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偶成》作品注释

朝代:现代诗人:谢觉哉古诗:晨起偶成更新时间:2020-10-20
①复仇节:元代末年农民起义军把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称为复仇节。他们在中秋月饼里夹上纸条,上写“八月十五杀鞑子”,相约起事复仇。
②胜利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对于反法西斯的中国人民来说是胜利的日子。
③伏尸流血五千里:比喻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据记载,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在2100万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约1000亿美元。
④尝胆卧薪一百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共105年。尝胆卧薪即成语“卧薪尝胆”,诗中为调平仄而倒置。
⑤扫穴:系成语“犁庭扫穴”的简称。语出《汉书·匈奴传》:“固已犁其庭,扫其穴,郡县而置之。”这里庭指古代匈奴统治者军政中心所在的龙庭,即是铲平其龙庭,扫荡其巢穴,比喻用军事力量将其彻底摧毁。
⑥得鱼忘筌:成语,语出《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得到鱼后忘掉了捕鱼的筌。筌:捕鱼的竹篓子。此成语比喻事成之后就忘了借以成功的手段、条件。
⑦福祉:幸福。
⑧嘉岭山:延安城东的一座山。
这首七律,感情慷慨悲壮,气势壮阔豪迈,上溯古代,追述近代,突出当代,预示未来,具有历史学家的深邃、哲学家的锐眼、军事家的谋略,跳动着风云激荡的时代脉搏,是一曲中华民族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不朽颂歌。在艺术上,结构巧妙,三联对仗,熔经铸典,相互照应。首联利用元代的复仇节、传统的中秋节和抗战胜利三者千载难逢一日的喜庆时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喜悦,颂扬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光荣传统,颔联警策有力,触目惊心。
首句无情揭露了尸堆如山、血流成河的侵略者所制造的历史罪恶,“五千里”虽有夸张,但并不过分;次句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在抗争中奋发图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颈联显示出作者的远见卓识,诗中借用两个典故,生动、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抗战胜利前后全国上下普遍关注而又十分担心的问题,促人清醒,催人奋进。结尾二句照应全诗,抒写对和平的无比向往,沉思和平来之不易,“拼将”二字意味着还将有抛头洒血的斗争,这斗争与幸福紧紧相连。末句寓情于景,展现出一幅静谧、温馨的水彩画,明亮的圆月高悬,和平普照神州,含意蕴藉,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

诗人谢觉哉资料

作品注释作者谢觉哉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查看详情>>

诗人谢觉哉作品: 《和林老自寿诗次韵》 《南泥湾纪行·偶题》 《慰问边防将士为解放军画报作》 《哭甘泗淇同志》 《在范亭处谈毛主席的思想方法》 《调寄望江南·忆应蕙兰》 《次韵答钱太微叟赠诗》 《访杏花村·逢人便说杏花村》 《南泥湾纪行·探梢沟》 《晨起偶成

《晨起偶成》相关古诗翻译赏析