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朱长文的诗 > 彦和与子文相期卜邻子文作诗以遗谨次韵原文及翻译赏析

彦和与子文相期卜邻子文作诗以遗谨次韵

朝代:唐代诗人:朱长文时间:2019-07-22
仙才宜在道家山,却学幽人欲闭关。
清燕曾陪明主问,群言已助相君删。
谈围莫敌书盈腹,诗社相过酒满颜。
闻道卜邻同喜慰,亦开荒径待馀闲。

诗人朱长文资料

彦和与子文相期卜邻子文作诗以遗谨次韵作者朱长文

朱长文(1039-1098)北宋书学理论家。字伯原,号乐圃、潜溪隐夫,苏州吴人。未冠,嘉祐四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以父忧去职,举进士,以病足不肯试,筑室乐圃坊,著书阅古,吴人化其贤,士大夫过者,以不到乐圃,遂名动京..... 查看详情>>

朱长文古诗词作品: 《送曹县丞入京》 《次韵蒲左丞游虎丘》 《春日旅怀·身在尘劳未免忧》 《近承南康朝请使君宠访林圃小酌至夜公权特惠篇什谨次韵》 《游松江·长虹稳卧碧江心》 《哭长孙侍郎》 《游虎丘借前韵》 《晓坐朋云斋怀公绍》 《游松江·银潢倒泻入沧溟》 《吟成七言·一雨欢心几万家

彦和与子文相期卜邻子文作诗以遗谨次韵原文及翻译赏析

彦和与子文相期卜邻子文作诗以遗谨次韵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徐母范太君七十》 - - 钱澄之 - - 海内大名徐孺子,堂前老福太夫人。遥怜玉殿宣恩日,正值瑶阶献寿辰。仙露分来千岁碧,斑衣赐出五云新。榴花照眼萱庭远,惟赖泥金送喜频。
  • 古诗《送人之梧州·曾随幕府典兵符》 - - 林大春 - - 曾随幕府典兵符,郡国犹藏汉版图。此去若过泷水上,逢人应说旧苍梧。
  • 古诗《遣兴·破愁自有一杯茶》 - - 周云阁 - - 破愁自有一杯茶,休向牧童问酒家。静听林间归鸟语,闲看岭上夕阳斜。杖鞋常踏三更月,桃李曾栽万里花。七十年华身尚健,老妻并坐话桑麻。
  • 古诗《题广度院·羲和均四时》 - - 郭三益 - - 羲和均四时,曜灵有急节。沈迷簿领书,坐叹春事歇。及兹新雨收,西郊轫初发。苍顽山气嘉,奔悍溪流活。风惊麦翻浪,水净秧抽发。渐穷萧寺幽,顿使烦襟豁。蜂喧酿蜜翅,鸟落啼林血。高僧日无事,种朮畦亩阔。绿苗已纾纾,紫花行复结。吾欲访长生,终岁期采撷。...
  • 古诗《庭中种花·空庭一无有》 - - 苏辙 - - 空庭一无有,初种六株花。青桐绿杨柳,相映成田家。春雨散膏油,朝暾发萌牙。造物知我心,初来尽枯槎。开花已可贵,结子成益佳。百事尽如此,一生复何嗟。我生本穷陋,中年旅朝衙。失脚堕南海,生还梦荒遐。筑室虽不多,于我则已奢。松筠伴衰老,已矣无复加。...
  • 古诗《宫怨·泪粉羞临宝鉴前》 - - 胡仲参 - - 泪粉羞临宝鉴前,淡妆争似旧婵娟。一言曾忤君王意,闭在长门十五年。
  • 古诗《晓行澄锡道中》 - - 吴文治 - - 瘖马嘶残月,长途破晓霜。疏村烟细细,平麓树苍苍。薄劣堪多瘁,功名只自伤。朔风吹短诀,回首望朝阳。
  • 古诗《判部民诉主簿牒》 - - 王鲁 - - 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古诗《莲花源·花开十丈照峰头》 - - 鲁宗道 - - 花开十丈照峰头,露褪红衣烂不收。太乙真人多逸兴,稳眠一叶泛中流。
  • 古诗《戊午监试楚闱作》 - - 于成龙 - - 皓月悬明远,奎光映素秋。瑶图五老献,玉署众英俦。桂影天香发,卿云瑞气浮。末员微效职,为国广薪槱。
  • 古诗《自述诗·前身纵不是如来》 - - 郁达夫 - - 前身纵不是如来,谪下红尘也可哀。风雪四山花落夜,窦家丛桂一枝开。
  • 古诗《岳钟琪门联·金陀世系存南宋》 - - 待考 - - 金陀世系存南宋;铁券家声壮本朝。
  • 古诗《丹徒江口晚望》 - - 赵国华 - - 日暮群帆集,长江此一隅。涛声来白下,山势走丹徒。寺远钟依约,云寒雪有无。射堂游胜地,樽酒不愁沽。
  • 古诗《赠别高则山王叔浩》 - - 徐瑞 - - 采诗直须别具眼,论人尤贵平其心。莫重所闻轻所见,四方岩穴有知音。
  • 古诗《双红豆·暮云深。暮烟深》 - - 邹韬 - - 暮云深。暮烟深。一去秋风直到今。白头空自吟。信沈沈。思沈沈。门外天涯万里心。教侬何处寻。
  • 古诗《自题《秋䈉集》》 - - 李宪噩 - - 旧卷闲来读,苦吟今几春。尚多违古意,渐不悦时人。气味全宜冷,平生合得贫。无须问千载,会取此中真。
  • 古诗《柘溪道中有感》 - - 舒岳祥 - - 得势茅欺蕙,安成爵笑鸿。 吾年已如此,役役又西东。
  • 古诗《春日自省·燕语今生事》 - - 白玉蟾 - - 燕语今生事,花开夙世红。 不知终日醉,何以谢春风。
  • 古诗《刘秀才归河内》 - - 梅尧臣 - - 君家太行下,应复近苏门。 河气知寒早,岚烟觉暮昏。 犬鸣林外火,笛响中月村。 久作山阳客,逢人为寄言。
  • 古诗《东行别仲兄》 - - 苏曼殊 - - 江城如画一倾杯,乍合仍离倍可哀。 此去孤舟明月夜,排云谁与望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