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张希孟的诗 > 惜鹤·图鹤原文及翻译赏析

惜鹤·图鹤

朝代:元代诗人:张希孟时间:2023-04-05
百计无从见,明窗吮笔图。
研朱漆霞顶,屑玉抹云襦。
野状难非似,山居亦胜无。
却愁风露夜,拔宅上天衢。

诗人张希孟资料

惜鹤·图鹤作者张希孟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张希孟古诗词作品: 《惜鹤·图鹤》 《惜鹤·医鹤》 《惜鹤·友鹤》 《惜鹤·梦鹤》 《惜鹤·瘗鹤》 《惜鹤·招鹤》 《过长白山范文正公书堂

惜鹤·图鹤原文及翻译赏析

惜鹤·图鹤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夫容岭·行过夫容岭》 - - 袁枚 - - 行过夫容岭,峰峰耸碧霄。海鲜争入市,山顶尽栽苗。草色妒新柳,溪声学小潮。炮台虽远列,圣世久烟消。
  • 古诗《劝孝歌·姑娘后生听我言》 - - 无名氏 - - 姑娘后生听我言,孝敬父母最为先。生老病逝是自然,父母终会步老年。满头青丝成白发,挺拔腰杆也变弯。耳背眼花语不清,举止迟缓步蹒跚。含着食物嚼不烂,瞅着饭碗不能端。父母到了那一天,你们千万不要嫌。耳背讲话凑跟前,眼花视物往前搬。烹制菜肴要可口,夹起饭菜送嘴边。坐卧站立你...
  • 古诗《忆江南·寒月迥》 - - 王夫之 - - 寒月迥,风袭读书帷。砚滴摇光分碎玉,镫花随影落琼芝。历历记当时。人已老,不分冷风雌。吊古自垂珠蚌泪,问天欲伐桂香枝。清气荡冰凘。
  • 古诗《玉楼春·夜梦素蕖泣而醒复于故纸中得其旧简不能无词。癸酉七月十七日》 - - 谢觐虞 - - 罗衾不耐秋风起。夜夜芙蓉江上悴。苦鸠飘忽梦中云,赚取殷勤衣上泪。起来检点珍珠字。月在墙头烟在纸。当年离别各魂销,今日销魂成独自。
  • 古诗《和百苦吟·至日》 - - 王龙光 - - 阳九艰逢网未开,到今候转一葭灰。循环有序春将至,遥想家山梦几回。
  • 古诗《春社·今年社是春分节》 - - 查慎行 - - 今年社是春分节,半月寒深闭户中。花少有时还朔雪,雨多无日不东风。村巫环珓传神语,里老豚蹄望岁丰。除却农谈吾懒听,何烦分酒更治聋。
  • 古诗《青玉案·春寒侧侧春阴薄》 - - 顾阿瑛 - - 春寒侧侧春阴薄。整半月,春萧索。旭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红入花腮青入萼。尽不爽花期约。可恨狂风空做恶。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
  • 古诗《寄陈德符·野有腴田橐有金》 - - 林景清 - - 野有腴田橐有金,更无尘事挂閒心。日高三丈眠初起,山鸟隔林啼正深。
  • 古诗《偶得数琉璃瓶置窗几间因取小鱼漾其中乃见其浮游自适感而有作》 - - 吴芾 - - 方安林下乐樵渔,底事牵来剖竹符。道院固知人少讼,丰年何幸俗多娱。闲随野鹤穿花径,静看游鱼戏玉壶。却愧此身犹束缚,未能归去老江湖。
  • 古诗《忆江南·瓶花理》 - - 奕绘 - - 瓶花理,微妙绝声闻。落叶有情应念树,暗香无日不思君。相对易斜曛。
  • 古诗《代简寄段德光旧同馆》 - - 湛若水 - - 中秘同书忆段郎,江东渭北云苍苍。南皋问讯知无恙,老我头颅已尽霜。
  • 古诗《泛舟湖上·短舸微吟一粟身》 - - 沈尹默 - - 短舸微吟一粟身,苍然烟雨眼中新。亭前孤鹤去千载,湖上游人历几春。南国英灵枯树在,古祠荒意野梅贫。可堪沧海横流日,来与闲鸥话苦辛。
  • 古诗《论书绝句·雄才或避古人锋》 - - 姚鼐 - - 雄才或避古人锋,真脉相传便继踪。太仆文章宗伯字,正如得髓自南宗。
  • 古诗《挽黄蘖大休上人》 - - 王恭 - - 只履复还西,令人忆我师。空门了生灭,尘世漫凄其。驯鸽栖新塔,灵花落故枝。愁来双树下,空有泪如丝。
  • 古诗《游峨眉山·学仙无骨佛无缘》 - - 方孝孺 - - 学仙无骨佛无缘,甘着儒冠坐一毡。入社敢同陶靖节,不须三笑虎溪前。
  • 古诗《台感·不为猿鹤与沙虫》 - - 许南英 - - 不为猿鹤与沙虫,毕竟书生误乃公。伯乐有心收冀北,项王无面见江东!毁家纾难民为乱,观过知仁论有同。剩此须眉还愧杀,漫劳摄影照青铜!
  • 古诗《寓栖隐者僧舍读书》 - - 冯时行 - - 茅竹无钱结翠霞,归来栖止梵王家。夜窗听雨翻书叶,晓研凌霜注井花。已隔朱楼安管钥,独寻碧磵问津涯。芦帘纸帐门如水,兀坐蒲团事不赊。
  • 古诗《柳梢青·柳汀烟暮》 - - 刘一止 - - 柳汀烟暮。常记岸帻,风流张绪。酒兴诗情,而今移向,那边佳处。 使君自乐萧闲,未肯副岩廊虚伫。不念寒窗,老人幽梦,追寻无据。
  • 古诗《古诗·猗兰畏阳盛》 - - 乌斯道 - - 猗兰畏阳盛,甘菊惧虫食。 昌阳恶溪涸,揭车伤土瘠。 上有寄生草,蒙茸托松柏。 下有无名花,纷披弄佳色。 寻芳邈无人,空有馨香德。
  • 古诗《观鳌山》 - - 唐寅 - - 禁卫森严夜寂寥。 灯山忽见翠召荛。 六鳌并驾神仙府。 双鹊连成帝子桥。 星振珠光铺锦绣。 月分金影乱琼瑶。 顾身已自登缑岭。 何必秦姬奏洞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