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赏析

朝代:金朝诗人:王寂古诗: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更新时间:2017-12-25
王寂,善写情词,善写他人故事。该词即隐括杜牧故事而成。
与杜牧原诗《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相比,此词全篇含有杜牧故事,又有杜牧诗意。杜牧用绝句,句式整齐,音节浏亮,表现的意绪略显轻微,其妙于比兴,但只提供了一个大的情境。而此词则用长短句,参差交错,富有乐感,更显哀感顽艳,凄恻动人,且情感更深内容更详,“眼约心同”更为此词画龙点睛,神、情、意顿时毕现。
上片,“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湖州梦”似仿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之句。作者把“一觉”换成“尘土”更显含蓄朦胧。回首十年人生路,重返湖州,但见尘土满衣襟,难喜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后一句中化用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而词意顿改。李诗言虽相隔两地,但情感相通,此则近在咫尺,却不能相亲相爱,一个“空”字表达了多少惆怅,多少怨恨。句中前日“依旧”,继言“空有”,对比转折,准确而强烈地传达了那种沉重的失落感,那种对时乖命蹇、阴差阳错的诅咒和无可奈何的情绪,好像一下子从情感的波峰跌到浪谷,从美好的梦幻跌落到无情的现实中来,一种沉重的失落感顿上心头。
下片“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感慨命运无情,时光空度,只留下一种深深的怨愤。“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东风”、“落红”句,遗憾之气十足,意味悠远弥永。重情的人,偏有坎坷的爱情经历,情到深处,让人倍尝辛苦,十年之愁,凝铸了佳篇。作者直接化用杜牧诗句,更是表达作者对“绿尽疏阴落尽红”的无奈,只能懊恼东风的无情。
在这首词中,作者写男女情事,不是像前代词人那样,咏离别,寄相思,而是选择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境,写由重逢带来的感伤。久别重逢,理应使人惊喜欢欣,可是这首词所写的却是一种令人痛苦难堪的重逢。经历了长期的相思之苦以后,满怀着美好的憧憬而来,却因相逢而撕碎了霓虹般的梦影。旧情虽在,人事已非,咫尺相对,只能眉目含情而已。这种情境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作者引用杜牧诗事,遣词用意似有同感。字里行间既述说杜牧往事,又寄托了自身无限情感。这首词写久别(十年)重逢,不见些许欢欢,满是一种痛苦伤怀之情。
《捣练子·收锦字》是北宋贺铸所写的一首闺中少妇思念戍边丈夫的词。全词通过“捣衣”这一典型的普通家务劳动,形象地表现了妻子挂念丈夫时的那种急切心情,及一片深情挚爱。“雁南飞”三字以物比兴,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说雁不说人写法含蓄委婉,令人回味。
全词有民歌风味,朴实无华,语短情长,真切感人。
北宋小令,大都写的是个人闲愁或儿女私情,触及社会现实的太少。贺铸以妻子怀念远方征人的口气,写了六首《捣练子》,其中一首已残缺,另五首分别题为《夜捣衣》、《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实际上都是调寄《捣练子》。虽然也还是诉相思之苦,但却反映了一些现实生活。方回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曰趋没落,濒于崩溃,烽烟四起,外敌入侵,人民不能不感到战争痛苦的时代。在唐诗中怀念边疆征人的作品是很多的;但在宋词中却很少。这首词,正是这样一首捣衣妇女怀念征人词中。

诗人王寂资料

赏析作者王寂

王寂(1128~1194)金代文学家。字元老,号拙轩,蓟州玉田人。天德三年进士,历仕太原祁县令、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大定二十六年,因救灾之事蒙冤,被贬蔡州防御使,后以中都路转运使致仕。卒谥文肃。..... 查看详情>>

诗人王寂作品: 《瑞鹤仙·辕门初射戟》 《留别郭熙民·五年风雪黄州闰》 《菩萨蛮·镇犀不动红炉窄》 《望月婆罗门·笑谈尊俎》 《和张运使送春》 《鹧鸪天·秋后亭皋木叶稀》 《题中隐轩·君不见严君平》 《第五兄揖到太傅竟陵王属奉诗》 《拙轩·拙轩少也绝交朋》 《送刘师韩归云中

古诗《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的名句翻译赏析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