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竖·牧竖持蓑笠》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崔道融古诗:牧竖·牧竖持蓑笠更新时间:2017-05-19
注释
1。牧竖:牧童,放牧的孩子。竖,竖子,男孩子。
2。持:带着,穿戴的意思。
3。蓑:身上穿的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4。笠:头上戴的斗笠,用竹篾或草编成的大沿儿帽子,可以遮雨、遮阳光。
5。气:神情。
6。傲然:高傲貌,自豪的样子,很神气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7。卧牛:斜坐在牛背上。卧,原义为躺,诗中是斜坐的意思。
8。耕却:耕完了。却,完了,结束。
9。傍溪田:溪水旁边的田地。傍,挨着,靠近。
白话译文
牧童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遇到人故意装成一副很神气、心高气傲的样子。
放牧时,趴在牛背上吹着短笛;牛在耕田时,他就在悠闲倚在溪田边悠闲玩耍。
《己亥岁二首》是唐代诗人曹松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干支为题,以示纪实,明确表明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此诗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880)。”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879年)的干支,此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880年)追忆前一年时事而作。

诗人崔道融资料

译文作者崔道融

崔道融(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 查看详情>>

诗人崔道融作品: 《峡路·清猿啼不住》 《读杜紫微集·紫微才调复知兵》 《鸡·买得晨鸡共鸡语》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春晚·三月寒食时》 《西施滩·宰嚭亡吴国》 《归燕·海燕频来去》 《关下·百二山河壮帝畿》 《牧竖·牧竖持蓑笠》 《春闺·欲剪宜春字

古诗《牧竖·牧竖持蓑笠》的名句翻译赏析

《牧竖·牧竖持蓑笠》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