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李邦义的诗 > 游燕喜次韵·湟川山水旧传名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燕喜次韵·湟川山水旧传名

朝代:明代诗人:李邦义时间:2023-04-05
湟川山水旧传名,暇日来游燕喜亭。
细扪萝藤寻古刹,徐穿岩洞觅仙灵。
卧龙故址云常白,梦得遗墟草漫青。
千载风流人不见,惟闻山下水泠泠。

诗人李邦义资料

游燕喜次韵·湟川山水旧传名作者李邦义

李邦义,字宜之。连州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进士。知上虞县,以绩最召为户科给事中,转兵科都给事,升太常寺少卿,卒年五十七。清同治《连州志》卷七有传。..... 查看详情>>

李邦义古诗词作品: 《游燕喜次韵·湟川山水旧传名》 《谢朝中贵人·风尘已了燕京债》 《楞伽峡·之官千里画船开

游燕喜次韵·湟川山水旧传名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燕喜次韵·湟川山水旧传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奉母图·孝子爱年华》 - - 吴嘉纪 - - 孝子爱年华,亦复爱景物。景物不养亲,虚掷良可惜。霏霏灵雨晴,郁郁茂林碧。薄薄轻车音,迟迟老人出。禽鸟鸣喈喈,清风左右翼。仰视天宇澄,遐迩瞻第宅。游历忘衰老,徘徊动颜色。承欢及良时,儿也进云液。 ...
  • 古诗《山阳·山西迤逦至山阳》 - - 弘历 - - 山西迤逦至山阳,趵突湖拖潋滟光。遂以轻舆度芝径,不须扁舫泛银塘。垂垂绿柳成阴密,戟戟青蒲出水长。欲返御园咨政务,清和趣待再来偿。
  • 古诗《咏马逵久安图》 - - 弘历 - - 花鸟能传生动魂,九鹌寓意写奔奔。久安自是吾深愿,岂系题名祇半存。
  • 古诗《客暨阳得沁园春词录寄许竹屿大令媵以二绝句》 - - 叶绍楏 - - 枇杷庭院长莓苔,小阁轻阴燕子来。吟遍江南落花处,断肠人是贺方回。
  • 古诗《寄裴士林·渤澥宣和旅翮飞》 - - 富弼 - - 渤澥宣和旅翮飞,不堪朱邸负前期。东城晓骑思行乐,南浦春波怨别离。对竹岂能忘旧主,折麻方喜遇深知。冕旒正注方臣重,应许州人借一期。
  • 古诗《冬夜·半夜风吹小雪残》 - - 缪公恩 - - 半夜风吹小雪残,天空北斗挂阑干。深宵万籁归岑寂,满地冰花月影寒。
  • 古诗《山谷诗·长日澹无事》 - - 孙承恩 - - 长日澹无事,晴窗独披卷。幸窥古人心,胜接古人面。
  • 古诗《雨中·蓬窗竹户小园东》 - - 区仕衡 - - 蓬窗竹户小园东,湿尽残红又浅红。羡杀乌栖深树稳,豆花篱落雨声中。
  • 古诗《七年前为在明赋此十绝句今春在明遇余吴阊复出卷索书之时余二人各挂冠久矣因题二绝于后》 - - 王世贞 - - 才谈访旧便欣然,更怯长江浪拍天。十绝新题挂君壁,似应翻胜子猷船。
  • 古诗《游岳麓宫抱黄洞》 - - 廖行之 - - 长沙不足容回旋,放脚直到清虚天。层云荡胸意矫矫,皓月入袖情娟娟。扶摇浩荡九万里,城郭彷佛三千年。仙期汗漫直牛斗,此志理我乘风船。
  • 古诗《春归柬谢员外》 - - 李梦阳 - - 寂寂鸣禽变,阴阴弱絮飞。烟花从客久,风雨会春归。且尽退随饮,休伤节序违。无端临暮景,番忆谢玄晖。
  • 古诗《石头感古·夷甫诸人者》 - - 叶绍翁 - - 夷甫诸人者,龟趺已故丘。但能挥玉麈,不解冠兜鍪。正朔从江左,经营仅石头。中原虽可望,不忍上层楼。
  • 古诗《和思老夏日山居》 - - 郑刚中 - - 世俗沸如汤,公于静处藏。忘机身不老,无事日偏长。地僻松篁密,僧疏殿阁凉。何须有妻子,涕泣似王章。
  • 古诗《春·绿竹移阴抹画墙》 - - 赵葵 - - 绿竹移阴抹画墙,倚栏红药殿春光。风开帘幕催香篆,坐听莺声春昼长。
  • 古诗《和友人春日即事》 - - 文彦博 - - 青阁登临恨已多,可堪兰景又妍和。书囊阅尽应成癖,诗思狂来恐是魔。玉树芬芳连雾縠,珠栊隐映隔云萝。鹴裘贳得杨昌酒,度日无悰倚瑟歌。
  • 古诗《次韵高吾园亭杂咏》 - - 黄衷 - - 郡山矗矗绕山居,野色仍多水竹馀。布袜青鞋乘小驷,更修何服是吾初。
  • 古诗《香·解秽除烦豁性灵》 - - 华氏 - - 解秽除烦豁性灵,玉炉风细绕彤庭。最怜宝鼎烟销后,身巴成灰气尚馨。
  • 古诗《奉和高阳相公初春入直喜雪原韵》 - - 毛奇龄 - - 东风吹雪满重城,错认山矾散落英。内府乘春忻有象,天街入夜静无声。珠光照海惊龙蛰,玉粒盈田任鸟耕。但使三农兆三白,万方谁不荷生成。
  • 古诗《金缕曲·闻卢沟桥战讯》 - - 刘鹏年 - - 怒竖冲冠发。最伤心边疆万里,等閒沦没。射眼惊沙东北望,一片青燐碧血。又云掩芦沟斜月。鼙鼓秋风嘶战马,赋无衣朝野精诚结。桑乾水,正呜咽。顶天立地男儿节。报韩仇沉舟破釜,死中求活。振旆长驱寒贼胆,铁骑三千雄绝。看旦暮捷书层叠。收复河山初发轫,算亡秦三户非虚说。歌破阵,宝...
  • 古诗《拟古·坐卧北窗下》 - - 陆游 - - 坐卧北窗下,百事废不治。 脱粟与大布,衣食裁自支。 温饱岂不欲,违道予心悲。 地下见先人,所冀尚有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