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倪良耀的诗 > 自扬州至淮安舟行杂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自扬州至淮安舟行杂诗

朝代:清代诗人:倪良耀时间:2023-04-08
珠湖一千顷,积气通太虚。
神光乍离合,夜见老蚌趋。
烟雨及晦明,光怪犹多殊。
我欲穷奇观,破此客兴孤。
柁尾西南风,峭帆过须臾。
寥寥天地宽,幸勿囿一隅。

诗人倪良耀资料

自扬州至淮安舟行杂诗作者倪良耀

倪良耀(1792-1854),字孟炎,号濂舫,别号石辑居士,又号大雷生,望江人。嘉庆癸酉拔贡,官至江苏布政使,著述大多散失,仅存《香修仙馆诗集》2卷。..... 查看详情>>

倪良耀古诗词作品: 《自扬州至淮安舟行杂诗》 《自扬州至淮安舟行杂诗

自扬州至淮安舟行杂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自扬州至淮安舟行杂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二犯傍妆台·丑》 - - 佚名 - - 丑:卑职久淹留。猥蒙提挈。得与庙堂谋。副净:这大单儿还是兄见惠的。丑:愧微礼休挂口。赖亲德重如丘。四美二难真际会。九棘三槐尽我俦合前。
  • 古诗《怀杨仪部君谦》 - - 程玄辅 - - 故人久无书,山川隔淮楚。相思不可携,独卧江东雨。
  • 古诗《萧氏石冈·石壁》 - - 杨士奇 - - 危石翠如削,影浸澄湖波。六月不知暑,香风生芰荷。
  • 古诗《广利墟·单日人为市》 - - 屈大均 - - 单日人为市,舟船集水乡。店开金利仔,祠赛木棉娘。鱼贱无人买,柑多任客尝。酒垆无大小,一一喷花香。
  • 古诗《夜望·秋星历历下疏栊》 - - 汪荣宝 - - 秋星历历下疏栊,徐起开轩万籁空。近树渐明初得月,远镫微动不因风。湖山奥旷兵尘外,天地冲融夜气中。坐久欲知静者妙,怅然归卧曙云红。
  • 古诗《诚斋步月止酒》 - - 杨万里 - - 止酒先立约,庶几守得坚。自约复自守,事亦未必然。约语未出口,意已惨不驩。平生死爱酒,爱酒宁弃官。忆昔少年日,与酒为忘年。醉则卧香草,落花为绣毡。觉来月已上,复饮落花前。衰肠不禁酒,此事今莫论。因酒屡作病,自祟非关天。朝来腹告痛,饮药痛不痊。锐欲绝伯雅,已书绝交篇。如何酒未...
  • 古诗《偈·眼里不著沙》 - - 释绍隆 - - 眼里不著沙,耳里不著水。堪笑老俱胝,无端竖一指。
  • 古诗《一痕沙·一向汉儿高卧》 - - 屈大均 - - 一向汉儿高卧。早被阏氏笑破。彀满逾长城,骑飞轻。千里无人遮塞,空把关山自卖。何处四楼开。白登台。
  • 古诗《喜雨·一旱经春夏已半》 - - 苏辙 - - 一旱经春夏已半,好雨通宵晓未收。气爽暂令多病喜,来迟未解老农忧。力耕仅足公家取,遗秉休违寡妇求。时向林间数新竹,箨龙腾上欲迎秋。
  • 古诗《挽安溪黄丞·未得毛锥力》 - - 刘克庄 - - 未得毛锥力,空将铁砚磨。暗投主司老,私淑里人多。三韭何妨饱,双松不待哦。乡邻惜耆旧,为辍相舂歌。
  • 古诗《铁佛寺偶成·三径五径疏竹》 - - 林光 - - 三径五径疏竹,千株万株乔松。游子贪看铁佛,忘却南北高峰。
  • 古诗《补篱·补篱去恶竹》 - - 韩淲 - - 补篱去恶竹,修径护幽草。微风入庭榭,秋雨汎池沼。荷香浸狂澜,林影动深窈。宽平日月闲,湫隘天地小。
  • 古诗《浣溪沙·船入荆溪思豁然》 - - 陈维崧 - - 船入荆溪思豁然,曾传此语自坡仙。拟将种树遣萧闲。今日亭台无楚颂,旧时橘柚满吴天。风流人去一千年。
  • 古诗《士昭兄琴室》 - - 薛季宣 - - 弄琴函丈者,无始到来今。韶濩五弦上,乾坤三古心。荷香流曲沼,烟雨抹寒林。闵子罢倾听,何人知此音。
  • 古诗《人才·但得人才即治安》 - - 毛珝 - - 但得人才即治安,不忧外侮敢相干。学关世道方为士,业晓农家始是官。国力在兵堪用少,虏情如鬼欲驱难。岂无一代奇男子,抱膝无言静处看。
  • 古诗《鸡头关望褒城》 - - 常纪 - - 意豁神开眼倍明,鸡头关下见褒城。望中沃野真千里,行处坡陀喜乍平。压地黄云秋渐老,宜人绿树雨初晴。故园风景依稀似,立马斜阳无限情。
  • 古诗《雨中花慢·狂客无肠》 - - 张克家 - - 狂客无肠,公子无肠,相逢镫出红楼。正山姜罢捣,村酒新篘。盥露纤纤玉手,剥将夹舌蝤蛑。有畦边晚韭,篱下霜菘,味足高秋。筠篮约半,缚就青蒲,横行难望潮头。毕吏部槽边,一醉饱我冬羞。雅赠含黄伯号,崇封那管监州。蔡君谟误,长卿前世,终是清流。 ...
  • 古诗《论诗绝句·难从晋帖仿来禽》 - - 李希圣 - - 难从晋帖仿来禽,入洛才多已不任。俗煞南潮钟记室,祗将一字抵千金。
  • 古诗《吴子范自寿·将相名流出一门》 - - 王汝赓 - - 将相名流出一门,当年教育至今存。孙吴谋略传衣钵,卫霍趋跄晋寿樽。岂但分荣光戚友,待看贻福到儿孙。九如天保君应备,智慧灵台有宿根。
  • 古诗《懒读书·不弄丝桐不作诗》 - - 盛世忠 - - 不弄丝桐不作诗,槃池叠石学儿嬉。 少年读易都忘却,身似羲皇未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