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刘溉的诗 > 赠窦丞·冥路杳杳人不知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窦丞·冥路杳杳人不知

朝代:唐代诗人:刘溉时间:2023-04-05
冥路杳杳人不知,不用苦说使人悲。
喜得逢君传家信,后会茫茫何处期。

诗人刘溉资料

赠窦丞·冥路杳杳人不知作者刘溉

暂无该诗人相关信息。 查看详情>>

刘溉古诗词作品: 《赠窦丞·冥路杳杳人不知

赠窦丞·冥路杳杳人不知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窦丞·冥路杳杳人不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读荆公诗·排闼青山扪虱坐》 - - 徐燕谋 - - 排闼青山扪虱坐,乞祠乌帽跨驴游。相公出处清如水,又向人间领浊流。
  • 古诗《疏影用集中韵》 - - 宋翔凤 - - 红牙拍玉。过好风几信,时雨经宿。自制新词,还度新声,付与哀丝豪竹。江南自昔销魂地,况隔断高楼西北。更愁他倚遍阑干,早是一春人独。须记垂虹旧路,马塍好未损,吟到浓绿。梦里天涯,多少情怀,觅向空山茅屋。华年怕续伤心史,剩几首苍凉词曲。待后来织上旋机,碎锦又难成幅。 ...
  • 古诗《送吕生访所知潮阳》 - - 廖大圭 - - 浩水诗名喧岭海,天南有客力吹嘘。梦魂秋尽绕韩木,老气年来压鳄鱼。风浪扁舟酣笑语,布衣行李半琴书。青云六翮看高翥,林麓何时共卜居。
  • 古诗《闻署中同时被难诸人语言慷慨须鬓苍然感赋》 - - 范承谟 - - 从来聚首驰南北,中道分张堕海隅。三载天涯隔咫尺,百人心日照须臾。凌霜气节须眉见,似铁肝肠谈笑殊。魑魅几能潜白昼,尚方连夜响锟铻。
  • 古诗《寄曹云台·尚记梅花否》 - - 方岳 - - 尚记梅花否,相看只有君。肯辜清夜梦,去管华山云。帆到知何日,诗今瘦几分。惟应问安处,晓角月中闻。
  • 古诗《归路·尽日长松乱石间》 - - 程敏政 - - 尽日长松乱石间,不知身带夕阳还。耳边何用閒丝竹,一路溪声送出山。
  • 古诗《送西安袁大纶推府应召之京》 - - 朱诚泳 - - 万里青云早致身,三年丹笔断如神。奇才自古成梁栋,灵囿于今有凤麟。藉藉芳名闻北阙,煌煌休命下西秦。法星昨夜光芒正,照见兰台第一人。
  • 古诗《立春帖子·皇帝阁》 - - 周必大 - - 选德庭前柳,朝来漏泄春。等闲施御箭,穿叶捷于神。
  • 古诗《赠陈野仙相士》 - - 刘崧 - - 旅怀仍病酒,那有好容颜。感子远来意,罢书相对閒。风澄梅涧水,雨过石华山。惆怅昔贤远,修名谁可攀。
  • 古诗《征李怀杲嘲道门》 - - 光业 - - 云锁涪江水似天,又闻怀杲已升仙。强思齐见应催胆,张茂卿闻必耸肩。三尺霜刀充绛节,两条朱棒替香烟。报伊广德先生道,社稷威灵不偶然。
  • 古诗《亭上·坦步章丘上》 - - 王又旦 - - 坦步章丘上,苔华处处斑。青林红几叶,九月下黄湾。天坼禺东地,潮吞海上山。故人家在此,开卷对孱颜。
  • 古诗《浣溪沙·宴池屡寄诗存问余方戒吟未有答也。比复来索拙作且惠佳篇为破戒作两阕酬其美意》 - - 刘永济 - - 敢道蛾眉不入时,难随鼙鼓弄腰支,春来叠损画罗衣。乍近芳丛疑更怯,细思前梦是还非,此时情味费低徊。
  • 古诗《四十吟·四十年来父子情》 - - 刘黻 - - 四十年来父子情,吁嗟今日任飘零。虽惭负米供三釜,莫悔倾籯教一经。饮水西江甘冷味,炷香南极祝高龄。白云纵隔三千里,诗礼朝朝似过庭。
  • 古诗《游塘候巡公·樗散空知慕凿坏》 - - 唐顺之 - - 樗散空知慕凿坏,柴关终岁更慵开。今日偶成蝴蝶梦,也随花气过墙来。
  • 古诗《八月十四日夜虎丘步行》 - - 李寄 - - 良辰美景真难事,何幸今宵得遇哉。俗客山宜三舍避,好歌月肯一年来。遏云幽响声如发,积水空明色似堆。清赏嫦娥应颔我,抛他象管与螺杯。
  • 古诗《兵·太平无战阵》 - - 梅尧臣 - - 太平无战阵,汉卒久生骄。金甲不曾擐,犀弓应自调。嗟为燎原火,终作覆巢枭。若使威刑立,三军岂敢嚣。
  • 古诗《龙山会·南丰登高》 - - 赵以夫 - - 重整登高屐。群玉峰头,万里秋无极。远山青欲滴。新雁过缥缈孤云天北。烟入小桥低,水痕退寒流澄碧。对佳辰,惊心客里,鬓丝堪摘。风流晋宋诸贤,骑台龙山,俯仰皆陈迹。凭阑看落日。嗟往事唯有黄花如昔。醉袖舞西风,任教笑参差凫舄。但回首东篱久负,有谁知得。...
  • 古诗《重阳病中写寄兼翁》 - - 王彦行 - - 楼栖草草度重阳,羞与黄花话耐霜。羸疾自知鱼冷暖,秋光何许树青苍。了无怀远登高感,那复持螯把盏忙。渊对未酬诗有债,满床隽句意差强。
  • 古诗《游武夷九曲》 - - 蒲寿宬 - - 紫缦红裀事有根,绿函金锁蜕犹存。无缘得到千岩顶,试问而今几代孙。汉祀昔曾陈玉脯,晋人方始识桃源。不因大隐屏中老,未易抽簪扣洞门。
  • 古诗《送孙德谕罢官往黔州》 - - 苗发 - - 中岁分符典石城,两朝趋陛谒承明。阙下昨承归老疏,天南今切去乡情。亲知握手三秋别,几杖扶身万里行。伯道暮年无嗣子,欲将家事托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