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杨承鲲的诗 > 有感·漠北烽烟动原文及翻译赏析

有感·漠北烽烟动

朝代:明代诗人:杨承鲲时间:2023-04-06
漠北烽烟动,天东消息长。
乾坤看局蹐,驷牡正玄黄。
海日寒无影,江云夜有光。
燕山八月雪,塞雁欲南翔。

诗人杨承鲲资料

有感·漠北烽烟动作者杨承鲲

杨承鲲,(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人。明代名臣、诗人。刘大夏举天顺三年乡试第一。天顺八年(1464年),登进士第,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兵部职方司主事、郎中、广东右布政使、户部左侍郎、右都御..... 查看详情>>

杨承鲲古诗词作品: 《雪晓怀西清田舍》 《晓行·落落大星动》 《有感·漠北烽烟动》 《题画·乱峰出云气》 《大水后泛舟·未能避风雨》 《圣水山房·客游倦登陟》 《赠王思延都护》 《湖上晚望·湖远平波黑》 《寄慧上人山居》 《送百谷归姑苏

有感·漠北烽烟动原文及翻译赏析

有感·漠北烽烟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王西庄光禄挽诗》 - - 赵翼 - - 束发攻书到老翁,未曾一日辍研穷。遍搜汉末遗文碎,不斗虞初小说工。后辈岂知真学问,几时再有此淹通。存亡莫道无关系,直在苍茫气数中。
  • 古诗《磨泥·尽醉宜今日》 - - 杨树 - - 尽醉宜今日,堪怜烛影斜。客心春店雨,乡信夜灯花。避乱途还梗,谋生计已差。倦童催不睡,絮絮道归家。
  • 古诗《三韵杂咏·一气有清浊》 - - 李若川 - - 一气有清浊,二仪成覆载。鱼鸟各飞潜,草木异荣败。不齐乃至齐,造化所以大。
  • 古诗《纯阳观梅花·我来只及见残梅》 - - 陈寅恪 - - 我来只及见残梅,叹息今年特早开。花事已随浮世改,苔根犹是旧时栽。名山讲席无儒士,胜地仙家有劫灰。游览总嫌天宇窄,更揩病眼上高台。
  • 古诗《送觉藏主归华藏》 - - 释居简 - - 遁庵胸次太湖宽,偃岳旋岚鼓不湍。老手惯曾谙水脉,也须观水又观澜。
  • 古诗《题李先生隐居》 - - 张方平 - - 金丹一指自崆峒,便控飞轮驾赤龙。况是曾居小有洞,更应不在易迁宫。紫文宝诀三元秘,皇象灵符二景通。却恨劳生闻道晚,九还未就已衰翁。
  • 古诗《秋阴·拂地连天障翠微》 - - 李昌祺 - - 拂地连天障翠微,吹开浑不怕风威。梧桐失影空金井,萸菊笼香艳绮闱。清昼每疑凉雨至,长时只讶湿云飞。自从过却重阳节,少见曈曈日色辉。
  • 古诗《抛简处·大地焦枯雨泽空》 - - 王履 - - 大地焦枯雨泽空,往曾抛简震潭龙。只今无限焦枯地,汝却昏昏诈耳聋。
  • 古诗《金陵杂咏·前朝旧事总堪悲》 - - 穆孔晖 - - 前朝旧事总堪悲,仙子王乔未可期。千载春江花月夜,几回歌舞草离离。
  • 古诗《和竹庵·兀兀丛中兀兀亭》 - - 张天赋 - - 兀兀丛中兀兀亭,天开玄洞喜深沉。雷轰白日围龙□,风捲晴梢听凤吟。卧隐竹林同劲节,坐忘天地一□□。竹山光共庵头月,照见肝肠道义深。
  • 古诗《漫题绝句·由来书法重羲之》 - - 孙玄常 - - 由来书法重羲之,帖学纷纭若乱丝。最爱唐贤摹手迹,纤毫毕肖是吾师。
  • 古诗《南所巷·鲚鱼作贡重江乡》 - - 沙曾达 - - 鲚鱼作贡重江乡,御食珍奇例献尝。咸晒随时应得所,石坊界下喜朝阳。
  • 古诗《赠友人教子·野璞不雕无一端》 - - 陈振家 - - 野璞不雕无一端,顽材不削匠心难。琢磨未就休怜玉,有道梅香出苦寒。
  • 古诗《送李易斋还朝》 - - 董其昌 - - 惟将野服问仙槎,送远登临兴不赊。令节最怜青女月,英标犹带赤城霞。天门日近晨摇佩,秋省寒生午散衙。为报同人相讯者,五湖烟水巳浮家。
  • 古诗《沧浪池上·杨柳阴阴十亩塘》 - - 文征明 - - 杨柳阴阴十亩塘,昔人曾此咏沧浪。春风依旧吹芳杜,陈迹无多半夕阳。积雨经时荒渚断,跳鱼一聚晚波凉。渺然诗思江湖近,便欲相携上野航。
  • 古诗《忆和·楚泽茫茫白芷生》 - - 刘敞 - - 楚泽茫茫白芷生,春风红树语流莺。高楼不见千岩路,落日空含万里情。
  • 古诗《孤独感》 - - 朵渔 - - 胖子竖起衣领,出门去了留下两个瘦子,一个嘴唇紧绷一个乳房就像英国人当着我的面 他们脱下衣服在窗户里打盹 我被空虚找到时来了几个大嗓门的人这是一群干燥的农民他们一开始讲本地话打架的时候,又换成了四川方言 我看到那张苍老的脸入夏以来,就坚持在围墙外种蒜他干得太投入...
  • 古诗《致中惠瓜因成二绝句》 - - 刘子翚 - - 故人夙有瓜畦约,走送筠篮百里间。 翠{左无右瓦}琼罂才一握,极知风味胜黄斑。
  • 古诗《偶成·方困长涂滑》 - - 吴芾 - - 方困长涂滑,俄逢赫日明。 只忧开太早,却恐雨还生。
  • 古诗《屠纬真挽词》 - - 袁时选 - - 眼前泡影总堪伤,佞佛祈仙亦渺茫。 啸馆未残经宿火,夜台先度五更霜。 优昙证偈惊秋早,鹤驭传书恨海长。 从此英雄俱撒手,寝门一哭泪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