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雍沿的诗 > 御书阁·三重神毫曼古稀原文及翻译赏析

御书阁·三重神毫曼古稀

朝代:宋代诗人:雍沿时间:2023-04-05
三重神毫曼古稀,龙盘凤戏欲腾飞。
珍藏今作古山宝,一岁中添一褐衣。

诗人雍沿资料

御书阁·三重神毫曼古稀作者雍沿

雍沿,营山(今属四川)人。理宗端平进士(清康熙《四川通志》卷三三)。今录诗四首。 查看详情>>

雍沿古诗词作品: 《仙马洞·龙驹昔日此升仙》 《御书阁·三重神毫曼古稀》 《尔朱真人药灶》 《太蓬景福寺·楼阁参差耸茂林

御书阁·三重神毫曼古稀原文及翻译赏析

御书阁·三重神毫曼古稀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论诗绝句·王廷奏》 - - 张问陶 - - 幕府人人庾杲莲,山城望月几回圆。梅花杨柳含诗意,不见王郎又六年。
  • 古诗《送李生员愚觐母羽溪》 - - 李集 - - 流离数岁足忧伤,况复连年见二丧。堪羡君今兄弟具,春风綵服觐高堂。
  • 古诗《千尺雪·坐来茗碗刚擎到》 - - 弘历 - - 坐来茗碗刚擎到,熟火沸汤备早闲。怜彼尚茶忙已甚,肯教消受片时閒。
  • 古诗《恭奉皇太后幸避暑山庄是日启程即事成什》 - - 弘历 - - 年年避暑奉慈闱,慈谕钦承弗敢违。土厚气清宜夏凊,千秋万载扈音徽。前行后宿依恒例,昔往今来验道机。夜雨朝晴便跋马,习劳即是敕惟几。
  • 古诗《再画舫·舫非画也而称画》 - - 弘历 - - 舫非画也而称画,岂是安名特好生。看取镜中流动意,何殊六法得神情。
  • 古诗《侥侥令·丑》 - - 谢谠 - - 丑:仪容真婉嬿。闺阃永团圆。外:但愿你百岁夫妻长好。比翼共连枝。无异般。
  • 古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 - 元好问 - -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 古诗《蔡半洲中丞提兵征黎和韵》 - - 区越 - - 蛇豕跳梁薄海城,黎平崖穴望天兵。折冲千里恩威重,奖作三军意气生。五指却挥黎雾散,七星回曜海门清。伏波铜柱应神护,南极遥遥共表名。
  • 古诗《丙辰夏明光镇旅店题壁》 - - 李鸿章 - - 巢湖看尽又洪湖,乐土东南此一隅。我是无家失群雁,谁能有屋稳栖乌。袖携淮海新诗卷,归访烟波旧钓徒。遍地槁苗待霖雨,闲云欲出又踟蹰。
  • 古诗《绝句·震龙汞自出离乡》 - - 张伯端 - - 震龙汞自出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二物总因儿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央。
  • 古诗《虞美人·与凝香共贺仙子新婚》 - - 崔荣江 - - 新词祝贺新婚友,其意堪盈斗。仙姝下嫁那人家,愿作君前楚楚一支花。青丝绾就双双蝶,打个相思结。春山淡淡为君留,羞许君调黛色画眉头。
  • 古诗《龙亢幕斋初成》 - - 汪荣棠 - - 小筑茅斋芟绿芜,莳花垒石足清娱。当窗杨柳为屏障,绕屋溪山即画图。旧设药阑添鸭脚,新栽湘竹隐虾须。幽闲地僻无余事,一卷南华对茗炉。
  • 古诗《四斤桃子歌·四斤桃子世所珍》 - - 刘崧 - - 四斤桃子世所珍,雕盘献客誇轮囷。海霞红点王母颊,玉团中涵秋水色。东方娇儿偷不得,美人惜香笑怀核。由来物性系所宜,荃茆橘枳安可期。种成三年苍玉枝,开花结实君始知。
  • 古诗《和周平洲韵·此日旧无灵运屐》 - - 萧立之 - - 此日旧无灵运屐,参差今有盖头茅。自怜后死罹兵革,枉有闲愁上鬓毛。泪尽不堪怀故国,诗来端喜得同袍。梅花夹雪无饶景,惜许吟情与病遭。
  • 古诗《红石榴·光争龙烛是流晖》 - - 屈大均 - - 光争龙烛是流晖,不夜名葩世所希。绛萼烧时云尽暖,丹须湿处露多肥。枝枝影为朱天出,朵朵香同赤帝归。更喜千房同一蒂,清泠不使玉浆微。
  • 古诗《蓦山溪·西湖》 - - 董俞 - - 湖光如镜,双桨凌波去。莺语正钩辀,遍长堤落红飞絮。归来半醉,肠断玉楼人,莲叶带,藕丝衫,斜倚阑干暮。柔蓝几叠,湿影联残雾。暝树带钟声,浑忘却画桥归路。花时月夕,赢得此身闲,鹦鹉盏,凤凰槽,莫把韶光误。...
  • 古诗《禹陵联·绩奠九州垂万世》 - - 乾隆 - - 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五帝首三王。
  • 古诗《百尺楼·郎去采莲花》 - - 孙汝兰 - - 郎去采莲花,侬去收莲子。莲子同心共一房,侬可如莲子。侬去采莲花,郎去收莲子。莲子同房各一心,郎莫如莲子。
  • 古诗《南洲·赡部那边沙际间》 - - 释普宁 - - 赡部那边沙际间,斗然魔子恣纵横。周金刚带不平气,勘破却从潭上行。
  • 古诗《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 - - 苏辙 - - 无锡铜瓶手自持,新芽顾渚近相思。 故人赠答无千里,好事安排巧一时。 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 枪旗携到齐西境,更试城南金线奇。 新诗态度霭春云,肯把篇章妄与人。 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 睡浓正想罗声发,食饱尤便粥面匀。 底处翰林长外补,明年谁送霅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