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陈曰昌的诗 > 溪居·人多物外役原文及翻译赏析

溪居·人多物外役

朝代:明代诗人:陈曰昌时间:2023-04-05
人多物外役,而我独无营。
浩浩复落落,湖山注夙情。
因之不适俗,壮心淹老成。
园林聊日涉,守拙若硁硁。
欲散今古意,每每踏潮行。
一溪入花气,万木度风声。
遥峦层耸逸,瞻顾别开明。
念虑此俱涤,水鸟时嘤嘤。
纵浪东皋外,于焉得此生。

诗人陈曰昌资料

溪居·人多物外役作者陈曰昌

陈曰昌,东莞人。明熹宗天启诸生。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 查看详情>>

陈曰昌古诗词作品: 《次韵答唐卧公》 《溪居·人多物外役》 《次韵答唐卧公

溪居·人多物外役原文及翻译赏析

溪居·人多物外役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马孝廉敬函骨归葬》 - - 谢缙 - - 岁月如流水,蹉跎鬓渐霜。全家来上国,七载值三丧。白玉函归日,青山是故乡。双亲正丘首,孝义有辉光。
  • 古诗《赠叶子仁·花正纷红俄骇绿》 - - 真德秀 - - 花正纷红俄骇绿,月才挂壁又沈钩。世间万事都如此,莫遣双眉浪自愁。
  • 古诗《读书·平生爱客如爱书》 - - 陆游 - - 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馀。门前车马久扫迹,老病又与黄卷疏。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今年入秋风雨频,灯火得凉初可近。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旧业虽衰犹不坠,夜窗父子读书声。...
  • 古诗《邀笛步·落梅折柳调纷披》 - - 叶方蔼 - - 落梅折柳调纷披,独客中宵听自悲。欲向尘中还物色,不知若个是桓伊。
  • 古诗《五禽言·去年麦不熟》 - - 苏轼 - - 去年麦不熟,挟弹规我肉。今年麦上场,处处有残粟。丰年无象何处寻,听取林间快活吟。
  • 古诗《次韵章季常饮冰长句》 - - 周紫芝 - - 九衢乌帽吹尘沙,心知痼疾无烟霞。病眼不禁书叶遮,岁月逝已空吁嗟。故乡日远老日加,无地可种青门瓜。几年尘甑儿女哗,强吟冰柱哦雪车。长安城中十万家,绿蒲朱笼来迩遐。挥金截玉争矜誇,御府诏赐珍复嘉。金盘璀璨无疵瑕,章郎文采如景差。便恐馀子俱公邪,故遣丽句开天葩。语胜未必甲...
  • 古诗《谢纸·长夏身无事》 - - 马祖常 - - 长夏身无事,煎茶被竹綀。官清还食禄,俸厚欲收书。揖客谈玄理,逢人问故居。不因舒道士,无纸写栟榈。
  • 古诗《夜登天王台·月色镕银烂不收》 - - 王安中 - - 月色镕银烂不收,萧然风露欲中秋。天河澄淡星芒小,云海溟濛夜气浮。台影迥无群木碍,琴声清入素商流。高吟此地容吾和,长啸西山想独游。
  • 古诗《省躬诗·治世非一手》 - - 曹于汴 - - 治世非一手,乱世非一足。南渡主多冤,群工俱食肉。
  • 古诗《故太夫人章氏挽词》 - - 范成大 - - 积庆今如许,生儿得宁馨。轲亲躬授教,韦子世传经。寿斝明卿月,安舆拱使星。市桥何处在,梦断一溪青。
  • 古诗《送崔员外黔中监选》 - - 綦毋潜 - - 持衡出帝畿,星指夜郎飞。神女云迎马,荆门雨湿衣。听猿收泪罢,系雁待书稀。蛮貊虽殊俗,知君肝胆微。
  • 古诗《过狮子林·雨馀鸟语凉》 - - 高启 - - 雨馀鸟语凉,斜阳竹深见。频来非看花,借读高僧传。
  • 古诗《悼亡·锦机春煖凤停梭》 - - 朱诚泳 - - 锦机春煖凤停梭(阙复),生死情深可奈何(真桂芳)。回首不堪肠断处(陈基),高坟新起白峨峨(张文昌)。
  • 古诗《拜詶泾川公见赠》 - - 严嵩 - - 曾随玉署瞻先达,愧谒龙门已后时。往事殷勤劳晤语,非才流落负心知。湘山夜雨留觞久,漓浦春波放棹迟。别后双鱼难定觅,但吟佳句一相思。
  • 古诗《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九成台缥缈》 - - 屈大均 - - 九成台缥缈,知是有虞宫。二女明霞外,重瞳丽日中。珠丘梧野北,玉辇曲江东。彷佛箫韶在,音含阊阖风。
  • 古诗《日者鹤轩·令威不在鹤轩先》 - - 释居简 - - 令威不在鹤轩先,华表归来是几年。试向青田问休咎,不知何日去乘轩。
  • 古诗《解包·投装即虚馆》 - - 徐瑞 - - 投装即虚馆,檐溜犹浪浪。主人眼为青,炽薪燎衣裳。
  • 古诗《挽武宣教徯·呜咽钟悲子夜昏》 - - 廖行之 - - 呜咽钟悲子夜昏,灵椿摧折重销魂。 数丝白雪遗慈母,一寸青松括耳孙。 返哺声乾那可及,挽须情在不堪论。 桂枝皎皎欹寒玉,竚看扬名振礼门。
  • 古诗《王迥子高挽章》 - - 贺铸 - - 我昔官房子,长怀忠穆贤。 里无行马第,山有卧牛阡。 当代三公後,维君五福全。 桐棺远归祔,追旧几潸然。
  • 古诗《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 - - 刘倓 - - 长松上捎日月宫,昂霄耸壑材甚雄。 不肯甘心卧云巘,有时见梦十八公。 汗颜血指,那知大匠自有体。 斩伐丁丁,朝夕聒人幽耳聋。 岂如吾乡华顶一峰八万四千丈,下蟠夭夭矫矫奇奇怪怪之苍松。 樛枝半压鲁隐九年之大雪,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 八千灵椿三千桃实几番见,何况篱下黄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