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献王孚》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房玄龄文言文:安平献王孚更新时间:2018-09-29
安平献王司马孚,字叔达,是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性格温柔敦厚清廉谦让,广泛涉猎经史典籍。汉朝末年政局动乱,司马孚和他的兄弟们处在危急灭亡的时刻,生活贫穷,但他仍然坚持翻看书籍展卷阅读。司马孚性格豁达宽厚,凭借忠贞清白立世,从不和别人结怨。陈留郡的殷武全国闻名,曾经遭到罪责,司马孚前去探望他,于是和他住在一起分吃食物,谈论的人很称赞司马孚的做法。
魏国的陈思王曹植才智卓越,精选官吏,任用司马孚做文学援。曹植依仗才学,骄傲而看不起别人,司马孚每次直言极谏,开始不和曹植的心意,后来曹植才向他道歉。升为太子中庶子。魏武帝曹操去世,太子曹丕号啕大哭得很厉害,司马孚进谏说:“皇帝刚去世,天下要依靠殿下的号令。应该向上为了祖先,向下为了天下,怎么能模仿平民百姓的孝呢!”太子过了很长时间才停下来,说:“爱卿说得对呀。”当时群臣刚听说皇帝驾崩了,互相聚在一起痛哭,不再讲究排列次序。司马孚用严厉的声音向朝臣呵斥说:“现在皇帝刚去世,天下震惊动荡,应当早立继位的国君,来安定天下,(你们)却只在这里哭吗!”司马孚和尚书和洽一起驱散了群臣,安排好宫禁的防卫,准备好丧葬事宜,拥立太子来登基做皇帝,这就是魏文帝。
司马孚认为要打败敌人取得胜利,应该有准备预防。每次诸葛亮入侵关中地区,边境的士兵不能制服敌人,京师的军队赶赴战场,就赶不上战事的时机,应该预先选拔步兵骑兵两万人,把他们分成两部分,作为征讨敌人的准备。又因为关中连年遭受盗贼侵略,粮食布料不够,让冀州的五千农民壮丁驻扎在上邽,秋冬时节练习作战阵法,春夏时节种田桑蚕。因为这些做法关中军队和国家都有了盈余,对待敌人有所准备了。后来司马孚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晋升爵位做了昌平亭侯,升为尚书令。等到大将军曹爽专权,李胜、何晏、邓飏等扰乱朝政,司马孚不管众多的事物,只是修养身心远离祸害罢了。等到宣帝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司马孚和景帝司马师驻军防守司马门,凭借功劳晋升爵位做了长社县侯,加封侍中。
当时吴国的将领诸葛恪围住了新城,任用司马孚进职督率各路军队二十万人防御他。司马孚临时驻扎在寿春,派毋丘俭、文钦等前去讨伐。各个将领想要快速地攻打诸葛恪,司马孚说:“进攻的一方,是要消耗大量人力才能成功的,而且应该欺骗巧诈,不要与敌人力争。”所以故意停留了一个多月才进军,吴国的军队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退兵了。
等到魏国的高贵乡公曹髦被杀,百官都不敢前去奔丧,司马孚抱着尸体放在大腿上,哭得非常悲恸,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正好太后下令按平民的礼节安葬曹髦,司马孚和诸侯朝臣上奏章,请求改用国君的礼仪安葬,得到了批准。司马孚性格十分谨慎。晋宣帝司马懿执政之时,他就有意避免过多地参与权政。而后司马氏几次废立皇帝,他也未参与谋划。景帝司马师和文帝司马昭因司马孚是长辈,也不敢逼迫他。后来进封他为长乐公。晋武帝司马炎接受禅让登基,封司马孚为安平王,加官升爵做了太宰,拿着信物凭证、统率朝廷内外中央和地方一切与军队有关的事物。泰始八年去世,九十三岁,谥称献王。
傅咸字长虞,刚强率略,有高尚的节操。喜欢写文章,虽然文采不够华美艳丽,但其言论成为规诫之言,可作为借鉴。颍川的庾纯常常感叹说:“傅长虞的文章接近诗人的创作啊!”
咸宁初年,继承父亲的爵位,担任太子洗马,多次升迁官至尚书右丞。当时晋武帝留心政事,下诏访询朝廷大臣有关国政的利弊得失。傅咸上书说:“陛下身处最显贵的地位,却重视百姓的事,亲自处理各种重要事务,操劳到太阳偏西。从前的帝王,亲自履行俭约的品德,为天下谋利,也没有超过陛下的。但是自泰始初年创立基业到如今,十五年了,可国家不够富足,百姓不够富裕,一年收成不好便有饥饿的人,这的确是因为官员太多事务冗杂,免除徭赋的人又多又滥,蚕食侵占的人多而务农的人少。”傅咸在任时多能秉公行事。豫州大中正夏侯骏上书说:鲁国小中正、司空司马孔毓,四次转移养病处所,不能接待宾客,请求让尚书郎曹馥代替孔毓。十天后又上疏让孔毓继续担任中正。司徒多次推辞不受理,夏侯骏仍坚持己见。傅咸认为夏侯骏对官员的任用罢免随心所欲,便上奏罢免他的大中正之职。司徒魏舒是夏侯骏的姻亲,屡次推托不签署,傅咸据理力争,坚持不让,十分辛苦。魏舒最终不听从,傅咸于是独自上书。
傅咸因为世俗奢侈,又上书说:“我认为衣食很难生产,而使用不节约,没理由不匮乏。所以先王教化天下,吃肉穿帛,都有定制。我私下认为奢侈造成的浪费,比天灾还厉害。下令让各部用心,都像毛玠一样,风俗的改变,不是困难的事情。”又建议把县里的监狱移到郡以及应当建立二社,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升任尚书左丞。当时是太宰、汝南王司马亮辅佐朝政。傅咸致信说:“我认为太甲、周成王时值年幼,所以有伊尹、周公旦辅政的事情。圣人尚且免不了被怀疑,何况我不是圣人,君王也不是小孩,怎么可以仿效伊尹、周公旦的旧事呢!没有功劳却厚加封赏,就没有人不喜欢国家有灾祸,(因为)灾祸兴起又会让人有大功可邀了。人们以祸乱为乐,哪还有个极限呢!这种做法,源自东安公。我认为殿下就任后,应当有所纠正。用正确的方法纠正,众人还有什么气愤的呢?大家之所以气愤,在于不公平罢了。我愚钝,不只是失望而已,还私下感到忧虑。”吴郡的顾荣时常给他的亲友写信说:“傅长虞担任司隶,刚毅正直、忠诚果敢,弹劾纠察大胆惊人。他虽然不是全才,而在忠诚方面却十分可贵。”元康四年(294)死在官任上,终年五十六岁。

诗人房玄龄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 查看详情>>

诗人房玄龄作品: 《晋书·颐和转》 《邓攸传》 《褚翜传》 《晋书·苟崧传》 《卫瓘传》 《晋书·谢安传》 《王戎传》 《虞溥传》 《郭文传》 《何充传

《安平献王孚》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