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诗人大全 > 宋代诗人大全 > 郭三益的诗词全集

郭三益的诗词全集

郭三益的诗词全集

郭三益(?~一一二八),字慎求,常州人,一作嘉兴人。北宋诗人。宋哲宗元祐三年进士。元符元年,知仙居县。徽宗重和二年,为吏部员外郎。宣和三年,为给事中,同知贡举(同上书选举一之一五)。出知洪州。钦宗靖康元年,改潭州。...

郭三益的诗词全集: 《流花亭·面幽连野色》 《句·举头语天公》 《流花亭·面幽连野色》 《题广度院》 《游日山·洗光朝日上旋旋》 《韦羌山式公绿筠庵诗》 《题南岳寺·古木阴森梵帝家》 《题广度院·羲和均四时

郭三益的诗词全集

  • 1. 古诗《流花亭·面幽连野色》 - - 郭三益 - - 面幽连野色,审曲带城闉。 但见流花水,难寻避世人。 蟠桃知几熟,藓洞谩长春。 税驾追前事,踌躇要路津。
  • 2. 古诗《句·举头语天公》 - - 郭三益 - - 举头语天公,慇勤推日车。
  • 3. 古诗《流花亭·面幽连野色》 - - 郭三益 - - 面幽连野色,审曲带城闉。但见流花水,难寻避世人。蟠桃知几熟,藓洞谩长春。税驾追前事,踌躇要路津。
  • 4. 古诗《题广度院》 - - 郭三益 - - 羲和均四时,曜灵有急节。 沈迷簿领书,坐叹春事歇。 及兹新雨收,西郊轫初发。 苍顽山气嘉,奔悍溪流活。 风惊麦翻浪,水净秧抽发。 渐穷萧寺幽,顿使烦襟豁。 蜂喧酿蜜翅,鸟...
  • 5. 古诗《游日山·洗光朝日上旋旋》 - - 郭三益 - - 洗光朝日上旋旋,瑞色分临此地先。门迥帆收江市密,山深龙卧海潭圆。静然柏子听幽偈,閒立苔痕问小禅。莫讶潮平归渡晚,斯游有意已三年。...
  • 6. 古诗《韦羌山式公绿筠庵诗》 - - 郭三益 - - 道人栖碧山,云居在空曲。十年海潮音,利物缘已熟。更寻妙高顶,超然具幽筑。古木插空青,寒筠抱岩绿。时携贝叶书,步入深林读。云衣冷萧条,静对含烟玉。客来境非喧,客去境自...
  • 7. 古诗《题南岳寺·古木阴森梵帝家》 - - 郭三益 - - 古木阴森梵帝家,帘泉一酌试新芽。官符星火催春焙,却使山僧怨白蛇。
  • 8. 古诗《题广度院·羲和均四时》 - - 郭三益 - - 羲和均四时,曜灵有急节。沈迷簿领书,坐叹春事歇。及兹新雨收,西郊轫初发。苍顽山气嘉,奔悍溪流活。风惊麦翻浪,水净秧抽发。渐穷萧寺幽,顿使烦襟豁。蜂喧酿蜜翅,鸟落啼林...
  • 9. 古诗《题仙居南峰寺蓝光轩》 - - 郭三益 - - 山光竹影交寒辉,下有碧浸吹涟漪。 沙痕隐隐白鸟去,石声凿凿扁舟归。 芝兰发香禅味远,云雾吐秀人家稀。 须知春事不可挽,杜鹃已绕林中飞。...
  • 10. 古诗《题多福院分翠轩》 - - 郭三益 - - 平生但爱山中寺,此日来看竹外山。心境顿开清净想,客尘无复更相关。
  • 11. 古诗《韦羌山式公绿筠庵诗》 - - 郭三益 - - 道人栖碧山,云居在空曲。 十年海潮音,利物缘已熟。 更寻妙高顶,超然具幽筑。 古林插空青,寒筠抱岩绿。 时携贝叶书,步入深林读。 云衣冷萧条,静对含烟玉。 客来境非喧,客...
  • 12. 古诗《游日山·洗光朝日上旋旋》 - - 郭三益 - - 洗光朝日上旋旋,瑞色分临此地先。 门迥帆收江市密,山深龙卧海潭圆。 静然柏子听幽偈,閒立苔痕问小禅。 莫讶潮平归渡晚,斯游有意已三年。...
  • 13. 古诗《题仙居南峰寺蓝光轩》 - - 郭三益 - - 山光竹影交寒辉,下有碧浸吹涟漪。沙痕隐隐白鸟去,石声凿凿扁舟归。芝兰发香禅味远,云雾吐秀人家稀。须知春事不可挽,杜鹃已绕林中飞。...
  • 14. 古诗《题多福院分翠轩》 - - 郭三益 - - 平生但爱山中寺,此日来看竹外山。 心境顿开清净想,客尘无复更相关。
  • 15. 古诗《题南岳寺》 - - 郭三益 - - 古木阴森梵帝家,帘泉一酌试新芽。 官符星火催春焙,却使山僧怨白蛇。

