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丝曲》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李贺古诗:残丝曲更新时间:2017-04-24
《残丝曲》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作。这首诗抒发了春伤的情怀,不过诗人巧妙地将它寓于青年男女的惜春游宴情景之中,隐而不露,表现了诗人善用比兴,深藏其旨的创作特征。
李贺幼而能文,贞元末即已有名。当时结伴游春,乃是昌谷的旧俗。李贺见榆荚满路,落花回风,感时光易逝、春去难留,满怀愁思,颇有感触,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此诗虽作于暮春,然此诗不若其后诗作情调之悲凉。
注释
①残丝:游丝也,虫类所吐之丝,飘浮空中。沈约诗:"春风起春树,游丝暧如网。"
②绿鬓:乌黑的头发。年少:少年。金钗客:指女郎。
③缥粉:青白色。琥珀:松柏树脂的化石,色淡黄或红褐,此指琥珀色的酒。
④沈郎:晋代沈充,《晋书·食货志》载吴兴沈充铸小钱,谓之“沈郎钱”。
⑤青钱:榆荚,色白,成串,形似钱。
⑥夹城:唐代长安东城墙为双重城墙,中有路,很宽大,是帝王自宫中赴曲江、芙蓉园游览的通道。
白话译文
垂杨的绿叶已老,莺鸟在哺育幼雏,柳絮不再吹绵,黄蜂儿已不见踪迹。头发漆黑的少年伴着金钗女郎,手执银壶,仍在琥珀美酒中沉溺。花台已经向暮,芳春就要告辞,晚风吹起了落花,正在半空中飞舞;夹城路结满榆荚,似在催游人归去,哦,夹城路,一条青钱铺就的路。

诗人李贺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 查看详情>>

诗人李贺作品: 《申胡子觱篥歌》 《南山田中行·秋野明》 《感讽·奇俊无少年》 《追赋画江潭苑》 《赠陈商·长安有男儿》 《新夏歌·晓木千笼真蜡彩》 《残丝曲·垂杨叶老莺哺儿》 《春坊正字剑子歌》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留之不得后生感忆座人制诗嘲谢贺复继》 《秋来·桐风惊心壮士苦

《残丝曲》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