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霍孟阳的诗 > 雪中登楼·乾坤万里尽模糊原文及翻译赏析

雪中登楼·乾坤万里尽模糊

朝代:明代诗人:霍孟阳时间:2023-04-06
乾坤万里尽模糊,垒玉堆琼壮旧都。
不减灞桥吟兴好,自裁新句付奚奴。

诗人霍孟阳资料

雪中登楼·乾坤万里尽模糊作者霍孟阳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霍孟阳古诗词作品: 《雪中登楼·檐溜无声冻作冰》 《雪中登楼·乾坤万里尽模糊

雪中登楼·乾坤万里尽模糊原文及翻译赏析

雪中登楼·乾坤万里尽模糊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双丽图·玉阑围着看花王》 - - 李昱 - - 玉阑围着看花王,银烛烧来照海棠。如向美人图上论,不知若个是专房。
  • 古诗《蝶恋花·望眼连天愁雪拥》 - - 俞平伯 - - 望眼连天愁雪拥。身到天涯,翻把三春送。闻道同衾还隔梦。世间只有情难懂。钿合香囊何处冢。一曲饧箫,谁见双飞凤。效得微情酬密宠。空怀也被明珠哄。
  • 古诗《昔司空表圣辞官》 - - 顾清 - - 执手交期终此地,生游胜事起今年。乌纱一幅青天下,画楫双支绿水前。
  • 古诗《榜岭春霖·叠嶂幽岩锁碧空》 - - 陈运 - - 叠嶂幽岩锁碧空,翠微常在水光中。谁知慰满躬耕者,尽是冥冥助化工。
  • 古诗《鸡鸣山塔·郁纡栏槛起玲珑》 - - 汤珍 - - 郁纡栏槛起玲珑,金雘高凌绝顶雄。四际山河云霭散,中天铃索梵音通。神光独转千轮藏,元气常含万里风。半夜天鸡鸣晓色,扶桑先影海枝红。
  • 古诗《乙亥十月往平定早发土门宿故关书所见》 - - 刘因 - - 风烟全赵如平掌,失脚山城梦犹想。土门一缕汉时天,万古行人为谁仰?指似劲敌谈笑中,为状羸仆忍寒强。当年鼓角如可闻,急著清吟和林响。远山宛欲来相迎,近山留人屹相向。或从井底忽登天,倚伏已能先想像。平生爱山真恶谶,今日果为山所网。昨朝爽翠拥修眉,最恨高楼负清赏。壮怀郁郁闷欲...
  • 古诗《赋李季章大著书楼》 - - 项安世 - - 不识书楼梦已登,幽人应在最高层。网罗歆向群言目,搜搅谈迁万古膺。河汉西流清露重,玉霄东望紫烟凝。夜深谁见凭栏处,天作长编月作灯。
  • 古诗《九日·幽亭结搆号飞龙》 - - 童轩 - - 幽亭结搆号飞龙,风景苍苍入望中。鸿雁去来时叙换,江山登眺古今同。绿荷浅水栖寒雨,黄叶虚窗战晚风。秋兴满怀禁不得,倚栏搔首叹飞蓬。
  • 古诗《出游诸村往往抵暮始返》 - - 汪琬 - - 或升兜子或轻舠,数里湖山肯惮遥。呼我不妨频应马,逢人何敢遽称猫。花繁爱向僧房乞,酒熟欣从里社招。屈指馀生知有几,笑言聊复永今朝。
  • 古诗《挽洪次长陆东》 - - 成惕轩 - - 书参米蔡宜同调;学究申韩不寡恩。
  • 古诗《赠别·岁华不可留》 - - 顾璘 - - 岁华不可留,日月去如水。蹉跎风尘间,奄忽将暮齿。丈夫参三才,万物听纲纪。时来值嘉会,乘云附龙起。公等非凡才,腾踏自兹始。
  • 古诗《万历丙午五月送朱兰嵎太史还朝》 - - 柳根 - - 玉节东来凤诏颁,暮春江上乍承颜。高怀独出形骸外,雅赏长存水石间。目断未堪魂梦远,形留只得鬓毛斑。相思别后如明月,万里清光不可攀。
  • 古诗《离亭燕·甲戌上元前三日寒月皎然疏梅已放家人小设杯槃刻日计偕北上怅然赋此》 - - 王昶 - - 檐外冰轮初起。照入雪梅丛里。谁道上元三五近,已报征帆斜舣。整顿小辛盘,唤取一樽浮蚁。仍作传柑风味。岂免分携情意。明镜宝钗无可赠,只有柔情似水。那禁市楼东,隐隐管弦声细。...
  • 古诗《与泾川左稚姜书便面》 - - 施闰章 - - 羁栖老友在,良会敢辞频。生计看书帙,衰颜傍路人。江城连雨夜,山馆独吟身。茅屋堪归隐,桃花潭上春。
  • 古诗《除夕和石潭学士时车驾狩于榆林》 - - 严嵩 - - 更烧残烛坐虚筵,起视明星在远天。客夜杯盘随俗举,城春花柳向谁妍。愁心暗逐阶蓂老,芳讯频经陇月圆。身事流年那可道,箕山终愧古人贤。
  • 古诗《憩半山亭·曲岭行人少》 - - 曹尔堪 - - 曲岭行人少,孤僧独静居。云中炊火郁,竹里出烟虚。松老惟藏鼠,泉寒欲冻鱼。寺门犹五里,且憩半山庐。
  • 古诗《水帘·水晶风动挂高天》 - - 陈锡圭 - - 水晶风动挂高天,石洞玲珑俯百川。神女香奁临镜罢,山僧锡杖倚云悬。双飞乳燕迷芳草,独耀银蟾隔紫烟。便觉林栖无俗韵,好教户牖发清姘。
  • 古诗《明月逐人来·寄和明斋》 - - 冯明权 - - 沪江风月。词场半是滑稽滑。衣香扇影,莼园四达。目尽花间豁。惜黄鸟啼声涩。我辈诗狂,却与此风割席。槎溪上俗尘尽拨。古漪园里,好景催人急。送入樵歌渔笛。
  • 古诗《重阳示二三友》 - - 王之道 - - 龙山何处暮云黄,坐想前贤落帽狂。 萸实菊花良不恶,为君沽酒作重阳。
  • 古诗《力穑吟·春时耕种》 - - 邵雍 - - 春时耕种,夏时耘耨。 秋时收治,冬时用受。 雨露不愆,既轩既秀。 水旱为灾,尚罹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