郭三益的诗词名句大全

韩滉的诗词全集
韩滉的诗词全集

生卒:723-787。介绍:唐京兆长安人,字太冲。韩休子。通《易》、《春秋》,好鼓琴,善书画。肃宗至德时,为吏部员外郎,簿最详致。代宗大历六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清勤检辖,帑藏稍实。德宗..... 查看详情>>

韩滉的诗词全集: 《听乐怅然自述》 《晦日呈诸判官》 《判僧云晏五人聚赌喧诤语

游慈的诗词全集
游慈的诗词全集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游慈的诗词全集: 《多丽·寿待郎十二月初七

王文举的诗词全集
王文举的诗词全集

王文举,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与贺铸为诗友。初任华亭刑狱掾,俄以家艰罢。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卷二、三、八。 查看详情>>

王文举的诗词全集: 《句·何日面青山

王辅的诗词全集
王辅的诗词全集

介绍:宋人。宁宗嘉定十一年为泷水县令。有《峡山神异记》宋人。宁宗嘉定十一年为泷水县令。有《峡山神异记》 查看详情>>

王辅的诗词全集: 《句·山光水色两依依》 《句·茎抽银线细》 《句·陟彼南山采

释行的诗词全集
释行的诗词全集

释行,住潭州大沩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大沩月庵善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查看详情>>

释行的诗词全集: 《颂古·满满弯弓射不著

释了朴的诗词全集
释了朴的诗词全集

释了朴,号慈航,福州人。住庆元府天童寺。为南岳下十六世,育王无示介谌禅师法嗣。有《慈航朴和尚语》一卷,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四。《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八..... 查看详情>>

释了朴的诗词全集: 《颂古·灵云一笑见桃花》 《偈颂·德山入门便棒》 《偈颂·桃花红》 《偈颂·洞山麻三斤》 《偈颂·酷暑如焚不易禁》 《偈颂·牛皮鞔露柱》 《偈颂·清白传家》 《偈颂·观音岩玲玲珑珑》 《呈无示和尚·赤脚波斯入大唐

李庭芝的诗词全集
李庭芝的诗词全集

生卒:1219-1276。介绍:宋随州随县人,祖籍开封,字祥甫。淳祐元年进士。开庆初主管两淮制置司事,屡败蒙古江淮大都督李璮。度宗咸淳间,以督师援襄阳无功罢官,旋复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 查看详情>>

李庭芝的诗词全集: 《挽胡季昭·绿鬓两科好》 《挽胡季昭·玉李当春孟

陈邕的诗词全集
陈邕的诗词全集

陈邕,安和父,衡山(今属湖南)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除秘书省正字。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校书郎,添差通判江州。事见《南宋馆阁录》卷八、九。今录..... 查看详情>>

