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董讷的诗 > 移居清河茅舍·邑小无城郭原文及翻译赏析

移居清河茅舍·邑小无城郭

朝代:清代诗人:董讷时间:2023-04-06
邑小无城郭,零星二百家。
可怜同燕雀,何处种桑麻。
藉火聊分照,荒檐任自斜。
往来工所近,缓步踏平沙。

诗人董讷资料

移居清河茅舍作者董讷

生卒:1639-1701。介绍:清山东平原人,字默庵,号俟翁,又号兹重。康熙六年进士,官编修。累擢至江南江西总督。为政持大体,有惠于民。因故降官。后以侍读学士再出为漕运总督。著有《柳..... 查看详情>>

董讷古诗词作品: 《兴化道中·漭沆连沧海》 《移居清河茅舍

移居清河茅舍·邑小无城郭原文及翻译赏析

移居清河茅舍·邑小无城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江城梅花引·扁舟如叶过红桥》 - - 厉鹗 - - 扁舟如叶过红桥。雨萧萧。雪萧萧。楼外阑干,阑下广陵潮。一夜官梅开欲绽,野梅发,送将行,伴寂寥。寂寥。寂寥。碧云高。饮未豪。吟未调。寄也寄也,寄不便南雁程遥。凭仗空香,吹入玉人箫。弹与北枝花上泪,千点点,有东风,不肯消。 ...
  • 古诗《山歌·净》 - - 徐霖 - - 净:不向东风怨未开。相思郁结满愁怀。不是郎君寻人劳健步。只为胸中七步才。
  • 古诗《次晦庵先生韵自警》 - - 丘葵 - - 我非欠缺圣非馀,此性皆由气与虚。欲认存亡为出入,莫嫌粗粝慕膏腴。仰钻未得有门入,酬酢方知讲学疏。一息犹存毋敢懈,从今要下死工夫。
  • 古诗《湖光山色楼口占》 - - 顾瑛 - - 紫茸香浮薝卜树,金茎露滴芭蕉花。幽人倚树看过雨,山童隔竹煮新茶。
  • 古诗《清明·弹指光阴百六时》 - - 吴兰畹 - - 弹指光阴百六时,故乡景物转凄其。碧桃影里停游骑,红杏村中认酒旗。细雨楼台飞燕子,春风帘幕啭莺儿。不知此日关门柳,羌笛声中馀几枝。
  • 古诗《杂体诗·郭弘农》 - - 薛蕙 - - 瑶溪临赤岸,曾潭扬素波。巨鳌冠蓬莱,玉堂映岩阿。中有羽衣客,陵冈拾若华。彷佛乘紫烟,缥缈吸翠霞。灵妃奏妙曲,六虬驾云车。西谒王母庐,东戏海童家。下视九垓内,蜉蝣良可嗟。...
  • 古诗《送吴德茂归崇仁》 - - 刘崧 - - 黄州城西子所家,春来杨柳满汀沙。几时载酒出东郭,到处看山行小车。解拄仙人九节杖,去觅安期五色瓜。云中华盖可揽结,迟子归来餐夕霞。
  • 古诗《风夜程子至·天风响不辍》 - - 陈廷敬 - - 天风响不辍,吹汝到空堂。夜动霜林白,寒摇落月黄。鼓钟连岁晚,砧杵入宵长。话尽苍茫里,因君思故乡。
  • 古诗《参政八诗·唐人作丞相》 - - 龚璛 - - 唐人作丞相,分当食万羊。不知苦辛者,但取充饥肠。祇今天下宰,圣明登俊良。勿言公孙俭,布被意何长。
  • 古诗《题高尚书秋山暮霭图》 - - 柯九思 - - 三代以来推盛世,九州之外有斯人。君看笔底生秋色,尽在潇潇楚水滨。
  • 古诗《次韵张希孟凝云石》 - - 袁桷 - - 我爱凝云好,神清湛欲留。岷峨千古雪,泰华一天秋。独鹤离群皎,层冰出涧幽。无言有深抱,山立正扬休。
  • 古诗《送查元章·肝脑不自爱》 - - 王十朋 - - 肝脑不自爱,精忠为上殚。危言犯颜易,直道立身难。去国名逾重,还家迹始安。相将吾亦去,林下挂衣冠。
  • 古诗《山居·不谒王侯春复春》 - - 谢重华 - - 不谒王侯春复春,自栽松菊结为邻。无端习懒翻成癖,怕见闉阇一片尘。
  • 古诗《辛未元日作》 - - 屈大均 - - 衣冠元会绕君姑,欢笑庭闱好尽娱。男女尸鸠新七子,弟兄荆树老三株。宜春帖戴连金胜,长命杯浮点玉酥。膝下盘旋虽甚健,未容西去挽天弧。
  • 古诗《夜过瓜洲·霜雁一声语》 - - 袁枚 - - 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
  • 古诗《和汤鹤逸见怀》 - - 江庸 - - 忽忽醉醒孤岛上,看花先负一年春。更无乐土方思蜀,那有仙源好避秦。山馆稍偏宾客少,江城依旧市朝新。佳篇入手惭追步,奔逸何如遂绝尘。
  • 古诗《再寄·铃下呼儿破锦鳞》 - - 宋祁 - - 铃下呼儿破锦鳞,新篇遗我故情亲。 铩鸾遂有翻飞日,行苇应无践履人。 谗毒未销须刮骨,上恩难报止沾巾。 夫君何事材为累,短褐征衣拥塞尘。
  • 古诗《夏日杂感·我前十日至》 - - 张耒 - - 我前十日至,柳叶不蔽日。 我后十日来,芳条如绀室。 枝间有好鸟,鸣和若琴瑟。 渠渠哺其雏,啄我园中实。 梢梢笋成竹,濯濯草过尺。 心惊岁已半,念此日月疾。 朝来数叶堕,盛夏有萎色。 悲哉一阴生,长养从此极。...
  • 古诗《上元口号呈莫令·令君忧乐与民同》 - - 赵蕃 - - 令君忧乐与民同,灯火随时祝岁丰。 我亦颇怀归去乐,田蚕处处逐儿童。
  • 古诗《戍妇吟·将军功未成》 - - 刘仁本 - - 将军功未成,持牛劳军士。 将军岂无家,为妾语夫主。 勿为贱妾生,宁为将军死。 贱妾欲从之,军中无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