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夏铸鼎的诗 > 仲春积雪·柴门无径雁声悲原文及翻译赏析

仲春积雪·柴门无径雁声悲

朝代:清代诗人:夏铸鼎时间:2022-05-12
柴门无径雁声悲,柳巷条轻带玉垂。
积素光寒埋绿草,凝华色润洗残碑。
云迷江阔过帆缓,风冷堤长去马迟。
岂谓春来将送暖,先教花片缀林枝。

仲春积雪·柴门无径雁声悲原文及翻译赏析

仲春积雪·柴门无径雁声悲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选期已近口占自嘲》 - - 张问陶 - - 一官宛转廿年迟,幻影魔人自不知。老女梦中三改嫁,迷离又到上头时。
  • 古诗《渔塘即事·古来园林胜》 - - 赵翼 - - 古来园林胜,更仆难具陈。长安杜韦曲,洛阳瀍涧滨。千重岭回复,百顷波洄沦。语鸟陇右物,名花日南春。缔搆穷土木,亭榭相争新。我今手掌地,编篱插棘薪。三枝两枝花,一寸二寸鳞。以之号别墅,毋乃笑杀人。庸知达者观,涔澥理则均。维摩方丈室,大五百由旬。 ...
  • 古诗《七弟兄·文官每这壁》 - - 罗贯中 - - 文官每这壁。武将每那壁。斟玉液进金杯。则这白额虎原与龙相配。紫金龙自有虎相随。这的是庆清朝龙虎风云会。
  • 古诗《题夏休周礼井田谱》 - - 弘历 - - 仁政必由经界始,井田谷禄率因平。虽然今古特殊异,设也闾阎多变更。谁肯忘私毕公事,难称均地限民名。斯之未信关雎意,周礼周官敢漫行。
  • 古诗《香柳娘·合》 - - 王錂 - - 合:出香闺数重。出香闺数重。药栏花拥。盈盈莲步香尘动。望名园如画。望名园如画。红雨乱春丛。清阴掩平仲。且乘閒半晌。且乘閒半晌。回首东君把韶颜偷送。
  • 古诗《过歙城题旧主人松屋》 - - 施闰章 - - 不信横戈地,犹馀旧屋存。见初开笑口,愁转拭啼痕。白日柴门闭,比邻塞角喧。主人霜鬓在,好护老松根。
  • 古诗《同陈言夏集徐次洲山楼看梅分得丝字》 - - 徐枋 - - 诸君诗酒重相期,光景年年入梦思。山色迎人斜炤里,春风送客落花时。次公醒去狂尤剧,孺子归来意独悲。深掩柴门且高卧,不堪举目泪如丝。
  • 古诗《感皇恩·述怀》 - - 舒逊 - - 疏雨滴清秋,洗残流火,爽动凉飙透帘幕。寒蛩吟彻,谁道小□萧索。青镫相伴,我情依约。萤照更残,鸟啼月落。非壮山城数声角。漫漫长夜扣角。长歌方觉。人生能有几许行乐。
  • 古诗《渔父·钓鱼柳溪头》 - - 许赞 - - 钓鱼柳溪头,卖鱼花村口。沽酒成独醉,枕蓑卧蓬牖。
  • 古诗《送田少参雯之楚》 - - 阎若璩 - - 三楚风流盛,之官乐有馀。斋移钓台柳,厨鲙武昌鱼。绣被当春覆,胡床待月舒。曾闻收竹箭,杞梓更何如。
  • 古诗《雨中花令·闻说海棠开尽了》 - - 程垓 - - 闻说海棠开尽了。怎生得夜来一笑。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小园闭门春悄悄。禁不得瘦腰如袅。豆蔻浓时,酴醾香处,试把菱花照。
  • 古诗《题赵伯政医俗轩》 - - 陈造 - - 风淫气格初不意,往往腠脉流肠胃。金匮一编亘古今,几人用之能起废。痛恙切身知谒医,俗气痼人渠不知。持筹侧肩蠹日力,锦鞲金弹随痴儿。斯人斯疾可攻否,更恐良医望之走。南窗解榻竹风清,请访轩中十全手。...
  • 古诗《送胡君游洛·得丧纷纷转群欲》 - - 黄裳 - - 得丧纷纷转群欲,谁及爱嵩三十六。有客忽自东南来,已为湖山饱双目。逸兴不住皇州春,天津桥南酒初熟。长念花王司马坂,洛阳今寓谁家馆。已闻香信满东风,嫔御相从水光畔。芳容须向盛时吟,昔也醉翁长恨晚。谷雨且老黄鹂声,急上征鞍望瀍涧。送行诗句无纤尘,自有交游在霄汉。藜苋肠中何...
  • 古诗《新秋早朝·宫井梧桐叶乍飞》 - - 王汝玉 - - 宫井梧桐叶乍飞,新凉先到侍臣衣。苍龙阙上银河转,丹凤楼头玉漏稀。宿卫分行环辇路,夕郎鸣佩出仙闱。嗟余虎观叨陪从,簪笔惭无补万几。
  • 古诗《读绮怀诗·檀板歌场忆昔年》 - - 费墨娟 - - 檀板歌场忆昔年,鸾飘凤泊总凄然。从来花月多增感,但作鸳鸯即是仙。万种牢愁传彩笔,数行别意写云笺。珠联璧合成虚愿,炼石终难补恨天。
  • 古诗《菩萨蛮·长安人海同为客》 - - 汪东 - - 长安人海同为客。登楼无复黄尘色。舌辨起风雷。连旬广座开。匆匆来又去。不尽留连处。未到十三陵。自惭虚此行。
  • 古诗《复斋学者·孟氏求放心》 - - 李吕 - - 孟氏求放心,羲易戒迷复。可叹声利场,纷纷竞驰逐。
  • 古诗《感皇恩·今夕是何年》 - - 王恽 - - 今夕是何年,故人相遇。快着银杯泻春露。高阳旧友,要听一声金缕。行云留不去惊如许。 凤*微吟,珠绳低度。夜半银屏恍私语。夜花零乱,掩尽六朝琼树。明朝南浦道伤平楚。
  • 古诗《三月二十日朱本固园中牡丹二百余朵》 - - 余怀 - - 沉香亭畔方移种,已见黄尘动地来。 幸有爱花朱处士,至今留得百枝开。
  • 古诗《失题·举意三江竭》 - - 卢群玉 - - 举意三江竭,兴心四海枯。 南游李邕死,北望宋珪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