陈邕的诗词全集: 《二月晦游东屯拜少陵像》 《岑公洞·武陵种桃人

伏挺的诗词全集
伏挺的诗词全集

生卒:约483-约548。介绍:南朝梁平昌安丘人,字士标。伏暅子。博学有才思,善效谢康乐,为五言诗。任昉叹曰:“此子日下无双。”齐末,州举秀才,对策第一。萧衍(梁武帝)至新林,挺迎谒,引为..... 查看详情>>

伏挺的诗词全集: 《行舟值早雾诗

罗练的诗词全集
罗练的诗词全集

罗练,明代江夏人。余未详。 查看详情>>

罗练的诗词全集: 《登黄鹤楼·春早楼台共客临

徐辰的诗词全集
徐辰的诗词全集

徐辰(1732-1806),字伯龙,号南村,江阴祝塘布衣。少孤,做小买卖。喜爱吟咏名诗,所交尽知名人士。著有《耕经堂诗集》, 查看详情>>

徐辰的诗词全集:

吴晋的诗词全集
吴晋的诗词全集

介绍:清福建莆田人,字平子。善画墨兰,尤精刻印,晶玉铜章,更为冠绝,名盛都门。清福建莆田人,字平子。善画墨兰,尤精刻印,晶玉铜章,更为冠绝,名盛都门。..... 查看详情>>

吴晋的诗词全集: 《题大兄别业·阿兄买断墙东地

王大椿的诗词全集
王大椿的诗词全集

介绍:清江苏常熟人,字八千。诸生。好学不倦。善书,工画山水,书画并入妙品。清江苏常熟人,字八千。诸生。好学不倦。善书,工画山水,书画并入妙品。..... 查看详情>>

王大椿的诗词全集: 《上陈见复先生

万承纪的诗词全集
万承纪的诗词全集

介绍:清江西南昌人,字廉山,一字廉三。乾隆五十七年副贡。嘉庆间从军苗疆。谙河务,官至江南海防同知署淮海道。善画山水,兼工楼阁人物花鸟。工篆法,尤精金石鉴别之学。尝缩临汉魏碑..... 查看详情>>

万承纪的诗词全集: 《赠梁章钜联·仁仁义宜》 《书室联·凡避嫌者内不足

沈绩熙的诗词全集
沈绩熙的诗词全集

沈绩熙,字湘农,同治辛未进士,授刑部主事,告归主讲庐阳书院,年九十三卒。著《七泉山馆诗》。 查看详情>>

沈绩熙的诗词全集: 《重馆小凤栖斋有感

杜贵墀的诗词全集
杜贵墀的诗词全集

杜贵墀(1824-1901年),字吉阶,别字仲丹,巴陵县郭镇磨刀村杜家庄(今属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人。天资卓越,性情“沉敏”,深得从祖父杜棠的喜爱。杜棠到山西任职时,将年仅4岁的贵..... 查看详情>>

杜贵墀的诗词全集: 《湘月·秋桐》 《一萼红·秋晴》 《女冠子·秋雨》 《真珠帘·秋帘》 《新雁过妆楼·秋夜》 《过秦楼·秋月》 《齐天乐·秋苔》 《齐天乐·秋塞》 《解连环·秋芜》 《桂枝香·秋蛩

崔炳炎的诗词全集
崔炳炎的诗词全集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崔炳炎的诗词全集: 《挽张百熙联·放仰岂个人私

沈愚的诗词全集
沈愚的诗词全集

沈愚 (约公元1436年前后在世) 明代学者。字通理,号倥侗生,昆山(今江苏见山)人。沈方之子。有二弟沈讷,沈鲁,为三兄弟之首。以诗名天下。与刘溥、汤胤勋、苏平、苏正、蒋主孝、蒋主忠、邹亮、王淮、王贞庆..... 查看详情>>

沈愚的诗词全集: 《旅次送宴振之》 《嬉春词·酒尽情无极》 《夏日久病有感》 《寒食对酒留别金陵知己》 《吊城南薛烈妇冢》 《鸿门会·天柱崩摧地维裂》 《过桃叶渡·江花含笑欲争春》 《无题诗·行雨行云少定踪》 《吊城南薛烈妇冢》 《寄淮南·江南相望路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