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朱良机的诗 > 峡山寺·野寺春回积雪消原文及翻译赏析

峡山寺·野寺春回积雪消

朝代:明代诗人:朱良机时间:2023-04-07
野寺春回积雪消,半晴天气漫停桡。
映阶碧草香犹湿,照眼榴花暖自娇。
客计祇凭孤剑在,帝京北望此心遥。
美人有约沧洲外,拟抱阳春和玉箫。

诗人朱良机资料

峡山寺·野寺春回积雪消作者朱良机

朱良机,清远人。事见清康熙《禺峡山志》卷三。 查看详情>>

朱良机古诗词作品: 《峡山寺·野寺春回积雪消

峡山寺·野寺春回积雪消原文及翻译赏析

峡山寺·野寺春回积雪消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所示诗韵·从他谤亦任他欺》 - - 元天锡 - - 从他谤亦任他欺,把火烧天却是痴。远耻良谋难自办,夜深危坐万般思。
  • 古诗《傍妆台·傍妆楼》 - - 汤显祖 - - 傍妆楼。日高花榭懒梳头。咱不曾经春透。早则是被春愁。晕的个脸儿烘。哈的个眉儿皱。鸣鸠乳燕。青春正幽。游丝落絮。东风正柔。这些时做不得悔教夫婿觅封侯。
  • 古诗《村行·村行问农夫》 - - 乾隆 - - 村行问农夫,一称雨四指。少行更问一,曰润三寸耳。彻夜疏复密,廉纤实未止。晓来登长途,已作泥泞矣。少言足五寸,农言胡乃尔。莫知苗之硕,谚语洵至理。
  • 古诗《句·行到寺中寺》 - - 释重喜 - - 行到寺中寺,坐观山外山。
  • 古诗《习静·双闼晓来辟》 - - 陶安 - - 双闼晓来辟,一天秋气清。雨溪分砚水,风木厌瓢声。习静调冲气,耽书老此生。上官询近候,片语对真情。
  • 古诗《杂感·释妄》 - - 马一浮 - - 勿计名绳遂忽麻,况于绳上更生蛇。傍鏊求饼多忘面,对境迷头莫认他。
  • 古诗《春游邙山佛堂》 - - 温如璋 - - 车临丹壑疑无路,树拥苍崖忽有门。径竹绕来僧磬响,洞云穿出佛堂存。日移桧影侵棋局,风引花香到酒尊。醉后谈空坐岩顶,俯看满院白云屯。
  • 古诗《洪山四咏·出郭聊为一日閒》 - - 陈大章 - - 出郭聊为一日閒,禅宫高倚翠微间。涛声遥撼三江口,岚气平开八分山。古殿龙蛇昏白昼,中田雀鼠走颓阛。晚来更蹑浮图顶,咫尺青霄路可攀。
  • 古诗《坐圣几秋声馆作》 - - 厉鹗 - - 吴水抽帆乍到来,梧桐高馆共迟回。屋头大叶自吟雨,衣上绿阴如染苔。五柳先生虽寂寞,双楠居士不尘埃。明朝知有书船至,珍重荆扉手为开。
  • 古诗《五怀诗·王佐》 - - 欧大任 - - 河东有寓公,王生仲翔伍。洞鉴蕴九玄,深心托千古。辞笏拜夕年,县车抗风侣。黼黻属兴运,一时穆修矩。隐璞纵靡雕,自不沦幽土。
  • 古诗《夜梦与罗子和论药名诗》 - - 朱翌 - - 钻破故纸我拙计,该贯众史子得意。签排百部象齿悬,陟釐万张蝇头字。分甘遂如百两金,作苦耽成五车记。地锦天花出妙机,琼田水英生爽气。诗成欲度甫白前,冠弹请继王阳起。天门冬夏鸢尾翔,香芸台阁龙骨蜕。任真朱子老无用,得时罗君政如此。今宵月白及风清,想君不作呼卢会。泉石膏肓肯...
  • 古诗《大雨两昼夜僮屋尽仆惟轩前新竹绰有生意得二十八字以为口号》 - - 许有壬 - - 一夜银河泻欲乾,桑田几似海漫漫。岸颓墙仆吾无憾,栽活苍筤数百竿。
  • 古诗《戏赠郑溧阳·陶令日日醉》 - - 李白 - -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 古诗《内阁二瓷缸乃宪庙所赐种莲者三年不开已今年盛开因赋纪事》 - - 徐溥 - - 太液池头一种分,香风乍起隔帘闻。清留叶上团团露,红动波间冉冉云。道眼濂溪曾入咏,仙姿姑射易成醺。年来定有如船藕,莫问当时太乙君。
  • 古诗《幽怀·秋后无多日》 - - 冯山 - - 秋后无多日,山中已倍寒。虫声闻壁脚,雾气出林端。农事黄时毕,天形碧处宽。骚人方适意,白露团幽兰。
  • 古诗《万里春·绿湘帘底》 - - 汪石青 - - 绿湘帘底。正月娇花媚。拈花枝背地撩人,这憨情敢你。回首珠光碎。促狭事果然是你。笑冤家你作么生,悔轻轻放你。
  • 古诗《生辰·已闻鼙鼓静边陲》 - - 仲并 - - 已闻鼙鼓静边陲,初见丝纶宠帝师。寰宇一新周礼乐,广庭重用汉威仪。江南江北无他事,春后春前更此时。举盏上公千岁寿,赓歌永赞舜无为。
  • 古诗《谢朱促玉·夫子知名浙水西》 - - 刘宰 - - 夫子知名浙水西,妙年奥学洞几微。 一官薄领身如寄,万里云霄步若飞。 诗苦何妨同杜老,说难终不羡韩非。 拟酬白雪阳春句,愿借天孙织女机。
  • 古诗《陶山遇雪觉林迁庵主见招不果往》 - - 陆游 - - 山中大雪二尺强,道边虎迹如碗大; 衰翁畏虎复畏寒,招唤不来公勿怪。 梨花开时好风日,走马寻公作寒食。 不须沽酒饮陶潜,箭笋蕨芽如蜜甜。
  • 古诗《子羽金陵寄红桥诗·一襟离恨怨魂消》 - - 张红桥 - - 一襟离恨怨魂消,闲却鸣鸾白玉箫。 燕子不来春事晚,数株杨柳暗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