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怀浦的诗 > 赠智舟三藏·壮岁心难伏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智舟三藏·壮岁心难伏

朝代:唐代诗人:怀浦时间:2023-04-06
壮岁心难伏,师心伏岂难。
寻常独在院,行坐不离坛。
岳雪当禅暝,松声入咒寒。
更因文字外,多把史书看。

诗人怀浦资料

赠智舟三藏·壮岁心难伏作者怀浦

生平不详。诗僧。有诗集1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 查看详情>>

怀浦古诗词作品: 《初冬旅舍早怀》 《赠智舟三藏·壮岁心难伏

赠智舟三藏·壮岁心难伏原文及翻译赏析

赠智舟三藏·壮岁心难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西邻有一婆。无他息。惟一女为娼妓。婆老且病矣。其女乞诸邻而养之。即为乐府之所招。逼迫上道。婆失其手足。哭之甚哀。闻其声而作之》 - - 元天锡 - - 哭声哀怨至天门,母女分离白日昏。声色古来供一豫,升平气像此中存。
  • 古诗《书济州新牧韩大叔扇为别》 - - 南有容 - - 莫以济远,孰非王臣。孰谓济陋,莫非王民。清严肃下,忠恕卫身。蛮貊亦行,矧玆济人。
  • 古诗《题画·峭石悬金壁》 - - 邵国望 - - 峭石悬金壁,寒泉走玉龙。孤云逐飞雁,乔木舞悲风。
  • 古诗《海鱼篇·东海有巨鱼》 - - 施闰章 - - 东海有巨鱼,掉尾北海湾。两目若日月,掣浪如连山。朝薄扶桑津,夕过碣石还。饕餮用水族,吞舟噏百川。凭陵作风雨,游戏走平原。潮回忽失水,坐困沮洳间。渔子挥霜刀,聚族横相干。修鳞霣洲渚,鲜脍登金盘。委身供啖食,口噤不得言。生为蛟龙畏,死为虾䱉餐。 ...
  • 古诗《中秋夜半云散月出步于讲舍废圃》 - - 潘伯鹰 - - 初从云罅吐微明,挨过阴霾已四更。影我偕行风势歇,贤愚都睡月华清。梁鸿食力能舂米,梅福容身赖变名。稍待声施俱泯灭,茗柯徐与验平生。
  • 古诗《对雪怀孔汝锡》 - - 薛蕙 - - 美人一为别,胜日辄相思。独对山斋雪,遥怀琼树枝。置书常满袖,枉驾竟愆期。寂寞罢琴酌,空吟招隐诗。
  • 古诗《春晚·疏雨随风迥》 - - 刘基 - - 疏雨随风迥,轻寒薄暮归。犹怜数花朵,辛苦驻春辉。
  • 古诗《挽桂伯华联·海水纳鼻孔中》 - - 陈三立 - - 海水纳鼻孔中,生天已了寻师愿;诗卷作骨董具,结习难磨照世痕。
  • 古诗《燕京杂咏·玉楼春酒破轻寒》 - - 郑学醇 - - 玉楼春酒破轻寒,锦帐红妆逗夜欢。一曲清歌声咽处,彩云片片堕阑干。
  • 古诗《读苏武李陵司马迁传》 - - 华岳 - - 河梁一别子卿归,删后无诗始有诗。若把李陵从反汉,马迁膏鼎亦何辞。
  • 古诗《示程生·利域名途较少多》 - - 胡寅 - - 利域名途较少多,人生那用学灯蛾。如君甘作长贫士,视古宁惭独行科。雀可罗时烦宠顾,鸢尝跕处重经过。扁舟又指闽山隐,奈此苍凉别意何。
  • 古诗《宿南海神祠东廊候月烹茶次闻雷》 - - 曾丰 - - 祠宇眈眈海岸头,况逢冷夜更清秋。风前尘外笛三弄,饭后月中茶一瓯。借我孤舟随水住,乘时一棹与天浮。旧谈八月流槎事,岂料予来傍女牛。
  • 古诗《述字回文偈·前忧依述最》 - - 赵炅 - - 前忧依述最,亨知休以祐。然留希佛背,生推求比旧。
  • 古诗《寄董仲伦·不见能诗董召南》 - - 王翰(明) - - 不见能诗董召南,梦中时复接清谭。韬潜每爱龟藏六,贪得常嗔狙怒三。临晋河深鲂鲤出,首阳山近蕨薇甘。高堂戏綵娱亲暇,万卷图书灯一龛。
  • 古诗《消夏杂诗·地僻无人问索居》 - - 陈肇兴 - - 地僻无人问索居,清风入户替翻书。纸窗竹屋乌皮几,手写唐诗一月馀。
  • 古诗《立冬前一日风雨有成》 - - 黄浚 - - 定知薄雨不成雪,却为迟寒故酿风。天意沈冥尚如此,吾生兴感恐难穷。文章违世甘麟楦,功业看人尽马通。岁晚空斋自珍重,严霜正振九秋蓬。
  • 古诗《山中咏橘长咏》 - - 陈舜俞 - - 包橘古云美,扬州地所宜。名存夏后贡,颂见楚人辞。云梦分膏沃,璇星散陆离。洞庭仙壤接,震泽水烟被。柚酢徒然早,柑黄岂厌迟。封君千户等,老囿万奴随。秀萼瑶琼缀,青阴幄幕垂。朱衣霜傅采,素里露含滋。弱斡金丸重,繁条火齐累。瓜生先作瓣,蚕老不成丝。爽味钟寒律,殷姿照夕曦。清香掩兰...
  • 古诗《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 - - 范成大 - - 半世轻随出岫云,如今归作卧云人。 小山有赋招游子,大块无私佚老身。 禅版梦中千嶂晓,鬓丝风里万花春。 新年社瓮鹅黄满,胜醉田头紫领巾。
  • 古诗《春草碧色·习习东风扇》 - - 王毂 - - 习习东风扇,萋萋草色新。浅深千里碧,高下一时春。 嫩叶舒烟际,微香动水滨。金塘明夕照,辇路惹芳尘。 造化功何广,阳和力自均。今当发生日,沥恳祝良辰。
  • 古诗《送友人东归》 - - 刘长卿 - - 对酒灞亭暮,相看愁自深。河边草已绿,此别难为心。 关路迢迢匹马归,垂杨寂寂数莺飞。怜君献策十余载, 今日犹为一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