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夜雨》注解

朝代:唐代诗人:薛逢古诗:长安夜雨更新时间:2017-05-08
(1)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抒发了生活的艰辛;命途的不顺;生命的衰老。
(2)首联通过描写和比喻表现了作者的百忧缠心。通过描述滞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侧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忧愁之久,内心无时无刻不被忧愁缠绕;运用比喻手法,将“百忧”比喻为雨中生机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纷杂。
(3)颈联从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又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
《长安晚秋》是唐代诗人赵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诗人望中的所见,写秋风中夜间长安景象,并寄离着诗人思乡的深远情怀。
这首诗前四句写诗人秋晓远望之所见与感受。颈联写景,烘托出秋日凄清的气氛。末两句写归思,通过“莼鲈之思”和“南冠楚囚”的典故,抒发自己欲归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这首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以秋日典型形象入诗,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这首七言律诗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诗人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诗人薛逢资料

注解作者薛逢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辛酉科崔岘榜进士第三人。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 查看详情>>

诗人薛逢作品: 《凉州词·千里东归客》 《感塞·满塞旌旗镇上游》 《社日游开元观》 《伏闻令公疾愈对见延英因有贺诗远封投献》 《禁火·日日冒烟尘》 《嘉陵江·备问嘉陵江水湄》 《夏夜宴明月湖》 《九日嘉州发军亭即事》 《题春台观》 《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

《长安夜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