,蹉跎失幼慧。堕落文字中,常惧天所弃。...
  • 古诗《金缕曲·金缕何曾惜》 - - 喻蘅 - - 金缕何曾惜。忆匆匆鱼龙变幻,芳华瞬息。乍见惊鸿在楚水,景范堂前一瞥。看剪剪秋波盈睫。飞荡秋千芳草地,听隔墙娇语声如滴。瓠犀启,明眸活。重逢已入黉宫籍。立东廊风姿婀娜,肌肤乌黑。道是兼旬入细柳,演阵骄阳火炽。曾不料炎氛致疾。从此玉溪生彩翼,藉诗文宛转通心曲。终不负,蓝...
  • 古诗《落寞》 - - 梦冉 - - 几经盘旋黄昏还是飞成鸟形剪影在 日落时纷纷落雪的街落寞不是行人的步伐群居的疲惫 以及冷落的呼吸只悄悄地歇下象一只飞鸽自然收了羽傍晚的雪象花一样谢明明暗暗没入水
  • 古诗《次韵和文潜休日不出》 - - 孔武仲 - - 文潜真可人,壮岁有老心。 尘境暂来寄,天机元自深。 鸾凤翥赤灵,亦有鹤在林。 冲天期一飞,载骤谢骎飨。
  • 古诗《送僧往台岳》 - - 朱庆馀 - - 五城初罢讲,海上忆闲行。触雪麻衣静,登山竹锡轻。 天寒岳寺出,日晚岛泉清。坐与幽期遇,何人识此情。
  • 古诗《宫中乐·奇树留寒翠》 - - 张仲素 - - 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 黄山一夜雪,渭水泻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