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朝诗人 > 刘逖的诗 > 浴温汤泉诗·骊岫犹怀土原文及翻译赏析

浴温汤泉诗·骊岫犹怀土

朝代:南北朝诗人:刘逖时间:2023-04-06
骊岫犹怀土,新丰尚有家。
神井堪消疹,温泉足荡邪。
紫苔生石岸,黄沫拥金沙。
振衣殊未已,翻能停使车。

诗人刘逖资料

浴温汤泉诗·骊岫犹怀土作者刘逖

生卒:525-573。介绍:北齐彭城丛亭里人,字子长。善戏谑,工诗咏。高澄以为永安公浚开府行参军。孝昭帝皇建初除太子洗马。从武成帝赴晋阳,谄附和士开,授中书侍郎,入典机密。官至散骑..... 查看详情>>

刘逖古诗词作品: 《对雨诗·重轮宵犯毕》 《清歌发诗·扇中通曼脸》 《秋朝野望诗·驻车凭险岸》 《浴温汤泉诗·骊岫犹怀土

浴温汤泉诗·骊岫犹怀土原文及翻译赏析

浴温汤泉诗·骊岫犹怀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初夏讨源书屋夏朝问寝恒退憩昔岁侍饴此缅思》 - - 弘历 - - 康健仰瞻增一喜,燠休追忆复馀悲。人情因识难于静,世理要当措以宜。结念香山游趁暇,往还四日驻为期。
  • 古诗《三煞·马嵬坡践贵妃》 - - 徐霖 - - 马嵬坡践贵妃。雨淋铃歌楚词。归来忍见奔云骑。风枝露叶如新采。风枝露叶如新采。万里红尘进荔枝。此贡当深去。不虐无告。须惜民脂。
  • 古诗《周元亮使君有舟名就园索赋》 - - 龚鼎孳 - - 丘壑孤行足,烟波四望摇。自然临草阁,不拟汎兰桡。屐许探幽懒,峰知引兴遥。春江花月夜,无路避吹箫。
  • 古诗《小金山·朴斲三楹踞石矶》 - - 弘历 - - 朴斲三楹踞石矶,妙高一例是耶非。滦江设更较扬子,也觉居然具体微。
  • 古诗《闲书·病学高僧置一床》 - - 陆龟蒙 - - 病学高僧置一床,披衣才暇即焚香。闲阶雨过苔花润,小簟风来薤叶凉。南国羽书催部曲,东山毛褐傲羲皇。升平闻道无时节,试问中林亦不妨。
  • 古诗《偈颂·古人底》 - - 释心月 - - 古人底,今人底。道著道不著,一场没巴鼻。象王回旋,师子游戏,洎合扶不起。
  • 古诗《通州望海·狼山秋草满》 - - 屈大均 - - 狼山秋草满,鱼海暮云黄。日月相吞吐,乾坤自混茫。乘槎无汉使,鞭石有秦皇。万里扶桑客,何时返故乡。
  • 古诗《对酒·爱酒知是僻》 - - 曹邺 - - 爱酒知是僻,难与性相舍。未必独醒人,便是不饮者。晚岁无此物,何由住田野。
  • 古诗《感旧·忍向三生石畔过》 - - 洪亮吉 - - 忍向三生石畔过,此情除有劫能磨。愁中花月催人老,梦后楼台易主多。紫燕巳闻移旧栋,白云犹是宿层阿。惟将一掬东风泪,和雨和烟逐逝波。
  • 古诗《征妇词·去时儿在腹》 - - 刘克庄 - - 去时儿在腹,忽已语嚘哑。何日番休了,迎爷两手叉。
  • 古诗《楚泽·楚泽荒凉白露根》 - - 曾巩 - - 楚泽荒凉白露根,盈虚无处问乾坤。虫虫旱气连年有,寂寂遗人几户存?盗贼恐多从此始,经纶空健与谁论?诸公日议云台上,忍使忧民独至尊。
  • 古诗《宝光寺·金碧巃嵷寺》 - - 戴梓 - - 金碧巃嵷寺,斜晖映宝光。势空凌北斗,法秘演西方。古木流清籁,空阶落妙香。莫愁归去晚,花雨正飘扬。
  • 古诗《过那霸人家·编蒲席地竹帘栊》 - - 赵文楷 - - 编蒲席地竹帘栊,六扇屏开面面风。一种清香消不得,佛桑围在蛎墙中。
  • 古诗《送入我门来·闺绪》 - - 徐士俊 - - 放却春归,留将燕住,帘栊锁得深深。为问伊家,何事许多情。楼头月转流双照,趁帐底香消过二更。谱出相思样子,渐渐酸酸楚楚,引入无声。及早追欢,莫待雨淋铃。若非梅子消新渴,枉害煞桃源忆故人。 ...
  • 古诗《咏雪狮子十韵》 - - 朱鹤龄 - - 滕六飞花满,狻猊巧撮成。振威无爪距,作势有光晶。岂是金牛出,还疑玉虎鸣。形呈西域产,质捖太阴精。似吼临琼宇,非虓踞广楹。止陪高士卧,若遇贾胡惊。谢女吟应怯,孙窗映倍清。锯牙冰骨脆,蜷尾玉泥轻。见睍愁销瘦,倾阳失拄撑。真堪供一笑,昔日尔狰狞。...
  • 古诗《临江仙·过分水河,和王仔园韵》 - - 董元恺 - - 终古灵奇恢禹绩,中流河渎平分。云沙浩浩水粼粼。黄牛如断岸,白马暗通痕。南北维舟争报赛,九州万派知遵。安澜直自到天津。河清应献颂,海若尽称臣。 
  • 古诗《落花·边理枝头花正开》 - - 朱淑真 - - 边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台。
  • 古诗《积雨作寒·已报舟浮登岸》 - - 范成大 - - 已报舟浮登岸,更怜桥场平池。 养成蛙吹无谓,扫尽蚊雷却奇。
  • 古诗《迁居怀沈都事》 - - 张羽 - - 岁晏共依仁,孤舟泊烟麓。 以君吏隐地,息我静者躅。 家贫乞假多,情狎儿童熟。 留滞连冬春,绕庭芳草绿。 开樽对疏雨,悬灯照深竹。 谁知今夜别,独掩高楼宿。
  • 古诗《莺·欲啭声犹涩》 - - 唐尧臣 - - 欲啭声犹涩,将飞羽未调。 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