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佟法海的诗 > 咏鹤·丹顶由来异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鹤·丹顶由来异

朝代:清代诗人:佟法海时间:2023-04-06
丹顶由来异,玄裳自少文。
生成云水性,偶与凤鸾群。
翘足怜孤影,乘轩耻俗氛。
长鸣因警露,岂为九天闻。

诗人佟法海资料

咏鹤·丹顶由来异作者佟法海

字渊若,辽阳人。康熙甲戍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著有《悔翁集》。○司马秉心刚直,立朝侃侃,督学江左,外严内和,衡文一宗先正,伪体不能眩惑也。诗未得全稿,然所录四章,皆卓然可传者。..... 查看详情>>

佟法海古诗词作品: 《咏鹤·丹顶由来异》 《送查悔馀还乡兼寄贾奠坤》 《浔阳楼·琵琶一曲断肠声

咏鹤·丹顶由来异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鹤·丹顶由来异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见耕者将遍野。自笑》 - - 李穑 - - 平生行止付于天,垂老参差自可怜。乞退虽然曾问舍,忍饥安敢更求田。水随地势乾仍溢,牛解人声往复旋。不日春耕将遍野,老夫何以度今年。
  • 古诗《试衣亭四叠苏东坡韵》 - - 弘历 - - 欲解衣乎欲著衣,猜东坡意立晴晖。尔时行志未能也,想共山人羡鹤飞。
  • 古诗《上丁释奠后临新建辟雍讲学得近体》 - - 弘历 - - 祭毋欲数上丁逢,释奠礼成临辟雍。举事率因待时节,化民宁渠在仪容。五伦知止须勤勖,一已自强切戒慵。文质彬彬众和乐,重熙茂对志滋恭。
  • 古诗《题旧端石蝉砚》 - - 弘历 - - 随材斲作树蝉秋,滴露研松鸣欲流。沉响待题谁似骆,无言常惧或同刘。
  • 古诗《雨中看新竹·绿树浓阴匝地稠》 - - 张晋 - - 绿树浓阴匝地稠,高情偏为此君留。小园一夜添新雨,满眼琳琅竞出头。
  • 古诗《隐静山·海上蟠桃手自栽》 - - 韩元吉 - - 海上蟠桃手自栽,红尘一堕隔蓬莱。风帆弱水无由到,乞我当年渡海杯。
  • 古诗《挽吴耀华联·何处可招魂》 - - 倪星垣 - - 何处可招魂,空怅望燕市夕阳,津沽夜月;知君难瞑目,最凄凉华周有妇,伯道无儿。
  • 古诗《王中丞破敌辽阳凯歌四章》 - - 李攀龙 - - 再领楼船护海滨,三持节钺扫边尘。怪来长得君王宠,自是麒麟阁上人。
  • 古诗《寄友人·御街暂分手》 - - 郑思肖 - - 御街暂分手,相忆两相望。生意随春动,新诗入梦香。九天饶雨露,一水贯苏杭。地控衣冠会,声名日日彰。
  • 古诗《沈周紫茄·石田率笔迥传神》 - - 乾隆 - - 石田率笔迥传神,此独霅溪一脉真。不肯盘餐较滋味,紫苞如滴露华新。
  • 古诗《次朱震远韵·芳池绿水自生肥》 - - 裘万顷 - - 芳池绿水自生肥,上有轩窗隐翠微。花竹旧尝开小径,门阑今又启重扉。直须阊阖排云去,要看长安跃马归。词赋合魁天下士,春光端不负刘煇。
  • 古诗《题僧影堂·寒叶坠清霜》 - - 张祜 - - 寒叶坠清霜,空帘著烬香。生前既无事,何事更悲伤。
  • 古诗《挽张中书父·凤池有子擅才名》 - - 曹义 - - 凤池有子擅才名,嬴得褒封荷宠荣。银带乌纱娱暮景,清泉白石遂闲情。游仙忽断华胥梦,乘醉应骑沧海鲸。遥想牛眠埋玉处,青山落日对新茔。
  • 古诗《御宿行·苍茫帝星移紫微》 - - 孛朮鲁翀 - - 苍茫帝星移紫微,露寒金屋人依依。梦断瑶池宴王母,地上麒麟鞭不走。山灵诃护魑魅中,何罪取憎逆旅翁。神龙脱渊命如蚁,老妪眼明龙得水。醉轰恶少慰君归,归来宫柳回春熙。仲舒三策贱于草,明日黄金赐山媪。...
  • 古诗《新居四咏·燕起轩》 - - 孙觌 - - 竹坞松窗静者居,醉乡一梦追华胥。乱山攒青霭崷崒,老树偃翠横扶疏。主人投辖防客走,醉倒自有蛾眉扶。烁烁笼灯红一朵,孤芳独自占春馀。
  • 古诗《襄阳元夕怀马康庄九逵昆季》 - - 邓云霄 - - 开尊何必习池傍,却笑山公未是狂。宝马香车尘正合,千金一刻夜偏长。时过除夕逢元夕,客在襄阳忆洛阳。阅尽繁华冠盖里,更谁能似白眉良。
  • 古诗《梦横塘·愿荻洲先生制芦笔极雅润轻便》 - - 张祥河 - - 剪青抽管,织絮添毫,几枝风力犹劲。小润分携,写不尽江湖秋影。麟角嗤工,鼠须惭雅,别成新颍。认湘筠削处,五色丝缠,花笺浣临池称。分明似水轻寒,又梢梢笔意,纸上堪听。郭索前尘,争换了春蚕声迸。不宜画妆楼远黛,只合篷窗弄低暝。后夜吟镫,为君清讽,想烟荒波冷。 ...
  • 古诗《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 - - 李廌 - - 吾观孔父鼎,知有名世哲。 英英大谏公,克世嗣前烈。 翱翔金銮坡,白首贯忠节。 後昆有斯人,谱系愈卓绝。
  • 古诗《答章汉直·诗人今代谢宣城》 - - 杨万里 - - 诗人今代谢宣城,举手新年章子平。 雨剩风残忽春暮,花催草唤又诗成。 五湖烟水三冬卧,万里云霄一日程。 老里睡多吟里少,旧来句熟近来生。
  • 古诗《酬窦拾遗秋日见呈》 - - 皇甫曾 - - 孤城永巷时相见,衰柳闲门日半斜。 欲送近臣朝魏阙,犹怜残菊在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