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李汉的诗 > 游飞来寺·寻幽入古寺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飞来寺·寻幽入古寺

朝代:清代诗人:李汉时间:2023-04-08
寻幽入古寺,曲磴蹑层云。
犬睡花阴破,泉鸣鸟语分。
凭栏延水色,坐石绝尘氛。
绀宇来何处,神灵自昔闻。

诗人李汉资料

游飞来寺·寻幽入古寺作者李汉

李汉,字子云,潼关人。诸生。有《西亭诗草》。 查看详情>>

李汉古诗词作品: 《游飞来寺·寻幽入古寺

游飞来寺·寻幽入古寺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飞来寺·寻幽入古寺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磴道·房山石似洞庭》 - - 弘历 - - 房山石似洞庭,刻峭一例岭嵤。拾级试登磴道,丹台咫尺通灵。
  • 古诗《十三诗韵·》 - - 朱熹 - - 小草有贞性,托根寒涧幽。懦夫曾一嘬,感愤不能休。
  • 古诗《柬袁密山通政》 - - 陈恭尹 - - 岸边轻舫为谁留,两日深谈尚未休。往事似棋看世局,新诗如画写江楼。闲云岂易辞丹壑,卿月犹应照十洲。得丧一时君莫计,昔贤穷死自千秋。
  • 古诗《挽杨仲桓学正》 - - 董纪 - - 开卷即潸然,斯人不永年。春秋郯子国,风雨广文毡。遗德令人爱,清诗与世传。至今华表鹤,夜夜月中旋。
  • 古诗《秋思·梧桐在井上》 - - 梅尧臣 - - 梧桐在井上,蟋蟀在床下。物情有与无,节候不相假。寥寥风动叶,飒飒雨堕瓦。耳听心自静,谁是忘怀者。
  • 古诗《答真空上人·佛氏生憎五蕴山》 - - 叶春及 - - 佛氏生憎五蕴山,须弥原只在人间。我今出世君知否,九万扶摇一日还。
  • 古诗《立春帖子·皇帝阁》 - - 周必大 - - 翠舆黄伞下祥曦,德寿宫中奉玉卮。天上融怡和气满,人间那得不熙熙。
  • 古诗《释老六言·今无寻师重趼》 - - 刘克庄 - - 今无寻师重趼,古有求人宿舂。道在青牛关外,经来白马寺中。
  • 古诗《水调歌头·丁未重九聚饮于广州南岸草肆诸友先有采桑子之作勉以长调应之》 - - 刘斯奋 - - 君按采桑子,吾翻水调歌。登高休说,重九临水亦无何。未必华嵩还望,不见烟波南岸,风笛小亭过。座上沽屠客,胸次正嵯峨。已无酒,姑啖饼,议山河。夕阳容易,暗染鸦翅入庭柯。一笑明朝归去,各认前途风雨,回首指青螺。珍重男儿诺,莫拭泪痕多。...
  • 古诗《宿流河驿·兴余漪阁剩清思》 - - 王永命 - - 兴余漪阁剩清思,好住莲舟试问奇。孤鹜旧还驿路古,野鹇新报河根移。两崖翠树云中落,一枕黄涛梦际追。怕逐晓烟擎棹蚤,放歌漫兴水心期。
  • 古诗《閒居述怀·老去田园是素心》 - - 孙承恩 - - 老去田园是素心,归来偏爱草堂深。隔林啼鸟关清兴,匝径脩篁生昼阴。病体尚须勤药食,閒居时复解冠襟。优游岂敢忘君德,况复延宾有赐金。
  • 古诗《鹦鹉洲·绿衣使者到南州》 - - 陶安 - - 绿衣使者到南州,处士时从黄祖游。纵笔文辞嗟好鸟,动人音节振鸣璆。芳洲过雨生青草,感客临流照白头。若使才高忠义笃,丹心应在主家楼。
  • 古诗《忆内·鲤鱼风老雁西飞》 - - 彭孙贻 - - 鲤鱼风老雁西飞,思妇深闺未下机。明月高楼知望远,簿寒天气早缝衣。金风一夜吹残雨,红树千山送落晖。何事乱蛩偏唧唧,可能荡子不思归。
  • 古诗《梅花画册·绝代丰神绝艳花》 - - 殷葆诚 - - 绝代丰神绝艳花,分明一纸怅天涯。试看疏影横斜里,定有仙人萼绿华。
  • 古诗《芦店拜范十三舅墓和孝斯韵》 - - 王彦行 - - 山丘馀恸付羊昙,孤露怀恩百不堪。丹旐苍凉如昨梦,黄罗报答有深惭。剩将絮酒浇新碣,相向林风暗暮岚。欲赋大招浑未敢,魂兮犹自恋江南。
  • 古诗《游山·花柳年来不忍春》 - - 邓肃 - - 花柳年来不忍春,出郊聊复写忧熏。天因御史欲飞雨,山为文公却霁云。寸舌不须论理乱,一犁安得遂耕耘。凭君且尽杯中物,酒恶花香自在闻。
  • 古诗《示蔡天启·蔡子勇成癖》 - - 王安石 - - 蔡子勇成癖,剑可万人敌。读书百纸过,颖锐物不隔。开口取将相,志气方自得。偪仄何偪仄,未见有一获。萧条两翅蓬蒿下,未能生彼升天翼。焉能学堂上燕,绚练新羽翮。
  • 古诗《先君守官司醴陵日予尝随先生读书岳麓山法华》 - - 郑刚中 - - 愚翁髫髦昔垂耳,曾向华台借窗几。 小冠短褐随先生,风雨孤灯读经史。 气粗胆大眼无人,拔擢犀象角连齿。 那知物外有沆瀣,但欲书中觅青紫。 尝持杯酒望高城,吊彼洛阳年少子。 棘闱裹饭三十年,百炼自知俱绕指。 后来脚蹈官职场,恩重如山报无几。 今兹疏发蓬霜颠,踪迹旧游真愧耻。 一...
  • 古诗《古意·莫作河中水》 - - 王弼 - - 莫作河中水,愿为水上舟。 舟行有返棹,水去无回流。
  • 古诗《题东武丘寺六韵》 - - 白居易 - - 香刹看非远,祇园入始深。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 怪石千僧坐,灵池一剑沉。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 酒熟凭花劝,诗成倩鸟吟。寄言轩冕客,此地好抽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